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灏东,1924年2月11日出生,宁夏灵武人,中共党员,教授。1961年5月来到宁夏大学工作。在校工作期间,曾任宁夏大学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兼任宁夏作协第三届理事、翻译组长、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等职。多年来一直从事俄苏文学、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著作颇丰,主编出版论著4部,合著出版论著19部。1986年,由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中国翻译工作协会授予“中国资深翻译家”称号。
(注:因俞灏东老师年事已高,口齿不清,为保证口述档案录制顺畅,由其子俞兵根据俞灏东老师整理的文稿进行转述。)
记者:在您印象中宁夏大学当时是什么样子的?
俞兵(以下简称俞):我父亲俞灏东、我母亲杨秀琴,都是宁大建校初期就在宁大工作的。我印象中宁大建校初期只有五栋楼,分别是教学楼、拐角楼、大红楼,还有小红楼和交校楼(就是后来附中的老教学楼)。我们从小就是在拐角楼住着长大的。
记者:在当年艰苦的条件下,结合您的亲身经历和体会,您认为宁夏大学对国家(宁夏)有哪些主要贡献?有哪些值得自豪和欣慰的经历和成绩?
俞:我记得当时国家为了支持宁夏大学的建设,把一批北师大的毕业生全分到了宁大。这里面就包括刘世俊叔叔和郭雪六阿姨,还包括张奎校长,还有他的爱人刘庆云老师。这都是北师大的一批毕业生,他们的到来对宁大的发展推动很大,这也是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一个举措。我父亲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过,我母亲在中苏友好报社工作过。1961年,他们两个从北京调到宁夏大学。我父亲俞灏东在宁夏大学中文系教外国文学,当时在中文系工作的老师有刘世俊、郭雪六、朱东兀、闫承尧、李增林、高葆泰、李本召、蔡秀华、王秀丽等。我母亲杨秀琴在宁夏大学外语系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他们学的都是俄语专业,在北京工作时有机会去苏联出差,接触到一些苏联作品。他们就把这些作品翻译成汉语推荐给中国读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会儿宁夏还是比较艰苦的,印象中小时候咱们宁大周围就没有什么商业网点,买菜都得跑到新市区。冬天就是那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夏天我印象中就是农民拉一大车来了,供应的就一种菜——西红柿。一次只能买一种菜,拿个包,人家农民拿铁锹一包铲一锹给你,一称多少拎走。
生活上,在“文革”前我们都是吃食堂,后来才慢慢自己做饭。父母工作忙,所以顾不上教育我们。我们都是自己学习,天天都是背着书包,脖子上挂着钥匙,自己开门,自己照顾自己。(www.xing528.com)
刚到宁大的时候,在办公楼和拐角楼之间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大沙丘,我们当时还在上面合过影,学校没有围墙,周围全是沙滩地。每年开春都要去种树,种的是钻天杨,我们看着钻天杨从一棵小苗渐渐长大长高。
1965年,校园建设初见成效
那时宁大是宁夏唯一的高等学府,应该说是本地人心目中教育的殿堂。宁夏的发展,我觉得也离不开宁大,包括有一段时间国家院校调整,宁夏农学院、宁夏医学院都是从宁大分出去的,后来改革开放,农学院就又回归了(宁夏大学)。实际上是宁大农学系分离出去,成立的宁夏农学院,医学院是医学系分出去的。应该说,宁大对宁夏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为宁夏培养了大批人才。
1987年,俞灏东在给研究生授课
记者:您对宁夏大学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许?
俞:我非常感谢宁夏大学,也感谢宁夏大学档案馆的各位老师来看望我父亲。宁大1958年建校,我们1961年到宁夏大学,我也算是经历了宁大的发展,伴随着宁大长大。在此我代表我父亲、代表全家祝愿宁夏大学发展得更快更好,也希望宁夏——我的家乡,以后更加美好。谢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