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雯婕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社会学思想理论,通过相关社会要素的解析,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进行阐释,并以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为实际案例,进行客体空间具象表现和主体使用情况的调研,从社会性的角度对该地块滨水公共空间的各类设计要索进行规划提升。
关键词: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
滨水空间是城市空间中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索。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大多依靠发达的水系发展而来,滨水空间在城市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的功能也表现出综合化、多元化的特征,从最初的生存作用演变为今天的交通运输、休闲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优化等功能。
滨水空间是城市主要的公共空间,是社会系统各要索在物质空间的具体体现,是硬质的建筑界面向软质的水体界面的过渡空间,是城市个性的反映。成功的滨水公共空间可以满足人的日常活动'需求,有助于强化市民心中的地域感,延续并创造城市文化。
城市空间结构是一定社会结构的体现,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是其社会属性的物质再现,是作为社会产物的空间,也是作为社会环境的空间。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阶段中,滨水空间扮演着自然空间、生活空间和经济空间等角色,或单一或复合。社会的演进推动了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发展,滨水公共空间同样反映了社会变迁,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图1-1 滨水公共空间与社会的关系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活动和社会认知相互作用,其本质核心就是“人”。(图1-1)滨水公共空间作为物质载体,承载了大量人的社会活动,其空间特征和品质体现又以社会认知的形式被人所感知。社会活动是具象物质空间和抽象心理认知之间的纽带,是社会认知在不同空间场所的不同体现和表达。社会认知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滨水公共空间和社会活动的双向物质表现。
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就是公共性.即空间要素中那些与社会因索、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属性。它主要反映了人与空间的社会关系,不仅是滨水公共空间的内在固有特性,还受外部社会环境影响。而其独具的社会属性则是“滨水性”,滨水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二次开发的特征通常都体现着亲水特性,“滨水”的自然属性也渗透着社会属性,它决定了这一范围内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社会属性也发生改变。
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性首先通过物质层面得到体现,给人以最具象、最直观的感觉和认识;随后进一步通过认知层面进行表达,在这一阶段需要人的心理去感受和体验较抽象的空间内涵。(表1-1)
表1-1 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组成要素
(1)功能合理性:土地功能使用是所有空间的前提和物质体现,功能合理性是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为使滨水公共空间成为城市的“生态据点”和“活力中心”,首先应在宏观的区域整体功能上对其进行明确定位。
(2)设施安全性:这是滨水公共空间对最起码的生理适应性水平的体现,是空间基本品质的保证,是最微观的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在安全的前提下,设施的便捷程度也是其重要体现。
(3)行为通达性:行为通达性可分为交通的通畅、视线的通透和心理意象的通达,更多表达“线”的因素。
(4)场所归属性:滨水公共空间环境场所的舒适美观基于人的基本需求之上,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归属感。归属感体现在滨水公共空间的生理适应性、人为塑造和视觉协调与景观中的整体性等方面。
(5)城市文化性:多社会阶层和多种族文化形成城市社会的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又可以通过物质空间来认知体会。文化多元性是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社会属性文化层面的核心价值,按其内容分为空间整体风格、文化活动和文脉延续与创新等方面。
(6)公众参与性:城市滨水公共空间从规划到建设到实施都存在公众参与,“社会态度”(民意)和“社会影响”(公众参与)与空间的形成、使用和反馈相互演绎。
