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洋务运动:清王朝的自救-读《少年读中国简史下册》获深入理解!

洋务运动:清王朝的自救-读《少年读中国简史下册》获深入理解!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鸦片战争,英军推开了清王朝封闭已久的国门。清王朝被拖曳着,一步步加入西方国家设定的世界秩序当中。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这便是魏源提出的主张。在剿灭太平军时,李鸿章已经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这些热衷于洋务运动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这些措施使得清朝的海军力量获得了极大提升。那日清晨,日本军舰公然击沉由天津运载清军驶往朝鲜的“高升号”。对此,清政府不得不出兵抵御。黄海之战,北洋水师损失惨重。

洋务运动:清王朝的自救-读《少年读中国简史下册》获深入理解!

我们继续将目光聚焦到外患。

通过鸦片战争英军推开了清王朝封闭已久的国门。清王朝被拖曳着,一步步加入西方国家设定的世界秩序当中。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曲折的。对于这番痛苦和曲折,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予以勾勒。

是的,闭关锁国已久,你在自己的庭院中沉浸于四书五经,沉浸于唐诗宋词,沉浸于宋明理学,沉浸于天朝美梦,认为这方庭院便是全部世界。然而,庭院的木门忽然被粗暴地推开,有一伙人持枪闯入。他们身强力壮,携带的枪支威力无比。

你惊慌站起,想用弓箭刀矛将其赶出,但很快被制服。

你痛苦地翻开那些厚重的典籍,想寻求抵御之道,但很快便失望,因为这些人和事,书中根本未曾记载。该如何应对呢?

慢慢地,你开始明白,除非你比他们更强,否则不能将其驱赶。然而如何才能更强?你不能不注视他们手中的那支枪。若你能够造出来的话,是不是会有希望?

这个比喻很粗浅,但总归可以看出那时国人心态的转变:面对强敌,痛定思痛,不得不奋起。那么,奋起的途径在哪里?这便是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国人要仿效西方,制造轮船火车、机器、枪炮。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自强、求富,然后钳制西方。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洋务运动

国人终于要在自立自强中迈出第一步。那么,这种途径能否成功?下面,我们通过李鸿章的故事简单一看。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他曾在曾国藩府中担任幕僚,由于做事干练,有治世之才,深得曾国藩喜爱,因此曾国藩推荐他出任江苏巡抚。李鸿章曾经招募七千淮勇,创立淮军,又训练出一支洋枪队,在镇压太平军时立下大功。太平军虽被镇压,清政府的内忧结束,但外患仍存,李鸿章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公元1872年,他上了一道奏折,其中提到:西方诸国由印度到南洋,由南洋而闯入中国,这是旧史中未曾记载的事情。他们聚集于中国,这是中国三千余年未曾遇到的大变局。既然是三千余年未曾见的大变局,那么该如何应对呢?

这便是魏源提出的主张。

在剿灭太平军时,李鸿章已经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因此,他对洋务非常热心,一心想创立属于自己的兵工厂—只有手里拥有大量枪支弹药,才能无惧西方各国。正在这时,有一名英国人马格里对李鸿章说,可以帮他创办工厂,制作枪支炮弹。

李鸿章一听,顿时大喜。

在马格里的指导下,李鸿章花费四万两银子建起江南制造总局,开始生产步枪雷管、手榴弹、迫击炮等。以此为起点,李鸿章陆续创建轮船招商局,购买铁甲船,建立水师学堂,设立南北洋电报。

以李鸿章为主导,其他大臣也都热衷于洋务运动,比如曾国藩设立内军械所,左宗棠办起船政局,张之洞创办枪弹厂、汉阳铁厂,开始修建铁路。这些热衷于洋务运动的官员被称为洋务派。说起来,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清朝落伍太久,因而涌入的每一件物什对他们来说都那么新奇,那么不可思议。(www.xing528.com)

除了这些,李鸿章还积极筹划建立海军,创建北洋水师

公元1875年,李鸿章向西方各国购置了两艘七千吨铁甲舰和七艘三千吨巡洋舰。之后,他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不久又成立海军衙门。这些措施使得清朝的海军力量获得了极大提升。

那么,李鸿章热心洋务运动,创办北洋水师,效果如何?能否抵御外敌入侵?

答案是令人遗憾的。

公元1894年,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毁于一旦。

那一场海战发生于公元1894年,论干支纪年则为甲午年,因此被称为甲午战争。这一年8月1日,中日宣战。虽然在那一日宣战,但事实上早在7月25日战争便已拉开序幕。那日清晨,日本军舰公然击沉由天津运载清军驶往朝鲜的“高升号”。不久,日本四千陆军悍然进犯驻扎在朝鲜牙山的清军。

对此,清政府不得不出兵抵御。

公元1894年9月17日,北洋舰队在黄海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双方展开一场激战。这一战,清军损失五艘战舰,分别为“致远号”“经远号”“超勇号”“广甲号”和“扬威号”。其中“致远号”和“经远号”沉落得最为悲壮。

在激战中,“致远号”中弹起火,管带邓世昌激励全舰官兵说:“我们既然选择从军卫国,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今日,唯求一死而已。”他决定冲击敌舰,与其同归于尽,途中“致远号”不幸被鱼雷击沉。舰船沉没,邓世昌坠入海中。随从想将他救起,但邓世昌毅然拒绝,说:“我曾立志要杀敌报国,今日死于海中,便是践行这一志向,现在又何必求生?”

说完,他沉入大海,壮烈殉国。

“经远号”在管带林永升率领下,和日本赤城舰相持,不幸中弹起火。他和邓世昌一样,想冲向敌舰,偕敌同亡,然而追赶不及,在烈焰中沉没。

最为无辜的大概是“扬威号”,它本已搁浅,却被自己这一边挂上白旗逃亡的“济远号”撞沉。另外一艘战舰“广甲号”则在逃亡中不顾前路,误撞岛石,被水雷击沉。

五艘战舰就这样沉没。

黄海之战,北洋水师损失惨重。

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竟然这样不堪一击!公元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不得不代表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涉及赔款、割地、开放商埠等内容,其中最令人痛心的大概是将台湾岛割让给日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