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会用“身高八尺,一表人才”来形容人的外貌与学识。而人类还没有统一度量衡以前,会用最直接的人体尺度来度量物体。而且今天这种度量的方式在很多乡村社会中还在使用,说明人之法则源于宇宙自然之法则。那是因为许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必须按照人类结构来制作。无论是原始古代的先民,还是拥有尖端科学技术的现代人类,大家都是按照人的结构来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大小、长度必须符合人的结构。鲁班曾著有《鲁班经》传于后世。中国古代有多种计量单位,如寻、仞、步、丈、尺、寸、分、毫等,但都是以尺为常用的基本计量单位。湘西少数民族工匠用的都是鲁班尺,其中涉及明清时期流行的“营造尺”,其换算公式如下:
鲁班尺=1.44营造尺
门光尺=1.44×32厘米=46.08厘米
门光寸=1.8营造寸=1.8×3.2厘米=5.76厘米
鲁班尺并非只是量门用,一切建筑、家具和器物都可用此计量尺度量,也就是说门光尺不仅用于门户度量,而且还用于房屋、家具和其他器物的测量。那种认为门光尺只用来计量门户的观点是不确切的,实际上它的度量范围已经扩大到计量庭院、家具和其他器物。
门光尺均分为八寸,每寸上面写有预测吉凶的文字及相应的谶纬用语。《鲁班营造正式》和《鲁班经》中称其为鲁班尺或鲁班周尺,木工师傅称之为“八字尺”或“门光尺”。
一寸准曲尺一寸八分;内有财、病、离、义,官、劫、害、吉也。凡人造门,用依尺法。鲁班将一尺四寸四分分为财、病、离、义,官、劫、害、吉八个字,并在《鲁班经》中对八字吉凶含义逐一作了解释。有的书中把吉换作“本”字。《鲁班寸白集》写道:
财者财帛荣昌,病者灾病难免。
离者主人分张,义者主产孝子。
官者主生贵子,劫者主祸妨麻。
害者主被盗侵,吉者主家兴旺。
下面是历代鲁班弟子对鲁班门光尺八字吉凶利害所作出的概括分析:
财字
财字临门仔细详,外门招待外财良。
若在中门常自有,吉财须用大门当。
中房若合安于上,银帛千箱与万箱。
木匠若能明此理,家中福禄自荣昌。
病字
病字临门招疫疾,外门神鬼入中庭。
若在中门逢此字,灾须轻可免危声。
更被外门相对照,一年两度送尸林。
于中若要无凶祸,厕上无疑是好亲。
离字
离字临门事不祥,仔细排来是何方。
若在外门并中户,子南父北自分张。
房门必主生离别,夫妻恩情两处忙。
朝夕士家常作闹,凄惶无地祸谁当。
义字
义字临门孝顺生,一字忠字最为真。
若在都门招三妇,廊门淫妇恋花声。
于中合字虽为吉,也有兴灾害及人。
若是十分无灾害,害得师厨十可亲。
官字(www.xing528.com)
官字临门自要详,莫教安在大门场。
须防公事临州府,富贵中庭房自昌。
若要房门生贵子,其家必定出官郎。
富贵人家有相压,庶人之屋实难量。
劫字
劫字临门不足夸,家中日日事如麻。
更有害门相照看,凶来叠叠祸无差。
儿孙行劫身遭苦,作事因循害邻家。
四恶四凶星不吉,偷人物件害其他。
害字
害字安门仔细寻,外人多被外人凌。
若在内门多兴祸,家财必被贼来侵。
儿孙行门于害字,作事须因破其家。
良匠若能明此理,管叫宅主永兴隆。
吉字
吉字临门最是良,中宫内外一齐强。
子孙夫妇皆荣贵,年年月月在蚕桑。
如有财门相照者,家道兴隆大吉昌。
使有凶神在旁位,也无灾害亦风光。
论开门步数,立单不立双,行准一、三、五、七、九、十一步为吉,其余者为凶。每四尺五寸为步,从屋檐滴水起量至大门,得单步合、财、义、官、吉门方为吉,此法各由匠人所传也。古人认为按照这种尺寸来确定门户,就能“荣华富贵、光耀门庭”。
鲁班尺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告诉我们八寸门光尺与十寸曲尺之间的换算关系。鲁班真尺乃有曲尺,一尺四寸四分;其间有八寸,推曲尺害本(即吉)也。凡人家造门,依用尺法。假如单扇小门者,二尺一寸一分,压一白,鲁班尺在“义”上。单扇门开二尺八寸,在八白,班尺合吉。双扇门者用四尺三寸一分,合三绿一白,则为“本”门大吉上。如造财门者,曲尺者四尺三寸八分,合财门吉上。大双扇门宽五尺六寸六分,合两白义,又在吉上合时。今时匠人则开门四尺二寸,乃为二黑,班尺合“财”,又在吉上。五尺六寸六分者,则在吉上,二分加六分正在吉中佳也,皆依此法,百无一失,则为良匠也。实际上鲁班尺度计量单位或者说是建筑所有计量单位都是依照宇宙自然法则来构建的,其中一、三、五、九都符合自然数,这是许多人不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或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解不透的主要原因。