(7)福利时效性: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往往是种完全的社会福利而被掠夺性地占有,导致空间品质下降。因此,适当引进“社会资本”,空间运行视为投资主体收益回报一部分的开发模式和操作手段亦适用于滨水公共空间。
本文依据用后评估分析方法对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滨水空间社会属性的具象表现加以阐述。
采用前期实地认知观察、中期问卷调查和访淡,以及后期资料处理分析等步骤,以获知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如何在使用者和空间本身体现。[1]
为满足具体请求和使用者对滨水的认知特征,以及对约定俗成的“三江口”的社会概念的了解,本文主要研究涉及三江交汇处及沿岸延伸用地,且主要研究对象为该范围内的公共空间,不包括居住区等其他公共性较低的功能区域。
以三条江的自然屏障、交通要道以及行政区划为主要划分界线,以土地主导使用性质为划分依据,将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分为天一广场区段、和义路区段、老外滩区段、江厦公园一宁波日报社一音乐厅区段和江东南路一江东北路沿岸区段。(图2-1)
图2-1 各研究区段范围
[1]问卷内容包括使用时间、频率、交通方式等情况;文化象征、功能定位、结构布局和空间设计等因子;对休憩设施、服务设施、亲水设施、文化活动等的需求和使用评价笠。资料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descriptive)、交叉分析(crosstabs)、独立样本T检定、单因子变异数分析(one-way ANOVA)、相关性分析。
三江口地区以“绿核”为主题,海曙发展商业中心,兼具商务功能;江东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产业,打造商贸中心;江北发展文化旅游业,辅以商务居住功能。三者功能彼此错位,相互弥补,构成宇波城市CBD。
(1)天一广场区段(图2-2)
区段内东边靠江一侧错落着几组高层建筑群,为商业加商务办公的综合功能,工作日期间在此经营及办公人员为空间的主体使用对象。沿江部分以全天开放的滨江公园形式,将岸线完全开放成为公共空间供各社会阶层使用。区段腹地是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天一广场”,它是宁波市中心最大、最核心的城市商业广场,业态覆盖面较广,吸引了大量的普通消费者和使用者,几乎涵盖所有的社会阶层。
图2-2 天一广场区段形态示意图
(2)和义路区段(图2-3)
沿江地带是工业外迁后的地块,最北端的万豪酒店是城市新制高点,整个沿江区将成为一条高档商业街。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者多为周边商务办公族群,上下班和午休时间成为了该区段公共空间使用率较高的时间段;在此生活居民的空间使用则多集中于早晚两个时间段。和义路的阻隔使该区段沿江公共空间的开放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3)老外滩区段(图2-4)
区段地处“Y”形地域的凸出部分,具有良好的地理和视觉优势,是江北区的门户区域。大面积的滨江公共绿地作为市民休憩观景的场所,岸线开放程度较高。沿江建筑高度和密度的有效控制使腹地拥有良好的滨江视觉效果,众多的区内支路也为滨江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创造了条件。
“老外滩”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再开发的项目,历史建筑经过保护修缮作高端商业之用,若干公共建筑融合到整个区段中,打造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该区域最大的空间特色是新旧建筑的结合,实现了对比下的协调统一;城市肌理的延续是另一个空间亮点。
(4)江厦公园一宁波日报社一音乐厅区段(图2-5)
沿江灵桥以北为若干城市级公园,其使用以清晨锻炼和晚上散步为主,公园内的高大乔木较好地隔断了灵桥路的机动车干扰,创造出较独立的滨水公共空间环境,向全体社会阶层开放;灵桥以南的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和音乐厅承接不定期的公共活动,大部分时间内,这里更像是消极的专属停车场,开放程度和利用率低。
图2-3 和义路区段形态示意图
图2-4 老外滩区段形态示意图
图2-5 江厦公园一宁波日报社一音乐厅区段形态示意图
整个区段尽管土地功能多样化,滨江视线通透良好,但腹地处较高的建筑密度,过少的垂直伸向水面的道路和绿地集中布置的形式,导致滨水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不高,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受限。
(5)江东南路一江东北路沿岸区段(图2-6)
由于毗邻的用地性质为工业和高档住宅用地,加之景观单一,江东南路沿岸段各滨江公园利用率较低.无法聚集人气“仅有交通节点附近的公园绿地使用程度相对较高,且侵占岸线的中信国际酒店对滨水空间的连续产生了一定消极影响。
江东北路沿岸最南端与庆安会馆等名胜古迹连成一片,主要吸引旅游参观人群。靠近腹地处多为居住区及学校、医院等其他使用功能,地块内部的绿化和公共空间分布较广,通向江边的支路数以较多,使江东北路区段的滨水公共空间在行为、视觉和心理上都实现较好的可达性。
图2-6-1 江东南路沿岸区段形态示意图(南)
图2-6-2 江东南路沿岸区段形态示意图(中)
