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廷玉
内容提要:现代城市日益成为“水泥森林”,城市中的风景园林不过是庞大的“水泥森林”中的零星点缀,只是划出一点空间给有限的自然生物一个极其有限的生存喘息。这种划出一块生态区域与真正的“生态化”城市相比具有相当大的距离。要将这种“划生态”转变为生态化,需要从生态美学思维的高度考虑风景园林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使风景园林不再是城市的点缀而要成为城市的整体面貌。城市掩映在风景园林之中,这是对“水泥森林”和现代“城市病”的有效救治。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城市风景园林
《圣经》讲述过一个寓意深刻的著名寓言,说人类始祖因为偷吃了禁果而被上帝驱逐出伊甸园。伊甸园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被驱逐出的人类始祖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并没有被放逐在不毛之地,而是在另一个或许不逊于伊甸园的生态良好的大自然中繁衍子孙。人类最初的生产和生活都是自然状态的,经济学家称之为自然经济,社会学家称之为田园生活。但是当人类进入了曾经非常自豪的大工业时代之后,情况发生了可能连上帝都没有想到的巨变。大工业作为大自然的劲敌、死敌,只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将花费了上亿年时间才演化得生机勃勃、生态葱茏的地球破坏得百孔千疮、一片狼藉。从这个角度我们不好说人类多么伟大,但是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的确足够强大。人类不但善于破坏大自然,还善于建设非自然。人类建设的非自然的杰作就是伴随着大工业而兴起的现代大城市。现在,城市化已经成为现代化的标志。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毋腐讳言,这个城市化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水泥森林”化的进程,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几乎完全隔绝的非自然化进程。人们在水泥森林的包围中发现自己隔断了与自然母体的血脉联系,人再次被驱逐。但与第一次被上帝驱逐不同,这次是人类的自我驱逐。上帝的驱逐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式的放逐,人被放逐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这次是一种自闭式的软禁,人把自己禁闭在非自然的人造水泥森林中。但是被水泥森林围困的人逐渐感到从空调中吹出来的风总不如起于青萍之末的风来得畅神惬意,摆在房间里的盆景远不如自然山水那么赏心悦目。于是,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生态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产生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强烈愿望。
关于什么是生态城市,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前苏联生态学家N ·扬若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生态模式,其中技术与生态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的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栖地。”我国一些学者认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这些定义都比较全面地顾及到城市生活的各种要索,甚至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指向。但我认为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igisler)提出的界定最为简洁明快。他指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并认为这就是生态城市的全部内容,因为这足以指导生态城市建设的行动。
雷吉斯特的观点只有四个关键词:人类、自然、健康、活力,但揭示出生态城市应该具有两个根本特征:一是人与自然一方都不能少。只有自然而没有人当然不是城市,但只有人而没有自然则不是生态城市,所以一定要把自然引进城市,或者说将城市置于大自然之中。二是人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这一点是针对严重的城市病而提出的。一个城市是病态化还是生态化,检验的标准就是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人与环境是否共荣。健康就是强调不能以破坏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活力则是指充盈着生机,可持续发展。
关于建设生态城市,我们已经喊了好几年了,也干了好几年了。不能说没有成效,比如污染治理、城市绿化乃至提出建设园林城市等等。但是城市的病态化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仅仅做到了“划生态”,而不是真正的生态化。所谓“划生态”就是在划定某一空间段或某一时间段“生态”地表现一下,比如治污局限于末端治理,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的点缀等。这些不能说没有意义,但是对于根治城市病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真正的生态化是以生态表征为城市的主角,比如治污要从末端治理转向对污染物全过程控制;风景园林也不仅仅是城市的点缀,而是城市的整体面貌。提出风景园林成为城市的整体面貌这样的观点,或许会遭到质疑:这是不是说要把城市回归到自然的原生态?我们说不是,也不可能足。因为城市就是城市,犹如人类走出伊甸园就再也回不去了一样,人类建造了城市就再也回不到原生态了。何况风景园林本来就是一种“人化的自然”而不是“原生的自然”。本文提出的“风景园林不再是城市的点缀而要成为城市的整体面貌”这样一个观点,是基于生态美学思维和宙吉斯特关于生态城市的界定而对生态城市与风景园林的关系做出的新思考,是对于现代水泥森林和城市病的生态救赎。
生态美学是近年兴起的一门学科,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整合,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哲学思想依据。
生态学现在之所以成为一门显学,是因为生态问题成为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这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痛苦反思的结果。人类面临的生态恶化并不是大自然本身的过错,而是人类自我酿造的苦酒;不是先天的生物学危机,而是后天的文明危机、文化危机。明确地说,就是现代工业文明危机、现代城市文明危机。但是现在仅仅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问题已经是很不够了,必须引入更高层次的生态美学。这是因为生态学在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时是站在旁观的立场;而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其他物种关系时,则是站在人的立场,是以向自然索取为前提的,因而对自然的保护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有限保护、从自利出发的保护。人类应当站在更高的境界,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阔的视野来思考生态问题。途径之一便是引进美学思维。
