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南京城被攻陷。
燕王朱棣的军队自金川门蜂拥而入。建文帝朱允炆绝望之际,命人火烧皇宫。那场大火在皇宫中蔓延,噼噼啪啪,浓烟四起,无数宫殿化为灰烬。燕军扑灭火焰,在宫里四处搜寻,宦官、宫女死的死,逃的逃。然而在这场大火中,建文帝失去踪迹。
建文帝为何会如此绝望,竟然放火烧皇宫?
上一章提到朱元璋立下种种规矩,自以为会江山永固。然而他去世不久,朝堂便有了翻覆。且让我们将时光回溯到四年前,即公元1398年,那一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即位后,开始做一件事—削藩。
其实,建文帝削藩是违背朱元璋意愿的,而且会引起各位叔父的不满,特别是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在诸子中,燕王朱棣颇得明太祖喜爱,明太祖曾考虑过立他为太子,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朱允炆。对此,朱棣多少有些不满。他不甘心服服帖帖地做一名闲散藩王,而是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
建文帝尽管年幼,也知道皇位受到威胁。因此,当兵部尚书齐泰和太常寺卿黄子澄向他提议削藩时,他同意了。该如何削藩?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威胁最大,应该从他入手,而黄子澄却不赞成,认为这样做会打草惊蛇,不如一步步来,先削其他藩王,最后再集中力量对付朱棣。
恰在此时,周王朱橚(sù)被告发谋反。建文帝借此事削去周王王位,将其充军云南。随后,建文帝又将三位藩王废为庶人并囚禁。燕王见身边的藩王一个个被废,知道很快便会轮到自己。他该怎么做呢?
形势逼迫,他不得不起兵,而为了麻痹建文帝,争取时间部署兵力,他假装得了疯病。他在街市上奔走呼号,抢夺他人酒食,满口胡言乱语,有时还躺在泥地里不肯起身。建文帝接到密报,决定遣张昺(bǐng)、谢贵前去察看。朱棣得到风声,早已做好准备。炎炎夏日,他却身披皮袄坐在火炉边颤抖不止,口中直喊着“冷,冷”。
建文帝得到使者回报,信以为真。(www.xing528.com)
但是,齐泰和黄子澄老谋深算,他们怀疑燕王装病,是缓兵之计,便秘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逮捕燕王。为了保险起见,他们还安排燕王府的长史葛诚和指挥卢振做内应。本以为计划万无一失,不料,张信却是燕王亲信。燕王得到张信密报,立即将府中做内应的人全部抓起,然后调兵遣将,攻占了北平城。随后,燕王以诛杀奸臣齐泰、黄子澄为名,起兵反抗朝廷。
史称这场内战为“靖难之变”。靖难,即平定叛乱之意。
这场内乱耗时四年,交战激烈。最后,燕王朱棣决定孤注一掷,率军直入南京。建文帝没有料到燕王朱棣竟然不畏惧大江以北的十余万禁军,孤军深入京城腹地,他更没有想到江北官兵竟会如此无用,让朱棣杀得不战而逃。扬州、高邮、南通、泰州等地接连被攻克,尤其是镇江守将居然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面对这一情形,满朝文武大臣想不出退敌之策。有臣子劝建文帝悄悄离开南京,暂避一时,再图谋复兴。大儒方孝孺却说,城中尚有二十万精兵,应固守京城,等待援兵。即使城破战败,国君为社稷而死,也是理所应当。
会有援兵吗?
建文帝不自信,但他还是选择了固守。然而,他并未等来援兵,等来的是燕王朱棣入城的消息。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指挥军队攻向南京城。守将李景隆不战而降,主动打开城门,迎接燕军入城,京城陷落。
建文帝见大局已定,悲叹之余,命人放火烧宫。随后,他消失在这场大火之中,不知所踪。建文帝是否死于这场大火?若侥幸逃脱,他又去了何处?这些掩藏于历史深处的不解之谜,假若你有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
燕王入主南京,很多文武官员选择归顺。方孝孺则选择以卵击石,拒不投降,被诛灭十族。无论如何,燕王朱棣终于坐上龙椅,史称明成祖。公元1421年,明成祖下令迁都北京。自此,明王朝的历史重心由南京转移至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