图2-6-3 江东北路沿岸区段形态示意图(北)(www.xing528.com)
(1)工业化发展初期
三江口沿岸布置了大量的工业用地,在老外滩还设有近海船舶客货运码头,厂房、仓库、码头和附近民宅混合布局。
(2)19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
货运码头最先搬离市中心,随后通过三江六岸滨水防护绿带建设,建成了一系列城市级带状公园。由于是完全的社会福利,政府负责的维护管理工作相对缺失,其空间效益无法最大化。
(3)2000年以后新建
2001年3月开始大规模市中心旧城改造,伴随交通要道的改扩建,周边老城区的滨水空间也做出了相应整合。2005年后,核心滨水区基本告别了水运时代,工业企业搬出市区,三江口地区滨水空间的土地功能结构得以电本确定。
(4)新一轮规划建设(在建)
在建的两项较大工程分别位于甬江东侧和姚江南侧——太丰面粉厂地块(江东北路沿岸区段内)与和义路2#地块(和义路区段内),是各自区段内最大的亮点。这两个建设项目将各自区段的功能定位加以明确,其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也随之确定,和义路区段更注重高收入人群的高端;消费和娱乐等生活需求;江东北路沿岸区段则关注城市文化等,面向更大范围的社会阶层,两者公共空间规划体现的社会价值各不相同。
本文将使用者按照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四大类进行划分(图2-7)。在212份有效问卷中随机选取200份样本,对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的使用者的主观感受统计分析。
图2-7-1 性别分配图
图2-7-2 教育程度分配图
图2-7-3 年龄分配图
图2-7-4 职业分配图
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差距明显,反映出各区段场所认知归屈感的强弱和承载活动的能力大小,绝大部分受访者都会去天一广场,该区段的使用频率最高(表2-1);使用次数结果显示整个三江口地区公共空间使用率较高(表2-2);在各使用时段中以“晚上”最多,这样的时间分配比例显示从下午开始会有较多使用者陆续出现,要求在空间布局和设施布置上体现对使用时段的考虑(表2-3);滨水公共空间使用者从事的活动项目具有多样化的特质,结果显示使用者来此的理由以“周边商业发达,适合逛街娱乐“最多,“名胜古迹多,适合参观游览”最低(表2-4)。
表2-1 各区段使用频率分配表
表2-2 使用次数分配表
表2-3 区段使用时间分配表
表2-4 区段使用时间分配表
注:表2-1、表2-4由于调查中受访者可以多项选择,所以合计数大于100%。
在整体功能使用的认同感分析方面,使用者认为三江口地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文化传统和特色(表2-5),而老外滩区段由于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保护改造较为成功和完整,“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普遍得到认同;小到雕塑小品、灵桥、天主教堂、高层建筑,大到该地区本身特殊的地理形态,都成为民众心目中代表城市形象的标志。使用者更愿意把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定位为商业、办公和生活休闲的综合功能区,而非单一功能区。(表2-6)
“结构布局”问题结果显示该地区总体结构布局趋于合理,而在交通组织、商业业态选择以及空间过渡等细节存在一定问题。这说明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公共空间的设计缺乏对使用者活动需求总量的正确预测,空间设计品质欠缺,在管理上有一定疏漏。(表2-7)
综合以匕问卷结果,使用者对宁波市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的整体功能布局和文化特性给予基本肯定和认同,尤其是对于老外滩、天一广场等经过整合设计的区段,受访者普遍认为实现了“功能合理性”、“场所归属性”和“城市文化性”这些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属性。但由于对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交通需求等预期的不足以及管理维护等方面的欠缺,导致“行为通达性”和“福利时效性”等社会属性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表2-5 "最能反映宁波文化传统和特色的区段”分配比例表
表2-6 “三江口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分配比例表
表2-7 "结构布局是否合理”分配比例表
注:由于调查中受访者可以进行多项选择,所以表2-5、2-6、2-7百分比合计数大于10%。
不同类型的滨水公共空间是决定居民生活方式差异的条件之一,城市文化和居民生活需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区段的分析,寻求地块的空间功能特征和使用需求之间的关联。使用主体对滨水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素有不同的偏好,对设施倚重程度也各有不同。(表2-8)
表2-8 不同属性背景的使用者对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素的侧重
注:“√”表示该属性的使用者对此类设计因子重视程度较其他使用人群要高;“X”表示该属性的使用者对此类设计因子重视程度较其他使用人群要低;表中空白处以及未涉及属性和因子即差异度不大。
