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兆桢宁夏大学退休教师,贺兰山下种树人

徐兆桢宁夏大学退休教师,贺兰山下种树人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兆桢,1938年2月生,江苏南京市人,教授,曾担任宁夏农学院教务处处长,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副主任、宁夏高等教育管理协会理事长。徐兆桢:我叫徐兆桢,江苏南京市人,出生于1938年2月12日,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在是宁夏大学的退休教师。徐:1961年,我们全国各地23位青年教师,由国家农业部派遣,来到了当时的宁夏农学院。

徐兆桢宁夏大学退休教师,贺兰山下种树人

徐兆桢,1938年2月生,江苏南京市人,教授,曾担任宁夏农学院教务处处长,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基础教材编写委员会副主任、宁夏高等教育管理协会理事长。工作期间参编北京农业大学主编的全国统编教材《植物生理学》,及西北大学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等教材。1986年获宁夏回族自治区总工会“教书育人先进工作奖”。

记者:请简单介绍一下您自己及您是如何来到宁夏工作的。

徐兆桢(以下简称徐):我叫徐兆桢,江苏南京市人,出生于1938年2月12日,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在是宁夏大学的退休教师。

1960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教研室工作。工作没几个月,根据国家农业部的指示,1960年毕业的所有分配到北农大的小助教,全部抽出(调遣)担任支援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进修教师。通过一年的专业学习,1961年8月份,我离开了北京农业大学,来到了宁夏农学院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当时在宁夏大学(原宁夏农学院)工作的情况。

徐:我担任宁夏大学农学系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教研室的助教,这一干就干到了2002年的10月24日,整整43年。在这漫长的经历中,我由一名小助教晋升为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晋升为教授。我担任了植物生理教研室主任、农学系副主任、宁夏农学院教务处处长、宁夏农学院科研处处长、宁夏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直到2002年,光荣退休。

退休以后,我继续发挥余热,协助新任导师,现在的宁夏大学原副校长许兴同志继续指导和培养研究生。自2002年到现在,我又协助他培养了将近四十名的硕士研究生和七名的博士生,为宁夏农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同时(在退休后)我担任了自治区老年科技协会教授分会的副会长,为宁夏的发展、宁夏的建设、宁夏大学的建设发挥了自己的余热;也参加了多项由宁夏大学主持的科研项目。我也获得了不少荣誉,最重要的是我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我和我老伴是宁夏唯一一家两口都获得自治区优秀教师的夫妻;我得到了多项自治区的奖励,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发表了论文二十多篇。

记者:请您回忆一下当时在宁夏大学(原宁夏农学院)印象最深刻的那些事情。

徐:1961年,我们全国各地23位青年教师,由国家农业部派遣,来到了当时的宁夏农学院。

陌生的环境让我很感新鲜,当时的银川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街道很简陋,没有高楼大厦,那时候真是像这样说的“一条马路两座楼,一个警察管两头”。因为我来的时候(我们八月份来的)都是夏天,我们吃了个冰棍,就两分钱一根的那种,没有用纸包,是那种红颜色的,用糖水加上红色染料做的,拿一个吃,呦!还不错。

那时候我根本不习惯宁夏的生活,刚一来的时候,我过去大学的一个同学跟我讲:“你买一个大碗。”我说:“什么大碗?”“老碗。”“你再说一遍什么叫老碗?”“就是很大的碗。”我最后买了一个老碗,吃的调和饭,我说什么叫调和饭,他说一会儿你排队买就知道了,一打上饭,才发现调和饭就是米和面菜混合在一起带汤的饭。哎呀!还挺新鲜,挺好吃。

