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建筑属于一种悬空吊脚楼,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半干栏民居建筑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没有那么严格地去区分这两个概念。但是在建筑理论上,“干栏”与“吊脚楼”两个概念还是有形制上的区分。干栏建筑在古代称为“巢居”,俗称“麻篮”,在楚国南方还有一种极类似于“麻篮”的鸟巢状用具——“陀篮”或称为“团篮”。此类用具如鸟巢一般。麻篮是侗族妇女纺纱织布的一种类似于鸟巢状的用具。陀篮是古代湖湘楚国一带地区盛猪草的工具。陀篮(或团篮)与麻篮都是由青竹篾精织而成,形状像鸟巢,正是这种鸟巢式的建筑后来演变成干栏建筑。根据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百越先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可能在利用竹木材料建造大批带榫卯结构的干栏建筑。
土家族的转角楼也是干栏建筑样式,是土家民居中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一般土家人住一栋房,其长有连三间、连五间、连七间、连九间等多种样式,其进深有三柱四骑、五柱四骑、五柱八骑等样式。一栋连三间(四排三间)的木房,居中的那间叫堂屋,作为祭祖、迎客、婚丧等重大活动之用。左右两间叫住房,前房为火铺,为聚餐用火议事之用,后房为卧室。如果房基够宽,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在房子的右边配偏房,安放灶房、柴房和牛栏、猪圈;左边配厢房、楼子,楼子下安排碓磨和粮仓,上作为“书房”或闺女的“绣房”。房基临坎,楼子则吊脚,无坎则柱与正屋齐,只在二楼走廊上吊些假柱头。不管吊脚不吊脚,在楼子外侧一定要翘檐转角,故称“转角楼”。土家山歌:“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转角楼,岩匠难打岩狮子,铁匠难滚铁绣球。”土家俗语云“你屋雄(富有之意),你屋雄,难(音译)么没起转角楼(或冲天楼)”“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树比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
我国西南地区的壮族、布依族、侗族、苗族、水族等的房屋亦多为干栏建筑。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和农具。干栏还有高栏与低栏之分,高者底间较高,可容纳家畜及置放杂物;低者距离地面较近,一般仅仅是为了防潮湿之用。干栏建筑是百越民族根据自然地理、气候、物产条件所创造的富有民族风格和特点的建筑。
干栏建筑除了满足人类对住房的实用需求,同时为家禽牲畜提供饲养场所。由于建筑的实用性,逐步产生了畜屋和畜栏式建筑。从当地建筑底下出土的文物资料就能证明汉代就有了畜屋、畜栏式建筑。干栏吊脚楼式建筑就是在人居屋的旁边搭建猪圈和牛栏,或者是在干栏建筑的下面养猪、养鸡或堆放农具和杂物,人住楼上。除家庭适应性外,为了实用的需要,当地还配置一些聚落标志性的公共建筑,如鼓楼、凉亭、萨坛、庙宇、庵寺和福桥等。这些建筑都是以木质为主,既是为了适应生态环境,又是为了防震。
吊脚楼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单吊式,是指正屋一边厢房伸出悬空的结构部分,下面用木柱来支撑房屋的主体结构,这种干栏吊脚楼是民居建筑中最普遍的民居建筑形制。单吊式俗称“一头吊”或称之为“钥匙吊”,如“中”字形。第二种是双吊式,是指在正房两头都吊出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是因为地域不同而形成的,主要是视个人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人口的需要而定,单吊式与双吊式常常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双吊式俗称“双吊头”或“撮箕口”。第三种是四合水式,是指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上面的部分联结体,形成一个四合院。四合水式吊脚楼格局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四合水式的特点是两厢房的楼下就是大门,从四合院进大门,要走几步石阶才能进正屋。第四种是二屋吊式,是指原有的吊脚楼上再加上一层。这种方法对单吊或双吊都比较适用,这种形式的吊脚楼是在单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五种是平地起吊式,按照地形来说不需要吊脚,却偏偏要将厢房抬起来,用木柱来支撑房屋的主体结构,支撑用的木柱落地面要与正屋地面平行,使厢房高于正屋。