除了“购物娱乐”功能和倚重度外,性别对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和感受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就使用者年龄而言,老年使用者对“地面材料”的偏好度远高于其他年龄段,“20岁以下”的青少年对“建筑样式、风格、颜色”与其他年龄族群差异较显著;对滨水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方面,青少年注重亲水活动,中青年重视家人互动,而老年人更喜欢活动休闲而非商业。就使用者受教育程度而言,在“清洁维护”和“建筑样式、风格、颜色”的空间设计选项上有明显的差异存在,学历较低的使用者对滨水公共空间的需求更多注重于休闲休憩而非商业消费;服务设施倚重度结果亦可从侧而反映出相对高收入阶层对机动交通的'需求。职业由于和年龄存在较高关联度,其结果趋同于年龄分析。
对滨水公共空间客体表现的描述,对使用主体感受的分析,以及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都显示出不同功能的滨水公共空间,其所承载的社会活动和吸引的社会阶层各不相同;而使用主体的背景属性不同,对滨水公共空间整体功能定位和需求、空间设计和设施设置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何满足全体社会阶层的使用者的需求,实现有限滨水空间的社会绩效最大化,尽可能多地体现其社会属性,是对滨水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的核心价值理念。
无论是物质直接体现出来的社会属性,还是通过认知表达的社会属性,都需要通过具体的设计要素进行表达(表3-1)。针对城市中心区类型的滨水公共空间,从宏观政策、物质设计和管理实施等三大类要素进行解析,重点对物质设计中的土地使用、交通组织、空间界面、公共设施和生态景观等五大类设计元素加以提炼,并在不同级别层面的规划上得到表达。
表3-1 不同规划阶段中滨水公共空间设计要素的侧重
注:表示该设计要素在此种规划阶段中比较重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虑;“☆”表示该设计要素在此种规划阶段中重要程度一般,应给予一定考虑;表示该设计要素在此种阶段中涉及较少或未涉及。
针对调研案例,结合本文所提炼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要素,应对不同,区段做出以下调整和改进(图3-1)。各区段都应当加强空间界面的规划没计,主要是增加滨水公共空间水岸界面的亲水程度,以实现行为、视线和心理的通达,并通过对建筑样式风格等进行调整,以避免千箱一律的现代主义和历史延续的缺失;在管理方面还应重视公众参与度,在滨水公共空间内举办更多活动,使空间承载足够的社会需求;江东北路一江东南路沿岸区段和江厦公园一宁波日报社一音乐厅区段还应增加设施数量,提高设施管理水平。在休憩设施方面,应将更多的草坪开放为可进入的休息场所,并增加儿童游乐场地和健身设施数量,在适当位置布置可以遮阳挡雨的棚架;在亲水设施方面,应注重护栏的安全防护性以及亲水平台、步道的相对数量:;在服务设施方面,尤其要重视解决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另外对无障碍设施这类针对小部分“弱势群体”的设施也应受到重视,以体现滨水公共空间对各社会阶层的“服务平等化”。若从使用者的不同属性背景出发,则应对各阶层的需求给予综合考虑,尤其是满足青少年与中老年、低学历与高学历等差异较大的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改进某些要索缺失的现状(表3-2)。
图3-1 三江六岸核心滨水区各区段有待改进的设计和设施要素
表3-2 不同属性背景的使用者对滨水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素的侧重
注:”*”表示应当加以改进和完善的空间规划设计要素。
通过分析后不难发现,简单地依靠某个项目开发来带动整个滨水区域的发展显得有些单湖,缺乏充足、适合的公共活动场所,滨水公共空间无法吸引足够的使用者,无法实现其社会性;单纯改善物质环境的方法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同样具有局限性,滨水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无法依靠纯粹的物质手段实现其深度和广度,必须从综合角度入手,全面解决社会观念等存在的问题,对滨水空间加以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建设,从宏观政策到物质设计,再到实施管理,每个步骤都应重视空间的社会属性,即“人与空间”的关系;所有设计要素的选择和设计手法的确定应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体现“人”在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得到的重视,以实现和完善空间的社会属性。
1.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张庭伟,冯晖,彭治权.城市设计与开发丛书——城市滨水区设计与开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能恭.呼唤人性化的城市中心--议宁波三江口地区城市设计[J],规划师,2001 ,17(4)
(作者系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