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的,这种审美关系是超越一切利害得失的情感契合关系。但是时下流行的美学过分强调主体性和感官性,将审美庸俗化了。因此,我们痛苦地看到,不少城市正是在美化环境的名义下干了许多破坏生态、丑化环境的蠢事。现在建设所谓“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等成为时尚,但建设者们往往只注重视觉效果,忽视生态效果。比如舶来的人工草坪每平方米浇一次水需要1.2吨,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饮用水,这在我们这样缺水的国家无疑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再如流行于全国的地面硬化设计,大量使用沥青、水泥、釉面砖、花岗岩等不透水材料铺设城市广场、商业街、人行道、停车场、社区活动区,本意是想减少粉尘,提高水体清洁度,其实导致生态破坏,使城市成为水泥森林,更有染料喷涂草木,油漆粉刷山崖,珍贵大树移植,塑料假树装饰等等。用老百姓的话说,生态工程成了“生害”工程,绿化、美化成为一场笑话。所以环境美学、生活美学必须引入生态思维,使大家都认识到美的最高境界是生态自然美。
生态美学的核心就是从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识双重角度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不再是被征服与索取的对象,而成为被欣赏与热爱的对象;使人的建造成为回归自然、与自然修好的杰作,而不是所谓征服自然的功绩。比如现在,有不少城市提出耍建没生态城市,以为多种一些花草树木、修建儿个园林景点就是生态城市,其实,生态城市不是单一目标所能达到的,而是在生态美学的指导下,建立全新的文化和全新的生活方式,是“根植于自然界,与自然系统和自然节律相协调,受自然界限制和自然力制约,根据地球及其天然生命形式的自然配置而发展”。视野更开阔的人甚至提出“不完全城市化"和“生物区域主义”,即根据生态而不是行政区划建立社会,把自然引入城市,建立城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管护区、生态控制区、生态重建区等等[1]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思考城市与风景园林的美系,我们提出“风景园林不再是城市的点缀而要成为城市的整体面貌";换言之,不是风景园林点缀在城市中,而是城市掩映在风景园林中。
被誉为“城市美学之父”的口本著名美学家今道友信曾提出一个关于城市美学建设的基本方案,对于我们思考如何建没生态化的风景园林城市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城市的三个接点的建设:第一是加强城市“内外接点”建设;第二是加强城市“古今接点”建设;第三是加强城市“公私接点”建设[2]。(www.xing528.com)
所谓“内外接点”建设,就是要加强“具有国际城市规模的设施”建设,使城市成为国内和国外“内外文化的对话”的场所。从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和建设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城市风景园林风格主要包括民族风格、世界风格及民族与世界混合风格。因此,把握这一接点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协调城市风景园林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一方面,城市风景园林必须具有民族性的风格特色,以此作为民族想象、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以区别于异民族的文化身份和文化认同。另一方面,作为现代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又必须最大限度地与世界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接轨,保持城市风景园林发展的开放性品格,融入世界城市风景园林发展的主流当中去,以此作为进行城市文化对话的基本手段。
所谓“古今接点”建设,今道友信的原意是指要加强展示古今文化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我们从风景园林建设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点,就是风景园林建设的古风与今貌的结合问题。我国占代风景园林建设达到了极高的成就,特别是古代造园美学中的“虽为人造,宛若天成”思想,完全符合现代生态思维。所以,秉承古代风景园林的美学精神,借鉴古代风景园林的建造经验,甚至模仿古代风景园林都是可以的。但是古代风景园林毕竟是适应古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情趣而建造的,并不完全适合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情趣。比如古代风景园林审美强调心灵静观,而现代人更提倡体育运动。这就启示我们要把一些与风景园林相匹配的运动纳入到风景园林之中,要考虑运动场地、运动设施的布置。再如古代游园常常是三五知己,很少成群结队,而现代城市居民喜欢聚集在一起晨练,好的城市风景园林还要接待旅游团体,这就要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考虑到空间尺度。
所谓“公私接点"建设是指私人住宅与公共空间(场所、建筑、景观等)的自然有机融合,特别强调私人住宅向公共空间的延伸地带(比如阳台、道路、活动场所)的美化工作。注意自然景观与广场、雕塑的合理应用。今道友信提出的这一思路对于建设生态化的风景园林城市具有重大启迪意义。我们前面提出“生态化”和“划生态”两个概念,就风景园林与城市的关系来说,“划生态”就是一两个园林景点点缀在城市之中;生态化则是整座城市掩映在风景园林之中。所以“划生态”是比较容易的,也是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做得不错的,而生态化则是难度极大的,几乎还没有一个城市真正做到。现在不少城市开展的“透绿工程”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举措。按照今道友信的思路,如果能够将所有私人住宅以及其他建筑向公共空间延伸地带加以绿化、美化,那将是向生态化风景园林城市迈出的一大步。
今道友信提出的自然景观与广场、雕塑的合理应用问题,在另一位日本美学家卢原义信的《街道美学》一书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他立论的基点也是自然的尺度和美学的尺度,亦即生态美学的尺度。比如他认为建筑的高度与道路的宽度应当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将建筑的高度设为H,将建筑所处的街道的宽度设为D,那么“当D/H> 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 < 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 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显然,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3]。对于广场建设,他也提出一种园林化的思路。认为“广场空间的景色有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远景。中景一般为主景,要求能看清全貌,看清细部及色彩。远景作为背景,起衬托作用,能看清轮廓。近景作为框景、导景,增强广场景深的层次。静观时,空间层次稳定;动观时,空间层次交替变化。又是要使单一空间变为多样空间,使静观视线转为动观视线,把一览无余的广场景色转变为层层引导、开合多变的广场景色”[4]。我国现在的大广场几乎都是“光而敞”,卢原义信的园林化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系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注释
[1]巴里·康芒纳.与地球和平共处.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今道友信.城市美学.今道友信编.美学的将来.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49
[3]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35
[4]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