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的江山:汉字共同体的契约

文化的江山:汉字共同体的契约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这样的刻画符号,还不足以作为国家起源的标志,这也是显而易见的。显然,它已迈过这些阶段,从记事和表意符号向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进展,以至于超越象形,出现了会意字的萌芽,须知会意字在汉字六书中处于文字的高级阶段。对于汉字由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伏羲说,另一为仓颉说。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通过符号契约,是怎样达成共识的。

文化的江山:汉字共同体的契约

苏秉琦先生当年那喟然一叹,显然就是冲着古代国家起源来的。

良渚文化造了个那么大的城,那城是否可做国家起源的标志呢?

或曰可,或曰不可。曰可者,以出土所见为据,可谓言之凿凿;言不可者,以为地下之物虽多,乃由不同时期的叠压造成,在混淆之中,难以确认其真实年代。

然正反之言,均为推测之词,都没有拿出决定性的证据。不过,差别在于,正言之物证层出,而反言之证据有一个就够了:请拿出二重证据法的文字依据来!

除了殷契,中国上古文明似乎还拿不出更早的文字依据,可殷契之文,亦非凭空而来,其渊源有自,自不待言。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指出,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所见彩陶上的刻画记号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很显然,他把刻在彩陶和黑陶上的符号,都当作中国文字起源的原始形态。但是,这样的刻画符号,还不足以作为国家起源的标志,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有人对大汶口文化的陶文符号,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的角度做了探讨,认为距今五千年左右,大汶口文化发生阶级分化,以此产生了国家萌芽。那些“闪烁着文明火花”的陶文符号,恰在此时出现,刚好对应了古代国家起源的说法。

尤其是莒县陵阳河发现的那个“旦”字,于省吾释为日出景象,明显已脱离了刻符或象形范畴,进入了会意字的阶段。所以,裘锡圭先生认为,这样的字,跟汉字相似的程度非常高,它们之间似乎一脉相承。于是,就有人断定:太像后世的文字了!

但是,从整体上看,大汶口陶文,究竟处于文字的哪一个阶段上?则有待于进一步考定。从原始标记到形成文字,通常的说法是,其中有个“木刻—结绳—图画记事”的发展过程。显然,它已迈过这些阶段,从记事和表意符号向图画文字和象形文字进展,以至于超越象形,出现了会意字的萌芽,须知会意字在汉字六书中处于文字的高级阶段。

与大汶口文化大致同一时期的良渚文化,也产生了相似的刻画文字。

何天行在《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文中提到,一椭圆形黑陶盘上的十个刻画符号,其中有七个字与甲骨文同形,有三个字与金文相似,这些字,“刻于原器口缘四周,并有锯齿形纹绘联络,故知其为文字而非绘画”。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文字还在初创时期,大约是从象形纹绘所演进的,由这些象形文字的形体来观察,不独比春秋时所传鸟篆等铜器铭刻为早,且当在甲骨文之先”。可惜的是,此物后来捐给故宫博物院,结果却丢失了。不过,陆陆续续有了一些新发现,类似的良渚文化陶符,又发现了五十多个。

浙江余杭南湖发现的一件黑陶罐上,有一连串陶符:动物、栅栏、网纹、石矢等,环绕器壁,横向展开。有人对照殷墟文字,释读为“张网捕虎”;也有人指出,那动物形象,望之不似兽王,倒像是长江边上的鳄鱼;还有人说,比对殷墟文字没有意义,因为,即使良渚陶文堪称原始文字,它走的也不是殷墟文字的路子,殷墟文字不可能从良渚陶文发展而来,正如汉语并非从古越语发展而来;更有甚者,居然断言,汉字的由来,根本就不是从各种类型的刻画符号发展而来,而是从一开始,就被代表着王权仓颉创造出来。

我们的看法是,有关文字起源的问题,不管以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主张汉字由作为刻画符号的陶文逐步进展而来,还是以创世说的立场来立论——强调汉字是圣人“观象制器”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总之,就在古代国家起源的关键时刻,原始汉字出现了。以此,我们进一步认为,符号说也好,创造说也好,如果能将两者结合起来说,那就更好。

对于汉字由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为伏羲说,另一为仓颉说。若两说兼取,以伏羲作为刻画符号代表,以仓颉作为文字形成代表,这样说来,就与传统相符了。(www.xing528.com)

