为了在复杂、动荡的中国政局中维护自身的安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上海法租界当局设立铁门的最早动议是在齐卢战争之后、“五卅”运动之前作出的。根据1925年3月20日防卫委员会的口头精神,和随后总工程师的策划,准备贷款2.3万两白银,在东迄法兰西外滩(今东门路外滩)、西至斜桥(今徐家汇路、肇周路交界口)的半圆形一线建立24道铁门和3座堡垒,其中用于购置铁料的是18 963两,用于建造柱框水泥的是银527两,用于地基和地面水泥的是银946两,购买油漆的是银600两,其他的是银1 050两。与此同时,还决定耗银2 717两在斜桥至徐家汇一线的肇嘉浜各桥梁上建立永久防卫的铁门,又耗资银19 760两修缮这一线坡岸上的铁丝网。6月11日,该方案在工务委员会上得以通过。鉴于法国侨民逖百克(Du Pac De Marsoules)的建议[2],9月9日又获得了公董局董事会的批准。[3]
紧接其后,即“五卅”运动结束之后的1925年12月25日,最初的3道铁门—位于民国路(今人民路)与典当街(Rue Protet,今金门路)、老北门街(Rue Port du Nord,今河南南路)、麦底安路(Rue Vincent Mathieu,今山东南路)各自交界口的铁门首先动工,从铁门制作到水泥柱框和地基铺设,至1926年2月得以验收。[4]
在此之后,即1926年,根据公董局董事会总董的要求(一说系奉总领事之命[5]),位于法兰西外滩(Rue Poste de l’Est,今址在东门路、中山东二路口北侧)的第4道铁门和小东门大街(Rue de la Porte de l’Est,今址在人民路、方浜中路口东侧)的第5道铁门开始动工。[6]
1926年10月6日,奉法国驻沪总领事之命,又有3道新的铁门开始动工,它们分别位于永安街(Rue Laguerre,今永安路)、紫来街(又称紫莱街,Rue Discry,今紫金路)、磨坊街(又称火轮磨坊街,Rue du Moulin,今盛泽路)和民国路的交界口处。4家制铁企业参与了投标活动,其中公益协记机器厂(Kung Yie)以727两白银中标,其余三家的报价分别为824两、860两、968两。[7]
11月3日,公董局董事会决定在华法交界线上再兴建16道铁门。[8](一说其中华成路上的铁门系奉总领事之命而建[9])经招标后,中标公司有4家,概况可见表1:
表1 1926年11月3日上海法租界拟建16道铁门及承建公司概况[10]
几乎同时,公董局又决定在敏体尼荫路(Boulevard Montigny,今址在西藏南路、方浜西路口)上兴建第25道铁门,并与上述16道铁门于11月17日同时动工。[11]
50余天后,即1927年1月10日,总工程师制作了一张表格,反映了截至当日,位于法华交界线上各道铁门的建筑情况,详见表2:
表2 截至1927年1月10日上海法租界铁门修建概况[12]
续表
显然,在已决定修筑的25道铁门中,23道已经告竣,尚有2道位于天主堂街、紫来街的铁门亦将在一二日内完工。
1月12日至20日,又根据总领事的命令,继续开工兴建了7道铁门,分别位于法华交界一线的金利源码头(Quai de l’Est,今东门路黄浦江边北侧)、陆家石桥(Rue des Escaliers,今路不存,位于东门路、外咸瓜街交界口西北侧)、吉祥街(Rue Petit,今江西南路)、郑家木桥街(Rue Tourane,今福建南路)、宁波小弄(Rue de la Pagode de Ningpo,今人民路大境阁对侧小弄)、皮少耐路(Rue Buissonnet,今寿宁路)、Rue Hué路口上。[13]据笔者综合有关材料判断[14],所谓Rue Hué的铁门位于三岔路口,实际上包含了新桥街(Rue Hué,今浙江南路)和法界宁波路(Rue de Ningpo,今淮海东路)上相邻的两道铁门。由此,该7道铁门,准确地说应为8道。
1月26日前后,还是根据总领事的命令,第34、35道铁门,分别在八里桥路(Rue Palikao,今云南南路)和徐家汇路、斜桥(Route de Zikawei,Sts Catherine,今徐家汇路)上开工兴建。[15]
2月底,最后两批共10道铁门竣工,已建铁门达到了35道。[16]
3月20日,总工程师又制作了一张表格,汇总了上述35道铁门(其中Rue Hué实为2道)的开工时间和建造依据,详见表3:
第36道铁门位于新开河(Place du Château d’Eau),1927年9月20日法租界督办在致总办的一份文件中曾提及将很快建筑此门。[17]
该道铁门的安装体现在1929年4月3日路政工程师制作的一张为反映全部铁门当前技术性能的新表格里,详见表4:
表4 1929年4月3日上海法租界全部铁门性能概况[18]
