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城建与文化的研究及保护

宁波城建与文化的研究及保护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定福内容提要:三江口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宁波港的所在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宁波港作为第一批条约口岸,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

宁波城建与文化的研究及保护

■黄定福

内容提要:三江口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宁波港的所在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宁波港作为第一批条约口岸,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1850年,宁波江北岸一带被强行圈划作为“外国人居留地和商埠区“。时至新中国成立前,宁波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近代建筑,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是近代港口城市的缩影。

宁波近代建筑比上海近代建筑历史还要悠久,代表着宁波近代城市化的开端,是近代宁波地区的主要住宅之一,在宁波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由于城市拆旧建新,近代建筑已所剩不多,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护近代建筑,为城市记忆,留一点空间。

关键词:江北岸近代港口近代建筑保护

江北岸是指三江口北侧,东临甬江,西南及北侧濒姚江,呈肩胛骨状的三角形区域,历史上称为宁波“北城外”。此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荟萃,古迹众多。她不仅保留有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而且以众多的近代优秀建筑构成了宁波名城风貌的一大特色。现存有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一处,国家级文保单位一处(天主教堂),省保单位一处(由四处近代建筑组成:浙海关大楼、英国领事馆、宁波邮政局旧址、谢宅)。区级文保单位一处(巡捕房旧址),文保点儿十处,是反映宁波近代文化的重要场所。

三江口曾是进入宁波古城的门户,是体现宁波“城在水中”的“水都”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地段。据《邺县通志》记载:三江口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宁波港的所在地。

宋代,屠氏等大家族从北方迁到宁波,居于北城外现中马路至人民路之间,族内有明吏部尚书屠滽、月湖书院山长(院长)屠秉彝等。清中叶董孝子后代也迁到江北现扬善路一带,有董道潜,也以孝出名。

说起上海外滩,几乎无人不哓,而宁波外滩却鲜为人知。其实,宁波外滩同上海外滩一样历史悠久,都浓缩着一段屈辱的近代史,而且建筑也相当精美,其近代优秀建筑主要分布在三江口,尤其是江北外滩一带。据《邺县通志》记载: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屈服于英国侵略者的武力,于1842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次年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自此,宁波港作为第一批条约口岸,被迫向西方列强开放。根据有关条约规定,“夷酋罗伯聃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10月28日乘坐大小火轮各一只,驶至宁波港……即于是日邀请在城文武,形同开市……”于是,1844年1月1日,宁波港正式开埠。随后,英、法、美等12国在江北岸外滩一带设了领事。

开埠之初,前来宁波贸易的国家有英、法、美、德、俄、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荷兰等国。按照当时的规定,“五港开辟之后,其英商(包括其他外商)贸易之所,只准在五港口,不准赴他处港口,也不准华民在他处港口串通私相贸易”。因此,英国和其他西方各国在宁波建立据点,以便控制宁波港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命脉。1850年,他们在宁波江北岸一带强行圈划一大片土地,作为“外国人居留地和商埠区”,以后这里逐步变成西方列强控制宁波港的桥头堡。据英国领事馆存档记载,按照侵略者最初的打算,他们想把镇海和邺县东南乡一带纳入“租界”,范围“东至沿江两岸之地,南至城厢以外直至东钱湖,西至半沛、梁山伯庙,北至镇海口”。后来,由于宁波人民的坚决反抗,这一阴谋没有得逞。但是,在江北岸外滩一带,他们获得了治外法权,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军警、法律,成为超越中国主权的“国中之国”和控制宁波港、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宁波港处于南北洋中间,是京杭大运河南部的终端,又是对朝鲜、日本的海上通道。开埠之初,由于当时上海港尚未兴起,其作为贸易港口的特殊潜力也尚未被大多数企图摆脱广州贸易制度的西方各国商人所注意,而杭州湾和长江口海滩较浅,于是具有悠久对外交易贸易史的宁波港便成为南北航运停泊和商品集散最具战略意义的地区之一。当时,宁波的商品经济远比上海发达,准资本主义的信用机构——钱庄信贷系统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孙中山先生曾指出:“宁波人索以经商闻名,且具坚强之魄力。”“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他又说:“宁波开埠在广东之后,而风气之开通不在粤省之下。”宁波人不仅以经商闻名,而且宁波城市在西方各国商人的心目中也始终是一个令人神往的获利源泉。有一个东印度公司的使者曾在日记中写道:“宁波的幅员,不亚于福州;人口也不少于欧洲许多贸易大城市,其房屋建筑的整齐华丽,以及商业声誉的无与伦比,在中国可称首屈一指。”据《宁波近代史纲》载,宁波港开埠第一年,贸易额就达到了50万元。西方各国商人用尽心力想打入宁波市场,于是,他们和华商“在界内照章租地,建造屋宇栈房”。至20世纪初,江北岸外滩一带变成了五方杂处的洋场,不仅有英国领事馆、天主教堂、巡捕房等,而且洋行林立,开设有夜总会、妓院、饭庄、戏院和弹子房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宁波外滩,地址在现外马路、中马路直至白沙路一带。

