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加速年鉴编纂创新发展

互联网+加速年鉴编纂创新发展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时代年鉴编纂更加趋于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年鉴的使命,所以编纂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可见,“互联网+”当为广大读者有效利用年鉴信息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随着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年鉴发展面临全新的生存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地方志专业人才尤为重要。

互联网+加速年鉴编纂创新发展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伴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网民达到8.02亿,其中手机网民占98.3%。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数字网络化是信息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信息化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方式,是对传统年鉴的一种冲击和变革。年鉴的资源共享是网络化的主要特征,本质要求是享用和流通。数字化和网络化年鉴的多媒体性和互动性可以使年鉴更贴近读者,让读者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年鉴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年鉴的实用功能。同时,网络化对年鉴组稿、编辑、出版和发行等一系列工作流程会产生重大影响,使年鉴的面世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拓宽了宣传和发行渠道,为年鉴领域的内部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而年鉴网络化所带来的互动性和资源共享化,使得零散的原数据形态上升为信息资源形态,从而让年鉴更加丰富和灵活。

1.创新编纂理念。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年鉴事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编纂理念的转型升级。编纂理念是用以指导编纂工作的理性意识,有了先进的编纂理念作指导、才能有高效的编纂实践。“互联网+年鉴”对地方志事业发展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领域,可借鉴的方面很少,其不是将志书、年鉴内容简单的复制、扫描到互联网上供读者查阅或者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编纂理念体现的时代感知的超前性、文化自信的自觉性、科学理性思维的客观性的态度。“互联网+”时代年鉴编纂更加趋于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年鉴的使命,所以编纂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这方面,网络版的美国《信息年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信息年鉴》作为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络年鉴之一,其一直以提供可靠的信息为服务理念,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编纂者这种理念的创新,是以抓住广大读者的“口味”为切入口进行改进,理念创新为网络年鉴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创新技术手段。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颁布,对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协同制造等11个重点领域做出行动指导,提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5]。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年鉴编纂运作模式的转型升级,年鉴编纂者就要熟练掌握网络信息化技术,熟悉网络数字化出版的运作模式,将传统年鉴出版模式与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化出版模式并行发展,由单一纸质媒体迅速向多媒体、多方式的出版方向发展。年鉴本身就是信息的载体,信息资源丰富,年鉴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并与多媒体出版接轨,使年鉴以多种形式同时面向读者,使年鉴出版模式更加开放、灵活、丰富多彩。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年鉴编纂部门已经在组稿、编辑、出版和发行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优化,这为发展信息化年鉴提供了基础支持。利用互联网通信平台实现年鉴的在线组稿和编辑,从而推动实现年鉴编纂与互联网的跨界融合。

3.创新内容形式。随着“互联网+”产业化步伐加快,数字化阅读方式迅速进入每一个人的生活。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超过8亿,网站数量超过540万个,各种APP超过400万种,越来越多人群通过手机、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获得信息,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图书的创作、编辑、出版等一系列环节。这就要求年鉴工作者在编纂过程中要多作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与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及时掌握读者的所想所需所盼。转变编纂思维,以丰富内容形式为抓手,不断在框架结构、版式设计、条目编写等方面进行调整。以精品网络年鉴为目标,注重把握细节,持续抓好质量,增强年鉴的网络竞争力。以满足读者需求为动力,不断改进编纂的方式方法。以服务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客观真实展现当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风土人情。只有不断摸清“互联网+”时代年鉴发展的客观实际,掌握网络年鉴发展的内在规律,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增强网络年鉴利用率,始终坚持内容生动性、实用性、开放性、方便性的原则,才能实现“互联网+年鉴”内容上的真正创新发展。著名的北美《老农夫年鉴》1996年推出网络版,其内容和风格除了继承印刷版传统外,还增添了许多新特点。“互联网+年鉴”模式要借鉴《老农夫年鉴》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创新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才有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www.xing528.com)

4.创新服务模式。“互联网+”拓宽了年鉴的服务模式,在网络上进行组稿、编辑、出版和发行等提升了年鉴数字化、网络化进程。运用“互联网+”思维为读者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用手机APP、计算机终端等,通过互联网订制自己需要的资料进行使用;也可以采用专门的年鉴载体将年鉴的数据信息储存在专门的计算机阅读设备上,供读者直接购买并随时打开阅读方式。“互联网+”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了更普惠的年鉴信息服务,推动了年鉴信息服务向外延伸,缩小了区域差距,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年鉴信息服务圈,极大满足广大读者的个性化、多样化阅读需求。例如,临安年鉴编辑部将《临安年鉴(2017)》做成微信二维码,实现扫码阅读。《江苏年鉴(2017)》首次采用“纸屏互动”模式,在纸质年鉴中增添相应条目内容的视频二维码,实现可视化年鉴系统互动,更加契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和利用需求。可见,“互联网+”当为广大读者有效利用年鉴信息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

5.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要务。随着社会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年鉴发展面临全新的生存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地方志专业人才尤为重要。当前全国从事地方志工作的人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培养精通互联网专业人才是当下十分紧迫的任务,要实现“互联网+地方志”“互联网+年鉴”跨越式发展,必须以高技术人才为支撑。笔者认为,加强地方志高技术人才培养:一要全力推动地方志学科建设,有了独立的学科才能稳固人才根基,否则依托高校培养的地方志人才稳定性不够,流动性大,得不偿失;二要与高校合作,全国方志系统“一盘棋”,选送现有的地方志优秀工作者进高校进修再深造,避免各地“单打独”的选送培养现象,同时要形成一种长效培养机制;三是从留住人才人手,设置准入准出门槛,与各级党委政府部门有效沟通协调,把好人员调动关口,同时在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防止优秀人员流失;四是鼓励科研,地方志系统属于“冷”部门,但又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性、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经常性开展科研交流、成果交流、业务交流、区域交流等交流培训很有必要。只有形成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最大化地发挥人才效益,才能真正推动“互联网+”时代地方志事业、年鉴事业的发展。

6.转变思维模式。要克服“一本书”传统的编纂模式,向阅读量更大、浏览更加便捷的网络版年鉴方向发展。广大年鉴编纂者要转变思维方式,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人群往往没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长篇细读,碎片式阅读方式就更加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吸引眼球标题的设置、新颖版面的设计、时效性的更新、可读性的内容和信息量等就尤为重要。作为官修的资料载体,要充分利用好年鉴的真实、权威、服务的优势,利用网络宣传片、短视频、微视频、抖音等立体直观的视觉效应,将一地的政治、经济、资源、环境、文化、旅游、交通等全方位地进行展示,增加年鉴的时代感,以适合当前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增强网络年鉴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