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板与墙板之间水平方向接缝(竖缝)宽度应考虑如下因素:
1)温度变化引起的墙板与结构的变形差;PC墙板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线膨胀系数是一样的,热胀冷缩变形按说应当一样。但三明治板的外叶板与内叶板之间有保温层,有温度差,外叶板与内叶板和主体结构的变形不一样,板缝按外叶板考虑应当计算温度差导致的变形差。
2)结构会发生层间位移时,墙板不应当随之扭曲。相对于主体结构的位移被允许,如此接缝要留出板平面内移动的预留量。
3)密封胶或胶条可压缩空间比率,温度变形和地震位移要求的是净空间,所以,密封胶或胶条压缩后的空间才是有效的。
4)安装允许误差。
5)留有一定余量。
竖缝宽度计算公式见式(6-1)。
Ws=(ΔLt+ΔLE)/δ+dc+df(6-1)式中Ws———板与板之间接缝宽度;
ΔLt———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
ΔLE———地震时平面内位移预留量;
δ———密封胶或胶条可压缩空间比率,如果两者同时用,取较小者;
dc———施工允许误差,3mm;
df———富余量,3mm。
①ΔLt
ΔLt=αΔTL(6-2)
式中α———线膨胀系数,α=(1.0~2.0)×10-5/℃;
ΔT———温差,取墙板与结构之间的相对温差,两者线膨胀系数一样,因有保温层的缘
故,存在温差,与保温层厚度有关;
L———计算竖缝时取构件长度;计算横缝时取构件高度。
②ΔLE。ΔLE只在竖缝计算中考虑,横缝不需考虑。幕墙规范规定,幕墙构件平面内变形预留量应当是结构层间位移的3倍。
ΔLE=3Δ(6-3)(www.xing528.com)
式中ΔLE———平面内变形预留量;
Δ———层间位移。
Δ=βh(6-4)
式中β———层间位移角;
h———板高。
层间位移角可以从表6-1中查到。
表6-1 主体结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
注:1.表中弹性层间位移角—Δ/h,Δ为最大弹性层间位移量,h为层高。
2.线性插值系指建筑高度在150~250m,层间位移角取1/800(1/1000)与1/500线性插值。
③δ。δ是密封胶与胶条压缩后的比率。
δ=ΔW/W(6-5)
式中δ———密封胶或胶条可压缩的空间比率;
ΔW———可压缩的宽度,或压缩后空隙宽度;
W———压缩前宽度。
密封胶压缩后的比率是指固化后的压缩比率。密封胶厂家提供试验数据,一般在25%~50%。如果密封胶与胶条同时使用,选其中较小者。
只打密封胶不用胶条,只计算密封胶的压缩后的比率。对于不打胶的敞开缝,此项不须考虑。
通过以上计算的竖缝宽度如果小于20mm,应按20mm设定。
横缝宽度可参照式(6-3)计算,没有地震位移,计算结果小于竖缝宽度。如果没有通过缝宽变化强调横向或竖向线条的建筑艺术方面的考虑,横缝可与竖缝宽度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