20世纪初,宁波工商业者经商致富后,在江北现人民路与大庆路之间及外滩上纷纷建造住宅,其中就有一些“宁波帮”人士,如严信厚、严子均、朱葆三、谢恒昌、俞佐宸等。

宣统二年(1910年),开始筑沪杭甬铁路,境内段西起马渚站,东至老宁波站(现大庆路即为原火车铁路线),1914年通车营业。抗日战争开始后,为阻止日军进攻,奉命拆毁。因此,宁波在近代史上一度成为浙东地区的交通枢纽,逐渐由一个封建城市转变为近代城市,成为浙东地区主要商业中心之一。宁波也逐渐形成了古城与商埠区南北布局的格局。外滩一带建筑风格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生活方式混杂着东方的韵致和西方的浪漫,这里逐步成为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的集散地,形成了有别于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是近代宁波港口城市的缩影。

据调查统计,宁波现存较完整的近代建筑约100多幢,其中大多集中在江北岸,尤以外滩一带为多。其主要类型(按使用功能)如下:

银行金融建筑:如1930年建的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是一座早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还有1934年建的中国银行宁波分行等。

领事馆等办事机构建筑:如1880年建的英国领事馆是一座殖民地外廊式的西洋建筑,还有浙海关和1927年建的宁波邮政局为仿古罗马式结构建筑。

宗教建筑:原有教堂10多座,现仅存3座,其中1872年建的江北岸天主堂为国保单位,其哥特式建筑风貌可夺我省天主教堂之魁。

商业服务性建筑:如同治年间开设的大有丰洋广货店,是西式石库门面,惜已毁;还有三北轮船公司及宁绍轮船公司,1930年建的宏昌源号老店铺,其正立面上有用磨石子制的店名招牌,至今保存完好。

文化教育类建筑:如1935年建的浙东中学,其大门及办公楼均保存完好,以及位于白沙路的教会学校等。

医疗建筑:如1935年建的仁济医院手术室,为早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共二层,一楼为敞开式大厅,二楼为手术室,手术室屋面中间有采光面积较大的人字坡玻璃顶,非常有特色。

名人故居:1905年建的宁波“煤炭大王”谢恒昌宅、朱葆三宅及严信厚宅等,基本上为中西合璧式小洋房。

里弄住宅:宁波的里弄住宅受到上海里弄住宅的影响,许多是仿照上海石库门式里弄住宅的式样兴建,如“恒裕坊”石库门建筑群、“颍川坊”石库门建筑群,宅门上饰有尖券形山花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在原外滩的三横街上还保留着一大批排联式住宅,各幢住宅结构及装饰风格相近。

据《邺县通志》记载,最早出现的近代建筑为清顺治五年(1648年)意大利传教士卫济泰所建的天主堂(址不详),还有法国基督教传教上郭中传于1701年建造的药行街小教堂和住宅等,惜俱毁。

其时宁波尚未开埠,江北岸尚为城北郊外。

1844年1月1日宁波开埠后,具有外来建筑文化特点的近代建筑蓬勃发展。英、法、美等国在宁波建造了领事馆,天主教造了教堂和教会学校,还有各种市政管理办事机构等,如浙海关、巡捕房等。这些建筑建造者以外国人为主,其设计师也为外侨或外国工程师。从外形、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装饰,基本上为西式或西方殖民地式。这些早期的近代建筑大多沿甬江西岸(即现外马路一带,后成为外滩)而建,建筑物均坐西朝东,面朝甬江。建筑与江岸之间留出30多米的空地,以便起卸船上货物,并容民船纤夫通行。