当时宁夏农学院的一个副书记刘进义同志说,我们宁夏农学院来了一批的青年教师,这些教师的志愿是祖国的需要。我们高声朗读着自己的座右铭,“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祖国啊!母亲,你何必深深思索,还要对我照顾什么”。教学工作开始了,学校分配我到植物生理教研组工作,由我承担实验课教学工作。实验课需要用到大量的蒸馏水,我们到了宁大以后,因为缺电,不能自己烧制蒸馏水。学校的设备科又不给我们的实验供给蒸馏水。我和罗万权老师、高步清老师三个人,就拉了架子车去银川新城毛纺厂拉蒸馏水。十多里路啊!当时处在困难时期,我们这样子快干了两年的时间,总之解决了我们实验课消耗大量蒸馏水的难题,这是一件值得我纪念的事情。(www.xing528.com)

第二件事情,始终留在我的脑海里面。我们来了以后,我所在的教研室,只有空空的三间房。我们这门课是实验性的课程需要实验室,我们就和工人在一起,用水泥砌成实验台,上面铺上床板就当作实验桌。以前开不出实验课,只能在黑板上做实验,因为我来自北京农业大学,我把农大的那一整套国家要求开出的实验,千方百计,通过借、通过调、通过购仪器设备,完全开出了应开的实验课,受到了系里的好评。

第三件事情是,1965年全国农业院校实行“半农半读”,半天读书半天劳动,简单来说是一半劳动一半学习。这个制度是中央提出来的,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积极响应。我们学校也做了大的调整,砍掉了一些课程,增加了劳动的环节,我们在银川市罗家庄宁夏大学实验农场进行半农半读。当时农学系两个班和系里的很多老师,都住在罗家庄农场。实行半农半读以后,我认为它的优点是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了师生劳动的观点;增加了师生的工农感情、师生情,师生像一家人一样。

但是它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教学计划制定过程里面,没有有机地把劳动和读书结合起来,有时候劳动任务来了,整天劳动不读书。当时宁夏大学实验农场要从唐徕渠向西门挖一条两千二百米的大水渠进行灌溉。两个班的学生加上几十位老师一起劳动,我就是其中一员。大家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靠一锨一锨的挖土、一背篼一背篼的背土,挖出了一条大渠。

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没有把劳动、生产以及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教学任务也满足劳动任务。这条路可能还要走,特别对农科院校,“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好的经验,我们应该吸取成熟的经验,在今后农学类的教学中应该贯彻执行。

记者:请您简单讲述一下宁夏大学(原宁夏农学院)的发展历程。

徐:宁夏农学院发展的经历,也是让我难忘的经历。宁夏农学院成立于1958年,成立以后,我们宁夏农学院前进的过程很曲折,经过四次搬迁,两次合并,一次分散办学,最后一次在2002年,合并到了宁夏大学。我是四校合并的工作班子成员,我们在教育厅论证了快一年的时间,最后决定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工学院、宁夏农学院合并成立宁夏大学。

宁夏农学院经过如此的曲折经历,当时它从农学系的农学专业和畜牧系的畜牧兽医专业,一直发展成七个系,十个本科专业,四个专科专业。这种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永远记住。

有一年我已经当了教务处长,但具体年份我记不清楚了,国家教育部的一位负责同志,来调研考察。我是教务处长,暑假又正好在学校,就陪同他们参观。我们将小麦研究室和滩羊陈列室请领导参观了。参观结束后,这位领导在座谈会上说:“宁夏农学院充其量是一个中专学校水平”。请大家注意我用的是充其量,原话就是充其量。

因为当时学校条件很差,我当教务处长期间,那个微机实验室只有六台苹果电脑,是最原始的最老的苹果电脑。最后自治区一看要担任全校几十个班的教学,只有六台机子,又给我们配了几十台机子,改善了教学环境。

记者:最后,请谈一谈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建议与期望。

徐:对学生来说,我们所有的同学,现在第一条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第二条要勤学善学、求得真知。真知就是过硬的本领,学习就学真本领,要具备真本领。第三点要不断地创新,只有创新,中国才有出路,不创新,我们就没有出路,因此我提出不断创新,追求卓越。最后一点要坚持自信,苦学成才。我给大家一个座右铭,这个座右铭是著名的生理学家叫艾默生的一句名言,他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他讲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只要自信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成功。”“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愿我们所有的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新时代拼搏。蓝图绘就指航程,再擂战鼓启新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