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于年鉴的研究还停留在基本理论层面,并没能灵活自如的在实践中运用,往往基础扎实,拥有大量宝贵年鉴编纂经验的年鉴工作者,在常年重复、细磨软泡的工作中,渐渐丧失工作热情,只一味“闭门造车”,缺乏思考、创新的活力。加之在北方,年鉴工作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比之南方而言,缺乏历史的古都古韵,文化气息不够浓厚,更加导致了年鉴工作者思维守旧,缺乏活力。
中国年鉴虽然经历过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今天看来,无疑遇到的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对于年鉴的研究还停留在基本理论层面,并没能灵活自如的在实践中运用,往往基础扎实,拥有大量宝贵年鉴编纂经验的年鉴工作者,在常年重复、细磨软泡的工作中,渐渐丧失工作热情,只一味“闭门造车”,缺乏思考、创新的活力。加之在北方,年鉴工作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比之南方而言,缺乏历史的古都古韵,文化气息不够浓厚,更加导致了年鉴工作者思维守旧,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为了客观而客观。从语言方面来看,官话、套话居多,冰冷中带有强烈的距离感。客观记录事实,但难免流于刻板和乏味;从内容方面来看,可读性不强,脱离群众生活,服务功能差,只记得年鉴是记录客观事实的“官书”,但常常忘记它同时也具有为民服务的社会功能,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年鉴的社会属性将日益突出。(www.xing528.com)
其次,为了庄重而庄重。篇目年年雷同,浪费地域特色资源。年鉴篇目除了特载、大事记、政党、经济、社会民生等固定内容,几乎难以见新,新一年的年鉴篇目往往直接复制上一年的,为体现庄重性,往往政治意味强且固定化。多年来,年鉴发展都有矫枉过正的趋势。年鉴应该是有温度的、具备情感的,毫无诚意的作品难以传达情感。在注重政治取向、经济态势的同时,更应注重年鉴的文化特性。也就是说,年鉴记录客观事实是基础而必要的,但不应该把特色的、人文的、贴近人民生活的文化服务特性彻底抛弃。变通的看待年鉴的编纂和发展是创新之路的前提,也是新时代每一位年鉴人需要具备的科学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