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家园

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家园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从众多书院中脱颖而出的这四大书院,堪称古代版的清华北大。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东面的山下,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府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从此,应天府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此时的应天府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应天书院大门嵩阳书院因坐落于河南嵩山之阳,故名。

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高专大学生共筑家园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改变未来,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那么对学校的选择,自然就变得非常重要。好学校集中了优秀的教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古代也有大家挤破了脑袋都想上的学校,那个时候称之为书院。而从众多书院中脱颖而出的这四大书院,堪称古代版的清华北大。

岳麓书院在岳麓山东面的山下,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采纳刘鳌的建议,由官府捐资兴建。大中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并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后数经兵灾,屡经修复,现存建筑清代所建,1981—1987年按原貌分期修复。书院前厅左右两壁石刻“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朱熹所写。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嘉、张栻二人主持讲学期间,是岳麓书院的全盛时期,学生达1000人。当时有民谣“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并且称书院为“潇湘洙泗”,将它与孔子在家讲学的地方并称。岳麓书院在历史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经世济民之才,成为湘楚人才脱颖而出的摇篮。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庐山五老峰山下,始建于唐代。相传,唐贞元(785—805)年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养一白鹿自娱。此鹿通人性,常跟随左右,且能跋涉数十里到星子县城(今庐山市)将主人要买的书、纸、笔、墨等如数购回,故时人称李渤为白鹿先生,称其居所为白鹿洞。后李渤任江州刺史,便在读书台旧址创建台榭。南唐升元(937—943)年间,此处办起了学校,称“庐山国学”。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为南康(即原星子县,今庐山市)郡守时,重建院宇,在此亲自讲学,吸引了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来此讲学,名声大振。白鹿洞书院从此成为宋末至清初几百年“讲学式”书院的楷模,成为当时我国的一个文化中心。

岳麓书院前厅

白鹿洞书院内景(www.xing528.com)

天府书院又称为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商丘古城南湖畔,其前身为睢阳书院,是五代后晋时杨悫所创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等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府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从此,应天府书院取得了官学地位。1014年,应天府升格为南京,成为宋朝的陪都,此时的应天府书院又称为南京书院。后该书院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等人的支持下,得到很大扩展。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曾主持书院,吸引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显盛一时。1043年,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的最高学府,应天府书院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

应天书院大门

嵩阳书院因坐落于河南嵩山之阳,故名。原名嵩阳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隋大业年间(605—617)更名为嵩阳观。唐弘道元年(683)春、冬,高宗两访潘师正,以嵩阳观为行宫。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进士庞士曾在嵩阳观聚德讲学。后周时改名太乙书院。宋至道年间(995—997),赐名“太室书院”,并赐九经子史,置校官,生徒数百人。宋景祐二年(1035),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拨学田百亩以供开支。名儒司马光、范仲淹、程颐程颢等相继在此讲学,一时声名大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