我们没有必要将问题复杂化,当真实性难以确认时,思维经济和问题简明,就成为我们衡量某个说法的适用原理。须知中国文字,并非跟着话语走的拼音文字,而是由视觉定型的象形文字。所以,汉字的意义,不在你怎么说,而在你怎么看,意义不是听出来、说出来的,而是看出来的。从形上看,那就是“象形”,看出个事来,即为“指事”。不光以形表意,表出“会意字”,还以形达声,达出“形声字”。这样形成的一整套文字,就脱离了原来自然生成的话语环境独立出来,成就了一种用文字规范话语的新的约定和认同。

参与契约的,那时,多是陶器和玉器上的刻画符号,而非各国方言,也就是符号参与,而非话语参与,所以,汉语共同体的出现,不是各国方言集合的产物,而是符号——陶符和玉符集合的成果。正是在符号集成的基础上,当然,还要通过神权和王权的作用,催生出新的语言,那就是适用于王权的汉字官话系统。我们看河图洛书,不妨这样来看,即把它放在符号集成的过程中看。参与这一集成过程的刻画符号,是附着在方国贡物陶器和玉器上的,纳贡的主体,其政治属性,究竟是部落联盟,还是方国联邦,或为中央王权,如何定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其区位所在,已由河图洛书明示,就在中原

然而,符号形成契约的过程,是否也符合中国历史发展“从东南往西北”的趋势呢?还是让我们回到良渚文化的陶文玉符上来看一看。据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都收藏有良渚文化的玉琮,有的玉琮上刻有“火”形符号,符号下部,形如人字,观之似鸟翼,若云纹,究其来源,应当来自大汶口文化吧……只要将最早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的陶文“旦”与之比较一下就知道了。由此可见,不同的文化,通过符号契约,是怎样达成共识的。余杭南湖出土的另一件良渚文化的黑陶豆盘,中间刻有双圆圈“日”符,两边饰以对称“火”形,这也是大汶口陶文“炅”的变异;上海福泉山5号墓出土陶壶上刻有“火”与“日”的合符,合符中“日”隐于“火”下,露出半壁“日”形,则是大汶口陶文的另一种变异形式。后来,李白浪迹于良渚文化的地盘,写出“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样的诗句,果然,我们在良渚文化中,还见到了一件刻有鸟、山合符之形的玉璧,诗人灵感爆发,如有神助,一出手,就触摸到了文明的深度。

那么,该如何来解释这两种文化的趋同呢?我们认为,这样的符号契约,就是良渚文化同大汶口文化的契约。若考古出土,确已证明良渚人曾经到达大汶口文化,那么良渚人对大汶口陶符的采集,那就有可能是掠夺性的或纳贡式的,但更有可能是两种文化的共识在文化交流中达成的神圣符号的契约。如果卢梭的“社会契约”是一个能够成立的假设,那么良渚文化通过陶文玉符所表现的神圣符号就是“社会契约”达成的标志性样式。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上刻的“山月日”符号

“山月日”符号拓片

刻符黑陶罐,良渚博物院藏

余杭南湖遗址黑陶刻符罐

有学者认为这些刻符的存在是文字产生的重要依据。该罐肩至上腹部连续刻有8个图像符号,专家有三种不同解释:第一种是释为“朱旗践石,网虎石封”,意思是朱去到石地,在石的境界网捕老虎;第二种是围绕着野兽构图,“似一组围猎纪事”;第三种是神兽(龙)月夜在神的世界中穿越水田,是先民想象的神域月夜走龙图。如果说单体符号还只是标识的话,那么一组符号则提供了表意的逻辑线索,余下的是释读问题了。

竹节形刻纹阔把陶杯,上海马桥遗址出土,良渚文化

竹节形刻纹阔把陶杯,出土于上海马桥遗址良渚文化的古井中。外侧杯底残存两个刻画的陶文,横、竖、捺笔画清晰,摆脱了一般图画或符号性的原始特征,已经接近文字产生的前夜

南湖黑陶杯,高11.8厘米、口径9.1厘米、底径9.8厘米,浙江杭州余杭区南湖出土,浙江省良渚文化博物馆藏

这件泥质灰胎黑陶杯的杯身为一侈口直腹罐的形状,肩与下腹间有一环形把手。腹部采用横竖交叉的技法刻有两头野兽,两头对峙,高大的一头似虎似熊,呈张牙咧嘴状;较小的一头似驴若马,呈沉着应变之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