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筑精神家园: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

共筑精神家园: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人合一”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融的,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天是人伦道德的本原,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是天道主导人性,而实际上是将人性赋予天道,即将人伦义理化为宇宙的主宰原则。综合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在追寻“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主张自我内心的体验与感悟,以及自我认识的超越与反思。

共筑精神家园:高职高专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增强

中国传统哲学除了服务于阶级统治之外,还有对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的追寻与思考。古代哲学家从宇宙的广阔角度来定义人生,通过把握宇宙发展的规律,来确定人生活动的方向和轨迹。正如当代学者张岱年指出的那样:“中国思想家多认为人生的准则即是宇宙之本根,宇宙之本根便是道德的表准;关于宇宙的根本原理,也即是关于人生的根本原理。所以,常常一句话,既讲宇宙,亦谈人生。”“天人合一”被中国古代哲学家视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融的,人伦道德原出于天,天是人伦道德的本原,将天道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是天道主导人性,而实际上是将人性赋予天道,即将人伦义理化为宇宙的主宰原则。

老者和农夫的观点

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把天道与人性联系在一起,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和“存心、养性、事天”的天人合一公式,强调通过认识人性本善,并且存心养性,与天相通相连,即进入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而道家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天、人在本质上为一体,只要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即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无为而治。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使天人关系颇显神秘。而宋代理学家们把天演变为“理”,认为心、性、天只是一事,人性与天道相通一贯,“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实现人性,便能得见天道,因此,“二程”要求人们通过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努力,达到与天理合一的境界。综合来看,中国传统哲学在追寻“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过程中都主张自我内心的体验与感悟,以及自我认识的超越与反思。而不断接近符合真善美伦理道德既是天意,其实更是人性。天道有常,德为上,一个人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与天道合其德、同其体,才能体悟人和天地万物的道理,创造光明磊落、自带光环的人生,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小故事大道理(www.xing528.com)

调和五味

伊尹是商代名相,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传伊尹精通烹饪、医术和治国之道。但是最开始伊尹只是汤比较赏识的一位厨师,汤并没有发现他的治国之才。伊尹一直在寻求机会,希望能够给自己生平所学找到一个用武之地。于是在汤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伊尹故意将饭菜做得难以入口,汤非常生气,质问伊尹为何如此。机会来了,伊尹从容不迫,以做饭调味之理指出汤当时有些政令操之过急,劝说汤要循序渐进、恰到好处才能治理好国家。汤听后有所悟,不久令伊尹为谋士,再升右相。伊尹用“调和五味”的烹饪理论来比喻国事治理,与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一理相通,都讲求给予百姓自由生息的空间,而伊尹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他在担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顺应民意、注重安民,百姓安居乐业,商朝初年呈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迅速强盛之景,伊尹可谓为商朝的富强兴盛立下了赫赫之功。如果伊尹仅仅是聪慧而不好学,那么他就是类似于仲永的前车之鉴,不可能成为博学通识之士;如果伊尹不是聪慧好学者,就无法练就治世之才,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铺路架桥;如果没有他的“小心机”,也许他的救世情怀和治国智慧就将籍籍无名……世界上没有这么多如果,时光不可以倒流,迈出去落地的脚收不回来,错过一次机会就得提醒自己不能再错过第二次,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最后一次,做好人生每个阶段该做的事情,掌握火候、精心调味、味量恰当,才能使人生的旅程自我舒心、他人赏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