续表
与1927年3月30日的表格相比,该表内确实多出了,而且仅多出了一道位于“Pl.du Château d’Eau(新开河)”的铁门。(另需注意的是,表4中的Rue de Ningpo,即系表3中的Rue Hué,实际上包括了两道毗连的铁门)
1931年11月10日,法租界警务处总监在致督办的一份公文中,建议在杜神父路(Rue du Père Dugout,今永年路)建筑铁门,其理由是“杜神父路对着蓝维霭路,所以其进口有必要建立铁门”[19]。杜神父路并非新辟,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有了[20],其前身绍兴街更是辟筑于民国初年,那何以在1931年才准备修建铁门呢?1925年至1927年间为什么没有同相邻、平行的劳神父路、康悌路等同时建门呢?对此,笔者推测,1931年以前的杜神父路或是过于狭窄,或是闭塞,只是在1931年拓宽后才与华法交界的蓝维霭路(今肇周路)实现畅通,故而有了建立铁门的必要。所以,这道铁门应该建于稍后的1931年年末或1932年年初。
1934年3月上旬,总工程师汇总了一份反映各铁门当前状况的调查资料,相关信息可见表5:
表5 1934年3月上旬上海法租界铁门概况[21]
续表
很显然,第37道铁门,即位于杜神父路上的新铁门,已收入在该表中。(www.xing528.com)
综上所述,若以每一条路口算一道铁门的话(不含各弄堂口的小铁门,或临时性的铁门),那么从十六浦江边向西直到斜桥的华法交界一线,总共建了37道铁门。其中,1925年12月25日至1927年1月11日,陆续建了25道;1927年1月12日至2月底又增建了10道;第36道约建于1927年末;第37道约建于1931年年末、1932年年初。
顺便一提的是,尽管每道铁门的高度都是2.9米,但因所在道路的宽度不等,铁门的宽度亦有不同。1932年9月30日法租界当局为油漆全部铁门而制作的一张表格包含了这方面的数据,详见表6:
表6 1932年9月30日上海法租界各道铁门宽度[22]
续表
从表5中可以看出,最狭窄的Rue Ningpo只有3.4米,而最宽的Rue Hué竟有30.60米,这也证明了后者实际上是位于三岔路口,包含了两道毗连的铁门。
此次油漆工程亦采用了招标的办法,最后,周良记在10家应标公司中,以328.75两白银的最低价中标。[23]
自铁门建成以后,相应而来的便是维修问题。一来因其时关时闭、使用过频,常常导致零件受损、故障频发,二来长时间的日晒雨淋之下铁料也会逐渐锈蚀,而有的则因所在位置不当而迭遭各种交通工具的撞击。由此导致的高破损率和高故障率[24]使得保养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实际上,平日里的上油、油漆、维修、调整等工作,通常由法租界公共工程处技术科机械股和所辖捕房负责,一般采取招标形式,报价最低的公司通常中标机率较大。早在1927年7月间,法租界当局就曾通过招标程序,委托原先建门的4家公司,即公益协记机器厂、林培记机器铁厂、上海新大制造机器轮船厂、Way Cheong & Co.,LTD对32道铁门实施了加强工程,主要是强固侧门扶墙和中心扶墙。[25]此后数年间,若干路段的铁门陆续有过一些修整。例如:1928年7月间拉长了斜桥铁门的宽度[26];1927年8月间移动了被电车撞坏了的八里桥路铁门[27];1928年10月间修补了金利源码头铁门和法兰西外滩铁门的破裂之处[28];1928年11月间修理敏体尼荫路铁门的关启故障[29];1929年4月间对台湾路、舟山路铁门进行了调整、移动、重装[30];1930年4月间天主堂街铁门的位置被移动了若干米[31];1930年9月间老北门街道路拓宽,其铁门亦被相应放宽[32];1931年12月间,对金门路铁门进行了紧急修整[33];等等。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这样的维修机制也一直存在着,直至20世纪30年代末。其间,法外滩洋行街、敏体尼荫路、新开河、东新桥街、自来火行东街、郑家木桥街、金利源码头、斜桥、白尔路、十六铺、福建南路、皮少耐路等处的铁门,都曾有过或维修,或改建,或迁移的记录。[34]尽管如此,铁门的趋破趋旧似乎难以避免,几十年后曾有一位老人这样回忆儿时的见闻:
南阳桥还有一处已经了无踪影但却非常令人惊心的历史遗迹,这就是在东台路东,曾是当年法租界与南市(当时称“中国地界”)交界处有一座大铁门,我在小时候还看见过此门,但已破残歪斜……[35]
这道铁门应当是敏体尼荫路铁门,位于今天的西藏南路、方浜西路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