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吉林省地方志学术年会:二轮志书体例运用缺憾分析

吉林省地方志学术年会:二轮志书体例运用缺憾分析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的运用由来已久,在旧志中已被广泛应用。反观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二轮修志时期,志书中“图”这一体裁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图的使用数量和质量都不高。一部志书的时间断限在20年左右,缺少拍摄时间的图片很难准确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

吉林省地方志学术年会:二轮志书体例运用缺憾分析

二轮修志继承了首轮修志较为成熟的体例,并有所创新,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和认识水平的提升,回望二轮修志,感觉到在体例的运用和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缺憾。

1.特色展示不充分,框架设计理念偏于保守。二轮修志过程中,很多志书通过卷前图片彩页直观形象地展现出城市自然与人文的特点,在正文中随章节记述了各方面特色事物。但整体来看,对于特色的展示还是显得平淡,整部志书严格按照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既有秩序,中规中矩地编纂,缺少对地域特点的深入研究和呈现,致使志书结构过于趋同。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自然、人文特点,志书要善于发掘出属于自己城市的独特之处并加以记载,那些属于自己独有的符号往往成为一个城市专属的基因密码,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属性标志,有着重要的价值。关于对特色事物的处理,是北方城市志书集体欠缺的一个方面,我们的志书在框架设计理念上仍然是偏于保守,篇目结构很难有突破性亮点呈现,活力不足,以至于千志一面,又很难改变。要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也不只是将特色部类集体升格那么简单。我们可以对特色类目作升格或位置迁移处理,也可以在记述中用浓墨重彩来加强,但问题的关键是要更新我们的理念,要看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打破既有的框架,同时有没有足够的理论支撑和业务能力去构建新的体系。

2.门类涵盖不全,缺少某些重要行业的分类记述。二轮修志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建筑业房地产业逐步兴起。然而,作为与工业同为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却并未取得应有的地位,大多涵盖在“城乡建设”之中,不仅没能够独立成篇,甚至在章节分类中都未能以“建筑业”来呈现。二轮志书中只有《眉山县志》等少数志书单独设立了建筑业。同样,作为第三产业的“房地产业”也是如此,一般志书只在“城乡建设”中以“房地产管理”来记述,没有对其产业发展做集中呈现。而在对商贸服务业的分类设置中,大多地方志书各章节的设立基本都是按照部门来分类,设有国有商业、供销合作商业、物资流通、粮油购销、专项营销、对外经贸等章节,基本延续首轮修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篇目结构,缺少对新兴行业的分类记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国有企业改制,民营经济得到发展,居民服务业也伴随人们需要兴起,然而大多志书都记之廖廖。

3.志书体例运用不到位,未能充分运用图照等体裁。志书中的图包括地图、照片以及示意图(扇形图、曲线图、柱形图等),是志书的重要体裁之一。图的运用由来已久,在旧志中已被广泛应用。例如,清雍正八年纂修的《河南通志》卷二全部是各类地图。[9]在1929年颁行的《修志事例概要》中就有3条与图有关,其中与地图和示意图相关的表述为:“各省志书,除每县市应有一行政区域分图外,并须将山脉、水道、交通地质、物产分配、雨计分配、雨量变差、气候变差以及繁盛街市、港湾形势、名胜地方,分别制绘专图,编入汇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修志对各类地图和示意图的重视。《修志事例概要》中还有两条与照片有关:“地方名胜、古迹、金石拓片以及公家私家所藏各种古物,在历史上有重要的价值者,均应摄制影片编入,以存真迹”,“各地方重要特殊方物,均应将原物摄制影片编入,并详加说明,以资考证”[10]。在摄影技术尚不发达的20世纪20年代,修志就如此重视照片的价值。反观信息技术较为发达的二轮修志时期,志书中“图”这一体裁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图的使用数量和质量都不高。具体表现在:地图数量较少,一般只有行政区划图,且制图年份不一,有的使用志书下限年份的地图,审图号为出版年份;有的未标示制图年份,直接使用出版年份地图。其他各类专业测绘图和示意图使用得更是稀少。正文中很少使用照片,大多在卷前以彩页形式集中呈现,但是图片数量不多,且文字说明要素不全,有的文字说明甚至只有一个名词短语,缺少图片的拍摄时间、事件、供图者信息等要素,降低了图片的资料价值。一部志书的时间断限在20年左右,缺少拍摄时间的图片很难准确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新编志书一直强调修志“三新”,其中的“新方法”就包括使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呈现志书所要记录的内容。来新夏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编纂新方志,必须继承和发扬旧志的优点,运用现代最新测绘技术绘制疆域图、地形图、分区图、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物产图和名胜图等”。“图”这一体裁若是运用得好,可以很直观、形象的反映出时代特点,也是增加志书资料价值的重要途径。(www.xing528.com)

4.忽视注释的使用,缺少对资料出处的说明。前人修志很重视资料出处,黎锦熙在《方志今义》中曾明确提出:“纂修方志,属辞比事,有一通则,定须遵循:一切材料,皆有来源,撷入篇中,即非原文,必注出处。”[11]注释是对文中内容所作的说明,虽然没有被明确列为志书的体裁,但它其实很重要。志书作为一种资料性著述,资料性是其本质属性,以注释的形式写明志书中所载重要信息的出处,可以为读者更加科学地使用和比对资料提供帮助,也会于细节处增强志书的资料价值。但大多二轮志书中都缺少对资料来源的详细说明,多是在凡例中写入一句,资料来源以统计部门提供为主,部分由相关部门提供,显得有些敷衍。当然,志书中所用数据资料众多,要求将所有数据信息均作注释说明也不现实。但是,在记述重要的可比信息时,适当增加信息出处的注释,无疑可以提高志书资料的使用价值。二轮修志结束后,很多地方都开始编写续志资料长编,资料长编由资料主体和资料说明两部分组成,在资料说明中要求写明资料性质、资料来源、报送单位、编纂者和编纂时间等信息,如果编纂人员用心,就可以将入志重要信息的资料来源以页下注的形式写明。

5.逐年罗列资料,忽视志书著述性要求。二轮修志中有的志书在纵述史实过程中,缺少对志书著述性要求的把握,横分门类之后常常是逐年记述,甚至为了所谓的“纵不断线”而从上限年份逐年记到下限年份,一年不落全部罗列出来,怠于对所记事物变化规律的整理和发现,纵述史实时间节点不明,忽略了对体现事物发展变化脉络的把握,将志书记成了一笔流水账,弱化了对志书著述性的追求,成为二轮修志大多数志书的通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