使用的尺寸数据大概是3.5~4.3米。侗族度量制仍然沿用老式度量制丈、尺、寸合成的吉利数据。侗族村民说,“屋高逢八,万载发达”“进深逢八,正好安家,开间逢八,阳光满家”。侗族人认为,住宅门窗、火炉和楼梯等物的制作,要尽量套上六的尺寸。侗族村民们说,“门开逢六,吃穿不愁”“格子(窗格子)逢六,间断鬼路”“火炉崽逢六,明火燃千秋”“楼梯逢六,挑谷上楼”。这些都是以“八”和“六”为吉祥数,就是“逢八则发,逢六必转”,六即顺利的意思,所谓“顺”,就是“六六大顺”,顺其自然,顺其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规律,这是侗族人对数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其实在苗族民居建筑中也有极类似的规定:一丈(1丈=米,全书同)一尺六寸、一丈九尺八寸、一丈二尺八寸;高度数据大致是在5.3~7.3米这个范围,使用的同样是丈、尺、寸合成的吉利数字。比如说一丈五尺八寸、一丈六尺八寸、一丈七尺八寸、一丈八尺八寸、一丈九尺八寸、二丈零八寸、二丈一尺八寸。开间的宽度与房屋高度的确定,这些都是木工师傅参照中国古代建筑尺寸来制定的。[1]实际上,当地建筑结构的尺寸形制完全受汉文化的影响。
侗族民居建筑、苗族民居建筑和汉族民居建筑,在尺寸形制上都有类似的单位——丈、尺、寸,以八和六为吉祥数。笔者从阳烂村生态建筑学田野调查中发现,侗族民居建筑形制立柱都是以三、五、七、九四个单数为吉祥数。现代阳烂村民居建筑绝大部分采用不同形式的全木质结构,这种全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多采用六柱四扇瓜凿榫穿斗立架,再根据房屋的大小分为三柱三间、五柱三间、七柱三间、九柱三间或五柱五间、七柱五间和九柱五间;苗族地区民居建筑也有类似的建筑形制,三柱四瓜、五柱三瓜、五柱五瓜、七柱七瓜和九柱十一瓜。
侗族干栏民居吊脚楼形制主要是以穿斗架构式和抬梁架构式为主。实际上,中国传统建筑结构都是由这两种架构式演变而来,它与房屋开间的大小和尺寸有关。按照现代建筑度量衡标准,侗族地区一般还是使用传统的丈、尺、寸为度量标准,并且在固定的房屋形制上,尺寸最好要合上吉利数。除了传统的一、三、五、七、九等数字,一般柱、梁、枋、桁、檩等尺寸最好也要合上“八”这个数,门、窗、楼梯等尺寸最好要合上“六”这个数。侗族乡民对“六”这个数的解释,是受汉文化的影响。同样,侗族人认为时空方位应该是一个六维结构,即上、下、左、右、前、后的六维时空。有许多学者认为时空是四维的或者是五维的,这可能只是一个在平面上描述的四维时空。所谓五维时空,是指在四维的中点加上中轴坐标线连接的时间维度,形成五维时空。这种对平面理解的时空观,实际上还是一种西方机械惯性时空观。从生态建筑宇宙观来理解时空的话,时空应该是六维的,即指前、后、上、下、左、右组成的六维时空,这个六维时空才是立体时空,只有六维时空运动才接近圆周率的运动。那么,“八”这个数是指在六维中点加上中轴坐标线的连接,再加上时间运动的维度形成八维时空,这就是中国传统观点认为的八卦方位图。关于对“六”和“八”两个吉利数的理解,侗族人和汉族人的理解是相同的。当然我们认为侗族是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融合形式,是在干栏民居建筑形制上的具体体现。
阳烂村干栏吊脚楼房屋高为4.1~4.5米,同样是按照市尺形制合成的丈、尺、寸吉利数。如房屋高度一般表述为一丈五尺八寸、一丈六尺八寸、一丈七尺八寸,以此类推。房屋进深为5.6~8.6米,房屋开间是在3.5~4.3米,房屋高度和开间的确立,木匠师傅是参照传统中国建筑营造法技术规范来设计的。房屋间架结构形制是根据几柱几瓜的穿斗式和抬梁式间架结构规律来进行建造的。这种榫卯结构的构件运用了受力与受力传递、转移与分散的技巧,都是来自鲁班营造法的规定。如何确定柱、梁、枋、桁、檩的数量,侗族人有自己明确的建筑观念、逻辑思维方式,这种建筑观念主要是来自对原始巢居的记忆,即所有房屋采用干栏吊脚楼形制,没有中柱的干栏建筑应该不能称为“干栏民居建筑”或“干栏吊脚楼”,而且柱头的数量一般采用三、五、七、九四个单数,这是侗族地区最重要、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原始建筑类型。