这些建筑一点一点地改变了宁波江北岸的面貌,使宁波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西方色彩的中国城市。它们主要有:

浙海关大楼(省级文保单位组成建筑之一,建于1861年)。位于现中马路。浙海关为现存最早的近代建筑,高三层楼,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1844年1月1日宁波正式开埠后,贸易日趋兴旺,各国洋商广置地产,开洋行,盖住宅,进出江北岸的洋商船舶也随之增多。于是,1861年清廷设税务司,并另立浙海新关于江北岸,专征国际贸易税。但海运出人权仍操纵在客卿(洋人)之手,宁绍道台衙门不敢过问海关事宜。辛亥革命后,浙海关已名存实亡。该建筑对研究宁波近代海关史、对外贸易史和建筑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巡捕房(区级文保单位,建于1864年)。宁波港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后,英法美商船进出频繁,各国流氓也随之混入,社会治安受到影响。同治三年(1864年),宁绍道台察经浙抚批准,在江北岸外滩设立巡捕房,行使江北岸商埠区的一切治安、刑事权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在民众强大压力下,收回警权,并撤销了巡捕房。

天主教堂(国保单位,建于1872年)。整个建筑群由钟楼、主教公署、本堂区及若干偏屋组成,呈现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貌。现存天主教堂,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法籍苏主教兴建。教堂的钟塔楼为后任主教赵保禄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造。(www.xing528.com)

英国领事馆(省级文保单位组成建筑之一,建于1880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中英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派领事驻此。同英国在印度、东南亚的殖民地造的式样类同,楼外配敞开游廊,柱子粗大,屋顶有壁炉、烟囱。因为这种建筑并非来自欧洲本土,是西方人在亚洲殖民地的创造,是“殖民地式建筑”,又被称为“康白度式”,即“买办式”风格。英国领事馆的建立,是英帝国主义侵略宁波的开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

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外来的建筑艺术与自身传统相接触,两者之间由并存转为相互影响。由于不同阶层人士对待传统与西方的态度的差异,表现在建筑创作上为各种融合手法的不同,丰富了宁波近代建筑;同时,外来建筑的新材料、新结构、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也逐渐传入。1911年辛亥革命后,许多在西方国家学习的中国建筑师、工程师及建筑商人回国纷纷设立建筑设计所、建筑营造厂。他们将西方建筑中的优点和当地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建造了一批近代公共建筑、洋房和民居住宅等。建筑风格有西方古典主义、折中主义、中西合璧的,或传统木构架加上西式装饰。

由于外滩外马路一带主要被西方列强所侵占,1900年以后除极少数资本雄厚的大资本家在外滩有所建筑外,其他均往江北岸的腹地方向建造房产,如现中马路、人民路以西地区。这一阶段主耍建筑有:

曾被日寇占为水上司令部的谢宅(省级文保单位组成建筑之、建于1905年)。位于江北白沙码头部队营区内。原为谢恒昌私宅,该建筑系水泥砖砌三层楼房,采用西洋式建筑风格,装饰上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如“五蝠捧福”及“连升三级”等。各房间内设有西式壁炉吊灯,颇显气派。宁波沦陷后,该房被侵华日军占领,不久辟为“水上司令部”,井附设检查站。

中国银行宁波分行旧址(建于1934年)。据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调查报告记载:全国商业资本以上海居首位,上海商业资本以银行居首位,银行资本以宁波人居首位。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民国元年),它接管大清银行业务,成为国家银行。总行设在上海,资本六千万元。总行行长张公权,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浙江分行行长陈其采、副行氏金润泉,都是著名的银行家。

