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新年鉴运营模式。增强年鉴影响力、打开年鉴知名度需打破传统被动的“僵尸化”工作模式,在以往年鉴工作中,作为政府指定修编的纸质“官书”,免费赠予各个机关单位后就算完成一年的工作,既失去“官书民用”的意义,也没有反馈机制去约束、改进。
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年鉴事业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浪潮。年鉴需要精心运营,例如,把出版纸质年鉴和电子年鉴相结合,创造有自己特色的年鉴网站、年鉴公众号,开发年鉴APP等。提高年鉴利用率,服务群众的同时从反馈中汲取营养。在编者看来,一个地区的年鉴事业,应该是人人参与,人人享受成果。最终形成“家家有年鉴,人人来献策”的理想局面。
2.创新年鉴内容和框架。年鉴本质是资料工具书,具有查询信息的功能性。所以它在内容上不仅要全、新,而且要发挥地方特色。在框架组建上要突出个性,避免雷同。
年鉴在选取材料上要谨记“博大精深”。材料收集要广,信息量要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深度。除此之外,在符合政治导向的基础上,要多开发地域资源,选取带有特色的、独具一格的有效信息进行内容充实。(www.xing528.com)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方式上看,培养年轻年鉴人才的方式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老人”带“新人”;二是自己从实践中摸索;三是参加省级统一培训;第一种的弊端在于传统的“传帮带”模式因循守旧,不利于创新。第二种方式效率低,提升速度太慢,弯路走的多。第三种培训是可行的,但盲目统一培训影响培训的精准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丰富培训方式着手。例如,组织各地学习交流会,针对不同问题、人群进行专题培训,聘请专家线上开课等。现今,任何行业都不提倡“闭关锁国”“闭门造车”。交流沟通永远是行业之间最宝贵的更新知识、增长见闻的方式。年鉴工作除了日常交换书目外,还应走出去,进行走访和调研,亲身实践地去体验,去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