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鼓楼中的民俗信仰-民居民俗

鼓楼中的民俗信仰-民居民俗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建造鼓楼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而建成后的鼓楼在侗族人看来也是有灵魂的,值得敬畏的,它是一个神圣的空间。鼓楼的权威性在这里展露无遗。鼓楼展现出的侗族民间信仰要素,是侗族村寨的传统社会秩序建构的代表。鼓楼得以建成,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乃是村民的共同信仰。在侗族民间信仰中,“萨”的信仰是该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

鼓楼中的民俗信仰-民居民俗

侗族乡民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有灵魂的,花中有花神,树中有树神,河里也有河神。这是一种万物有灵的世界观。除此之外,他们还认为许多人造的事物在经过岁月的长时间打磨,也会拥有灵魂。例如鼓楼风雨桥等,它们作为侗族传统建筑,早就被侗族人赋予了比建筑更多的含义。由于侗族人相信多神论,他们的日常行为也因此得到约束,他们一直坚信要尊重自然界中存在的万事万物,不能随意冒犯;而且在重要的日子里还会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保村寨平安,并为自己积下功德。

而这种观念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天人合一”思想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人类在与周围环境多年交往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季羡林认为“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并且提道:“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西方向大自然穷追猛打,暴烈索取。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在这个基础上再向自然有所索取。‘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就是这种态度在哲学上的凝练表述。”[12]

这种观念与思想深深影响着侗族人的行为举止,他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认为他们当下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赠予,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才是民族长久发展下去的基础。因此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维护生态环境,例如“稻-鱼-鸭”农业生产模式便是其中之一。每年谷雨季节前后,侗族人民就开始育秧劳作,待秧苗长至一定高度时,再把糯禾秧苗插进稻田,同时放入鱼苗。待糯禾秧苗返青,鱼苗长到两三指长,再把鸭苗放入稻田。即根据水稻、鱼和鸭自身生长特点和规律,尽量选择适宜阶段,使稻、鱼、鸭和谐共生。[13]在这个共生的过程中,稻田为鱼和鸭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与优良的生存环境。据村民介绍,在稻花长出的时节,鱼在田间游动的过程中碰到稻秆,稻花落下被鱼食用,经过一段时间,鱼肉便也会带有稻花的香气,这便是侗族地区特有的稻花鱼。而鱼和鸭在田间觅食的过程中,不仅为稻田清除了害虫,使农药除草剂等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另外鱼、鸭的粪便又成为糯稻的肥料,这种天然的有机肥对糯稻的生长大有益处。而鱼和鸭的来回游动也松活了水和土壤,提高了水质与土壤的肥力。稻-鱼-鸭共生模式不仅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也降低了种植与养殖成本,可谓一举多得。

在建造鼓楼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鼓楼在建造之前的选址都是要经过多方考量的,其中风水先生的意见尤为重要。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鼓楼“不能随意找个地方建,要看这个地方土地神是不是同意,如果没得到同意而乱动土的话,则会遭遇灾祸”。这是对土地的一种敬畏。由于鼓楼是全杉木建造,建造一座鼓楼所使用的木头不是小数目,因此当地有不成文的规定:建造鼓楼或是其他建筑只砍伐成年的大树,而在砍伐之后还要在原处种上新的树苗。这样做能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建成后的鼓楼在侗族人看来也是有灵魂的,值得敬畏的,它是一个神圣的空间。在一些侗族地区,过去只有男性才能进入鼓楼,女性是不被允许的,因为早前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让女性进入鼓楼对他们而言是对鼓楼的不尊重。即使现在,由于游客增多,进入鼓楼已不像从前一样严格;但游客在进入鼓楼之前,都要经历拦门,这是当地社会的交往规则。在这个过程中鼓楼内外是一种权力的界分:外界的人想要进入鼓楼,必须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接受他们的交往规则,否则便没有进入鼓楼的权力。鼓楼的权威性在这里展露无遗。

