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荆坪潘家大院:古代风水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荆坪潘家大院:古代风水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荆坪潘家大院中有一处水塘,水塘的面积约有5亩,呈月牙形,且形成三级落差,故人称“三叠月塘”。据说三叠月塘始凿于明代,和荆坪聚落所建时间大体一致。荆坪三叠月塘的开凿有风水一说。三叠月塘如果恢复其昔日的面貌,将会有不一样的景象。作为调节风水的荆坪三叠月塘,就是在这一风水理念的指导下修建的。三叠月塘可以算得上是古代风水学和古代建筑科学的完美结合。

荆坪潘家大院:古代风水与建筑的完美结合

荆坪潘家大院中有一处水塘,水塘的面积约有5亩(1亩≈667平方米,后同),呈月牙形,且形成三级落差,故人称“三叠月塘”。清代潘氏族谱的地图中就划出了三叠月塘的形状,弯弯如一轮新月。

三叠月塘原貌应该是三级落差明显分布,月牙形状一眼便可认出,其次在第一阶和第二阶、第二阶和第三阶中的连接处各有一座用石板搭建的拱形小桥可以通过,景观十分优美。池塘内流水干净清澈,从第三阶远远望去如同上升的梯田,村内的生活污水井然有序地排向第一阶,然后经过第二阶、第三阶的过滤以及充分利用莲藕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物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以上作用,污水得到净化,最终排向水河,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

据说三叠月塘始凿于明代,和荆坪聚落所建时间大体一致。它临千年古驿道而建,三面均为民居,周边民居高墙翘角,鳞次栉比,夏天满塘荷花交相辉映,冬天则以水为镜,残荷与民居倒映成趣,极富诗情画意。

荆坪三叠月塘的开凿有风水一说。这里的风水是指“风聚之而不散者,欲行之遇水而止者为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风水,得风为下风水。正如炎热的天气得风感觉到的凉快是短暂的,而下雨过后再热的天气也会变得凉快,所以就有“得水为上,得风为下”一说。

人们都希望能够聚气纳气,能够藏风,能够聚财,风水学认为山是管人丁的,水是聚财的。所以有气则有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人,有了人就有了万物。这便形成了天地人三合。所以三叠月塘的功能就在于藏风藏水,谓之风水而得生命而得财而得人,这便是修建三叠月塘的真正功效和含义所在。而反观现在的三叠月塘,早已无昔日的光彩,曾经的功能也在一点点消亡,池塘的水越来越少。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文化大革命”时期三叠月塘被红卫兵当成“四旧”而被严重破坏,最后便成了良田,当地村民开始种植水稻。再到1981年分田到户以后,有的人勤劳,依旧种植了莲藕;有的人懒惰,它就荒废了,所以今天看到节孝坊前的荒芜与后面郁郁葱葱的莲藕形成鲜明的对比。三叠月塘如果恢复其昔日的面貌,将会有不一样的景象。三叠月塘中的水位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超过水塘深度的70%~80%,这个阶段的水位为“盈”水位,超过之后变成了“满”水位。正如古语云:“水满则溢(损),月满则亏。”(www.xing528.com)

在三叠月塘旁所有民居的大门都修成“八字门”的样式,呈现出对外张开之势,风水学认为,这种门能“广纳天下财气”,正如对联所写:“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大门也都对着月塘,其中包括古时的节孝坊、窨子屋等。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水是聚财的,大家都想分三叠月塘的财气,收纳池塘里面的气和财。因为风遇水而止,而三叠月塘里面既有水气又有财气,所以相信风水学的都选择修建这样的房屋大门,就是借助池塘的这个风水功能聚财纳气。

风水学中讲究“藏风聚气”。古人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形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作为调节风水的荆坪三叠月塘,就是在这一风水理念的指导下修建的。而风水学中又有“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说,故宅前只可开半月塘,不可圆满,认为圆满则是血盆照镜。故当年先人只开半月塘,后人则简称为月塘。那为什么要分成三块不同落差的水塘呢?《道德经》之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民将荆坪月塘分为三级,分别代表天、地、水,其实也属于天地崇拜,体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同时“三生万物”,万物则生生不息,从而寓示荆坪潘氏子孙生生不息,丰衣足食。

当时居住在月塘边上的潘家人口曾一度为千户,现如今也有上百户居民,这么多人居住在一起,消防也是关键,所以三叠月塘所存水量完全可以作为消防应急水源。再者,周边居民的生活排水也可以集中排到塘内,不容易引起内涝。所以现在即使是大雨天,荆坪潘家大院的巷弄里也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而不会积水。此外三级落差的设计也更利于排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沉淀自净,可见风水学中也充分体现了科学设计的理念。

三叠月塘可以算得上是古代风水学和古代建筑科学的完美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