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首位释义为帮助治理国家政务[1]。本文所提及“资政”主要是指为执政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历史借鉴。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历代当政者都非常重视志书的资政作用,历史上素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2]的说法。古时地方官上任首先要看地方志,如南宋淳熙六年朱熹任南康知军,“下车首以郡志为询”。一部旷古著作《史记》,为后人提供了多少历史借鉴和历史启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本身书名就表明了著作的目的和功用。清朝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讲过:“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所指“大道”,既包含着社会的进退得失之道,也蕴含着政治的兴衰治乱之道。清朝乾隆年间任福宁知府的李清翘,每到巡察之地都要查阅地方志,将志书视作“致治之书”。而明朝的六部体《兴化府志》,按照吏、户、礼、兵、刑、工分类。曾享有中国二部半之一盛誉的清代三宝体《宁化县志》中,则设土地、人民、政事三纲,分为疆土、治地、惠人、俊民、经政、旧事六门,意在直接资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1989年8月12日,在宁德地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3]2014年2月25日。他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强调:“高度重视修史修志。”
随着社会的变迁,客观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方志依旧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福宁知府李拔有句话:“夫志者纪事之书,实致治之书也”。很显然,志书对于地方官员治理一方有着重要的资治作用,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方志所提供的大量关于省情、市情、区情等全面科学系统的资料,更加凸显其价值:一方面,方志汇集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为各级党委政府从实际出发,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另一方面,地方志工作又是各级领导深入了解民情、民心、民意必不可少的渠道,只有切实了解民情、民心、民意,才能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www.xing528.com)
当前受疫情影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去中国化”图谋,对我国进行污蔑、打击、颠覆和破坏活动。新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修志工作者,深刻总结多年来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党建设成为顺应世界发展进步潮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为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确保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服务。邓小平曾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修志工作者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深入细致的总结,把握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为当今执政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教训[4]。这既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志事业不断推陈出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