鼓楼展现出的侗族民间信仰要素,是侗族村寨的传统社会秩序建构的代表。在侗族村寨中,还有其他的信仰体系。对于民间信仰的作用,法国人类学家涂尔干早有研究。民间信仰是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力量,“宗教明显是社会性的,宗教表现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仪式是在集合群体之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们必定要激发、维持或重塑群体中的某些心理状态”。[14]这里阐释了宗教信仰与其他社会事实之间的关系。鼓楼得以建成,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乃是村民的共同信仰。家先是本家族的祖先,祖先崇拜是侗族信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先崇拜是一种以崇祀逝去祖先亡灵而祈求庇护为核心内容,由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灵魂崇拜复合而成的原始宗教,是远古时代统协原始先民群体意志,有效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精神力量,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15]如今,祖先崇拜延续至今依然是侗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他们重要的民间信仰。其主要内容是通过一整套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希望他们能保佑村民平安。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之间的感情更加密切,族群的认同感也得以加强。(www.xing528.com)

在侗族民间信仰中,“萨”的信仰是该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萨”在侗语中有“奶奶”“婆婆”的意思,据村民所言,这种崇拜源自一个传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侗族地区时常发生战争,当时侗族有一位女英雄叫杏妮,骁勇善战,曾带领侗族人民多次击退敌人,一次次保护着侗族村寨的平安。但最后一次却战败了,她躲进了一个龙塘,再无音信。战事结束后,村民几经寻找,杏妮却如消失了一般毫无踪迹。后来人们在她躲过的龙塘里发现了一块与杏妮神似的人形木头,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杏妮的化身。侗族人民为了感激她的付出,为她设立了一个祭堂,每逢重要日子都会举行祭萨仪式,现在主要是在大年初一、买牛后、斗牛之前、“吃相思”等娱乐活动时会祭祀,其中大年初一的祭祀活动是最隆重的。据村民描述,大年初一清晨七点左右,管理萨坛的家族会把祭祀所需的鱼、肉、糯米饭、酒、茶、香蜡以及纸钱准备好,另外还须备上三副碗筷与三个杯子。待到一切准备就绪,点上香蜡,烧上纸钱,放三个铁炮。然后该族的人先后喝三杯酒以及三杯茶,之后便会与其他姓氏中有地位的老人一起磕头拜萨,希望萨神能保佑村寨平安,农事上有个好收成。祭祀完毕,大家便会拿出准备好的饭菜一起享用。村民在祭祀过程中,家族的地位得到强化。笔者在该村采访时,由于当地的萨坛由石家管理,整个祭祀过程都是以石家为主导地位来展开,祭祀的准备工作以及点香蜡、烧纸钱都是由石家完成,即使在最后的用餐环节,也必须由石家的核心人物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享用饭菜。这个仪式体现了村民的认同感,主导仪式的个人与家族的地位在无形中得以巩固。

在侗族村落,直到现在“萨”崇拜仍是人们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对当地人集体意识的塑造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是侗族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了侗族传统文化。

另外,在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不仅信仰万物有灵,还有着独特的生死观念,他们认为“人有三魂七魄,即使肉体死亡,灵魂也会永生;死亡并不意味着一种结束,而是另一个新的开始”。因此侗家人并不害怕死亡,绝大多数人会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死亡。这种“转世观”强化了侗家人做好事、“积阴德”的观念。例如鼓楼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都是非常大的,而这从来阻挡不了侗家人建设鼓楼的热情,绝大多数村民在捐款捐物时都非常积极。这是因为侗家人相信乐捐是“功垂千秋之事,会留下阴德”,捐赠者“延寿延年,子孙荣昌”,做得越多越有福气,“能使现世寿命延长”或使孩子健康成长。[16]在村落里,村民们都认为捐款是积功德的行为,这是做好事,能保佑后人。而且按照当地的传统,每当有鼓楼落成时,村民都会打石碑,捐款人的姓名会被刻在碑上,流芳百世。但下寨的新鼓楼建成时却由于资金不够并没有立碑。据寨老所言,当时是贴了告示的,这也是对村民的一种鼓励。村民在鼓楼建设中都非常踊跃,村民们的想法都差不多,即这是“积功德的表现”,对自己以及子孙后代都有益。特别是在高团村,每位村民捐了款之后都会有存根,存根上记载着捐款人及捐款数目,村民可以把自己的存根带走,去世的时候亲人把存根烧掉。传说“存根会随着主人被带到阴间,证明主人有功德,下辈子能投胎到富贵人家”。侗族人的这种“善有善报”的观念不仅满足了社会超我的正义道德愿望,也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实现了自我心灵建设与人文生境建设的和谐统一,不仅使鼓楼得以发展延续至今,也丰富了侗族人的精神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