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雅俗兼备的酒礼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雅俗兼备的酒礼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古人饮酒之礼仪周全,现代人无法比拟。《礼记·王制》中详细记载了酒礼诸多内容,涉及“六礼”。六礼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古代非常注重饮酒之礼,尤其是国君之间。相传,“鲁酒薄而邯郸围”就是因为酒礼而引发的战争。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侯,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送的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楚宣王于是联合齐国发兵攻打鲁国。

高职高专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雅俗兼备的酒礼

中国历来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古代酒礼源于祭祀的礼仪习俗。酒在筵席中不仅是礼的需要,更起着乐的作用,故有“依酒成礼”“借酒助兴”“以酒作乐”等说法。《尚书·酒诰》就有如下规定:“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只有在有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民众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

周朝规定:进门不脱鞋,边喝酒边聊天是为“礼”,脱鞋席地再喝,是为“宴”;能喝者喝,不能喝者不喝,这叫作“沤”;大家一起喝,是为“沉”,喝得出不了门,叫“湎”。君子可以“礼”“宴”,可以“沤”,但不可以“沉”“湎”,也就是说前三种做法符合礼节,后两者是喝酒时应该严格禁止的。古人在宴席上,主人举杯向宾客敬酒,叫“献”;宾客回敬主人,叫“酢”;主人先自饮酒,再劝宾客饮酒,这叫“酬”。饮酒时,要小口细品,而不能大口喝酒,更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否则就会大出洋相,甚至招来杀身之祸。礼记《玉藻》中说:君子饮酒,饮了一杯,表情肃穆恭敬;饮了两杯,显得温雅有礼;饮了三杯,心情愉快而知进退。这是筵席上礼节的分寸。由此可见,古人饮酒之礼仪周全,现代人无法比拟。

《礼记·王制》中详细记载了酒礼诸多内容,涉及“六礼”。六礼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相见礼。其中,冠礼是指古代男性的成年礼;乡饮酒是古代汉族的一种集体宴饮活动;相见礼是不同等级的人相见或拜别的一种礼节。(www.xing528.com)

古代非常注重饮酒之礼,尤其是国君之间。相传,“鲁酒薄而邯郸围”就是因为酒礼而引发的战争。故事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侯,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送的酒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分了。”于是不辞而归。楚宣王于是联合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齐国的梁惠王一直想进攻赵国,但却畏惧楚国会帮助赵国,这次楚国有求于他,便不必再担心楚国来找麻烦了,于是放心大胆地发兵包围了赵国的邯郸,邯郸因为鲁国的酒薄不明不白地做了牺牲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