宁波邮政局旧址(省级文保单位组成建筑之一,建于1927年)。位于现中马路172号。面阔五间,两层楼房,采用青砖、红砖相结合的砌筑手法,其外廊为连拱券结构,颇具西式建筑风格。宁波邮政始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宁波邮界邮政局成立。宣统二年(1910年)以省为邮界,设邮政总局,宁波为副邮界副总局。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称中华邮政。1914年1月,宁波邮政分局改为鄞县一等邮局。1927年,宁波设市,鄞县一等邮局改为宁波一等邮局。1931年,宁波撤市并县,复改为鄞县邮局。1947年迁至车站路122号新局房。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建于1930年)。位于现外马路35号,分东西两部分,主楼为五层楼。西部全是三层单檐楼房,中间有走廊。其正门黑色大理石贴饰的挂面呈宝塔形,庄严肃穆。台阶、第二道门面装饰均采用白色大理石。内部顶及四周壁围采用石膏装饰,具有外来建筑文化特色。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宁波旅洋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1921年在宁波设分行。此建筑即为后来宁波分行行址。

教堂用房。位于现江北白沙码头部队营区,由两幢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组成。左幢建筑坐西朝东,面临甬江,面阔五开间,高两层,屋面采用洋瓦硬山式,梁架为近代三角形木屋架,右幢建筑结构类同左幢。建筑主要采用西式结构,又带有一些近代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是一处具有显著外来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近代优秀建筑。

英商洋行。位于现中马路176号。它是一幢近代西式建筑,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横截面呈长方形。面阔七间,高两层。屋面采用小青瓦硬山式,正立面上下两层各有七个拱券.并饰有西式罗马柱。外墙为混水墙,上有长方形几何装饰图案。梁架采用近代木构架,室内顶用石膏装饰。

宏昌源号。位于现中马路47号,坐西朝东,面阔三间,三层楼房,单坡式屋顶,正立面为混凝土装饰。两边各有一组卷涡图案的折线,窗台上下各有一组较规则的几何图形,朝南端山墙角有一黑漆写的店名招牌及电话号码:“宏昌源号"、“电话。九四七"、"山北口口”。据调查,该建筑为慈溪人所开设的糕点加工厂,是典型的上世纪30年代前店后作坊式建筑,也是宁波目前遗存少有的老商铺

太古洋行是宁波近代史上历史最长、涉及产业最多的外国企业,专代理别家企业经营业务,主要业务为轮船公司。1879年(光绪五年)在宁波设分公司,地址在现江北岸外马路43-45号。有住宅洋房一幢(为买办及其职员办公室及宿舍),工人宿舍一所,验关房一所,仓库4座及临街房屋数间。

宁绍、三北轮船公司。上海有两条马路曾用宁波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之一是公共租界中的“虞洽卿路”,可见虞在上海的地位。他先后创办过宁绍和三北两个轮船公司。1909年合资创办“宁绍轮船公司”,资本150万元,航行沪甬之间,主要业务是搭客,另外兼接货运。宁绍轮船公司虽由典洽卿带头发起,但他不是主要股东。他主办的伦船公司是三北轮船公司,最初只有20万元资本,后增资到100万元,买进宁兴轮,开始航行沪甬一线,业务更旺盛。抗战胜利,华商船只唯“三北”一家独多。

“恒裕坊”石库门建筑群。它由8个石库门式院落组成。每一进院落主体建筑均朝东南方向,天福巷内有“恒裕坊”砖质石库门。每进院落主楼屋面均为小青瓦硬山式,两侧山墙为水泥造的仿观音兜式,屋身较高。梁架采用穿斗式,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式,面阔三开间,进深四间。

戴祠巷5~7号刘宅。它由两进石库门建筑和花园水池茶厅组成。两进石库门建筑之间有一甬道,甬道口也为石库门,石库门采用砖拱,其上有水泥雕塑,顶为尖卷状。两进石库门建筑平面布局、结构类同,均为三合院式,主楼梁架采用穿斗式带前廊,高两层,廊前有长方形几何图案装饰的木栏杆。水池略呈正方形,四周有铁栏杆。茶厅高二层,临水池而建。该宅保存完整,规模较大,对研究宁波近代对外商业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马路180号朱宅。这是一幢近代西式洋房,面临甬江,背靠中马路,横截面略呈长方形,正立面上有外凸的六边形的一半,屋面为小青瓦硬山式,檐下有养涩出槌砖,山墙为实叠清水墙。据现场口碑调查,宅主为朱葆三,1878年自设慎裕五金号和新裕商行,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任总董事。辛亥革命后,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及上海沪军都督府财政长,又曾被推为宁波旅沪同乡会会长。

