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职匹配理论。经典的职业生涯理论是人—职匹配理论,以被称为“职业辅导之父”的帕森斯所提出的特质-因素理论和霍兰德的类型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每个个体都有一些稳定的特质,包括能力倾向、兴趣、人格等,而不同的职业也都有一些特定的特性和要求,个人的特质与工作因素越匹配,人就越能够适应工作,并能增加个人的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成就感。
(2)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其核心假设是人可以分为六大类,即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职业环境也可以分成相应的同样名称的六大类,人格与职业环境的匹配是形成职业满意度、成就感的基础。
(3)生涯理论。除了人—职匹配理论,舒伯所提出的生涯理论从另一个角度为职业生涯辅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舒伯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地提出了有关生涯发展的观点,把职业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童年时代开始一直伴随个人的一生。这个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表4-1)。
表4-1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www.xing528.com)
舒伯的理论对于职业指导工作有三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一,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如个人承担着子女、学生、朋友等角色,这些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就意味着一个人在一生中,工作、家庭、休闲等因素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并在个人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特定意义,这表明,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将个人角色、相关外部因素都考虑在职业生涯发展中,而不是孤立地来看待一份“工作”或“职业”。
第二,在个人发展中,探索活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参加相关的探索活动,可以促进个人对自我及环境的认知和了解,帮助其培养适当的兴趣,与他人(良师益友等)接触,这一切都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第三,职业生涯发展贯穿一生,是一个全程化的过程,又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毕业生才需要辅导,个体在大学生活中的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生涯发展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