从干栏建筑样本来看,阳烂村干栏建筑形制一般是六柱三排三层三间,也有五柱四排三层三间的。从瓜或瓜筒的数量来观察,侗族建筑形制又有另外一种形制规则,即三柱四瓜,今天这种简陋狭小的房子在阳烂村已很难见到。大都是五柱三瓜、五柱四瓜、五柱五瓜、五柱七瓜、七柱七瓜,或九柱十一瓜的大房子。当然也还有一种更简陋的三柱无瓜的茅草房,现在这种三柱无瓜的茅草屋一般没人住了。从侗族房屋建筑的整个形制结构来看,民居建筑一般为三五层。侗族鼓楼建筑是一种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多立于侗族村寨的中央,为木质结构,呈宝塔形,矮的有十几米高,高的则有30~40米,都是采用三、五、七、九、十一和十三层,最高塔楼有十五层,这种形制完全是受鲁班营造法形制的影响。我们常说侗族建筑是受汉族建筑文化的影响,这并没有贬低侗族人的聪明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民族文化融合的趋势。
从阳烂村侗族民居建筑测量的柱、梁、枋、桁、檩、瓜枋、门、窗和楼梯的数据中可以推断其建筑形制具有如下三个特征:首先,尺寸几乎全合吉利数,不用推算,可以直接取用,也不用尺白或少用尺白;其次,吉利数只用一、五、六、八,一般不用或少用九这个奇数;再次,开间尺寸与柱高尺寸房屋本身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建筑行业中,最常用的工具有直尺、曲尺和竹笔(俗称“丈竿”)。木工师傅在竹竿上做了许多记号,这是用来量尺寸的。这些尺寸是根据鲁班尺制定的,木工师傅称之为“老尺”“鲁班尺”。鲁班尺要比现代公尺长5厘米多,比如说房高一丈八尺八寸五,折合成现代公尺,是一丈九尺八寸。过去阳烂村民居建筑高一丈七尺八寸、一丈八尺八寸,其房屋进深为两丈宽,下层内空高为七尺八寸,上层空高为五尺八寸。现在阳烂村房屋高为二丈一尺八寸,进深为两丈八尺八寸,下层为八尺八寸高,上层为六尺八寸高。
阳烂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不同程度地掌握一些简单的建筑技术,他们也都参加过建筑的立架活动。绝大多数村民家里都有斧子、锯子、凿子、刨子、墨斗、曲尺等木工工具。侗族地区每一个较大的寨子都有一两个能够设计大型建筑的能工巧匠。匠师在设计大型建筑时,常用一种叫“匠竿”的度尺。匠竿由一片毛竹或楠竹简单制作而成,其长度相当于房屋中柱的长度。刮去青皮,再用曲尺、竹笔和凿刀把一座房屋的柱、梁、枋、桁、栋、檩、瓜等的尺寸全都刻在上面,使用起来得心应手。
柱、梁、枋、桁、栋、檩、瓜、栱和等的尺寸,即便是各种不同的基准单位,匠师们在建造一座房子之前,也要根据主人的意思先对地基做一番测量,一座房子完整的图形就在他的脑海里形成了。然后就可以把整座房子的大小尺寸全都刻画在匠竿上,便可以选料加工了。一栋民居吊脚楼建筑要五六个木匠师傅做上十来天才可以完工,到架屋的那天全村人都来帮忙,村民们在木匠师傅的指挥下,不到几个时辰就可以把一座房屋架好。侗族人建造一座房子从来不用一颗铁钉,用的全是竹签和木栓。侗族干栏民居建筑是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中的历史产物,它与自然仿生学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在阳烂村里有许多木匠和篾匠,他们都是竹木加工的能手。这些匠人不论制作什么生产生活用具,都是不用一钉一铆的,也不用黏结剂之类的东西。他们所用的全都是竹签和木栓。无论制作什么形状的工具,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无论工序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如简单的锄头把、刀把等农具的制作,或复杂的建筑技术如干栏吊脚楼民居建筑,甚至是十几层的鼓楼建筑或者是横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长的福桥,他们从不用设计图纸,而是用半边竹竿绘制宏图。在侗族地区,所有大大小小的建筑和生产工具都是由侗族民间工匠制作而成。村民们称这类工匠为“木匠”,侗族人也称之为“梓匠”。
侗族木匠师傅大多数都不认识汉字,但是他们都有良好的工艺和道德品质。平时他们都不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侗族干栏民居建筑形制必须通过度量尺寸来表现出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这种内部空间结构和外部形态与其自然生态环境是完全相适应的,这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是来自对宇宙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