这种形式的吊脚楼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上这几种类型的吊脚楼,是湘西侗族、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适应山区环境而发明的建筑样式。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龙氏家族来到阳烂村定居以后,就一直采用这种木质结构的干栏建筑。干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在地基上先竖预制好的立柱,然后离开地面扎横桁,并在横桁上铺木板或竹片篱笆构成的地板。这种建筑形制是侗族为了避开当地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而设计出的一种干栏建筑形制,它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高温多雨、瘴气潮湿的气候;它既有通风隔湿、防瘴避暑的功能,又可以防止毒蛇猛兽进屋伤人;它既可以在底层圈养牲畜,也能防止盗贼偷东西。因此,侗族干栏民居建筑是侗族村民通过长期的建筑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历史产物,又是侗族村民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形成的历史文化习俗,而且还形成了侗族地域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并以不同形式的原生态建筑展示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
从侗族民居建筑空间结构总体变迁特点来看,与以前相比,侗族干栏民居建筑空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建筑空间结构上的变化,吊脚楼的功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空间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第一,从前第三层楼最矮,只有五尺八寸高,一般不用来住人,而是作为谷仓或堆放一些杂物之类的东西;现在三楼一般是用来做客房。
第二,从前第二层楼是用来做火塘屋、厨房,或者是客厅之类的公共空间;现在也用来住人。(www.xing528.com)
第三,从前第一层主要是用来做厕所、养猪、养牛,存放农具和其他杂物,而现在一楼砌了一个大灶,用来举办红白喜事,主人出于对周围卫生环境的考虑,把原来房屋内的猪圈、厕所迁到了房屋的外面,并与住房隔离开来,这样人与畜分开居住,有利于家庭清洁卫生,也有利于周围环境的净化,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第四,从前第一层的墙壁都是木板和树皮砌成的围栏,由于用木板容易倾斜,具有潜在隐患,于是现在改用红砖砌成。
第五,从前木楼的门一律在两边打开,而现在一般在两块板子的中间开门。
第六,从前的大门都是上宽下窄,之所以要这样设计,是因为阳烂村侗族村民认为门的上头代表进财,门的下面代表出财,或者说前门宽大,后门窄小,意思是前门大,进财多;后门兜财或漏财少。因此,现在侗族民居的门都是设计成上宽下窄,前门大后门小。这种设计的意思是“广进少出”。
第七,侗族民居建筑、苗族民居建筑和土家族民居建筑对门设计都非常讲究,不但门有方位、门有朝向、门有上宽下窄,而且门槛一般都比较高。俗话说哪家“门槛比较高”,也就说那家人的要求比较高、条件比较好。但阳烂村侗族民居建筑门槛高不是主人的要求高,而是房屋主人认为门槛高,可以拦住财富。现代侗族村民似乎对此已没有那么多讲究,而且对这个方面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门不仅是为了采光通风、隔湿避瘴,而且具有民俗功能。
第八,从前楼梯间都是设计在房屋建筑内,以便于防盗。现在乡村社会风气较好,一般人都把楼梯间放到外面。
第九,从前木楼的窗户是没有玻璃的,而是用木条做的棒棒窗、格子窗和花卉窗之类的装饰性窗户。这种窗户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耗工,也要耗费大量的木材。现在一般采用现代玻璃窗,既省时省力,又通风透气效果好。
我们从侗族干栏民居建筑设计与布局中就可以发现,侗族是一个具有群体意识的民族,这种杉木制作的干栏吊脚楼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结构,充分反映了侗族村民擅长传统木制建筑,这种工艺设计也能反映出侗族的群体意识。侗族干栏民居建筑中的厅堂与火塘是最能体现侗族群体意识的功能厅。厅廊与火塘均设在二楼,它既是家人休息的需要,也是接纳客人、贵宾欢聚畅谈的场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