鄞慈镇路17号徐宅。这是一幢近代石库门式建筑。大门朝鄞慈镇路,采用石库门楼式,高两层,用水泥磨石子抹面。门洞采用半圆形拱券,立而装饰着一些规则的几何图案,外墙采用清水实叠砖墙,屋面为小青瓦硬山式,主楼面阔五开间,两层楼。据载:1890年,水手王宝仓开德《兴铜匠店。王去世后,由其徒弟徐荣贵继承其业,改名顺记机器厂,并加入“大中华民国机器公会",为天字号会员。1951年,该厂由国家收购,后成为宁波动力机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宅保存完整,对研究宁波近代工业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原火车站站长室。位于现江北大庆南路84号。高两层,采用西式拱券建造。沪杭甬铁路曹娥至宁波段始筑于1910年,其中境内段辖马渚、余姚、蜀山、丈亭、宁波等9站,长度66公里。由商办浙江省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倡募股款。1938年,因日军进犯,奉命逐段拆除。据现场口头调查,该建筑为原火车站站长室。

德记巷3、12~14号严宅。由主楼两幢和左花园右偏房数间组成,主楼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布局为三合院式,大门为砖雕门楼,门匾上书“长口永口”,梅园石雀替上分别雕有梅兰竹菊,双扇实踏大门上钉有铁皮,内有图案“四福捧寿”。主楼两层,面阔五间。宅主姓严,为“宁波帮”鼻祖严信厚的儿子严子均。严子均,名义彬,慈溪人。1906年严信厚去世后,他继承父业,除主持源丰润票号外,因与上海道台蔡乃煌关系密切而承办源通海关官银号。1908年,他参与操办四明银行、宁绍轮船公司等。该宅保存完整,雕刻精美,规模较大,对研究宁波近代商业史和宁波帮人士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述建筑凝聚着多少人的智慧!其所塑造的精美艺术,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它们无疑是名城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宁波江北岸现存的近代优秀建筑群落保护,可以借鉴上海“新天地”和“淮海路”改造的成功经验,这既可得商业利益,又保护了近代建筑。

江北外滩的文化载体是由历史上形成的百年街巷、道路组成的,时至新中国成立前仍有外马路、中马路、后马路等,可谓历尽沧桑。我们不仅应侧重于历史古迹的保护,还要保护那些表面看似破旧、但反映城市过去发展历程的历史街区、古建筑、近代建筑以及传统街巷格局。江北岸人民路与大庆路之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传统街巷格局,如天福巷、板桥街、使君巷,应保护其原来宽度和两侧仍遗存至今的历史建筑。另外,要正确处理好近代建筑群落内便捷的交通网络与保护其原有历史风貌之间的关系。结合历史上原有的河道,使内部道路建成可逆的、完整的、层次分明的网络体系。

文物建筑的保护,还需要环境的保护与协调。保护当时历史环境,是为了显示历史事实,即在当时环境下文物本身所起的作用和功能,并据此进一步分析当时的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对保护区内的建筑,应注意环境空间、历史文脉、色彩控制、体量、建筑形式和风格,控制不同视角内不同地段的建筑高度,达到历史传统与地方风格的统一。如沿甬江的外马路上有宁波邮政局、西餐厅、英商洋行、葆三房宅、教会用房、江北堂、浙海关、英国领事馆及教会学校建筑等,极易形成沿江、沿街风景带。

2002年,市政府投资近6亿元建设外滩保护区。它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文物建筑被保留了下来,街区道路格局也保持完好,完整地展现了宁波中西合璧具有通商口岸风貌的一大特色。但是,许多文物建筑维修得太新,有悖于文物建筑维修中“修旧如旧”的原则,这一教训应及时吸取,以利今后的文保工作。

1.张传保,陈训正,马瀛等修纂.鄞县通志.宁波:宁波出版社,2006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俞福海.宁波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

(作者系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