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到秦国之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庄襄王就是秦王嬴政的父亲。13岁的嬴政刚刚登基,相国吕不韦总揽朝政。李斯就想尽办法在吕不韦的手下谋得一个叫“舍人”的职位。吕不韦很赏识他,过了一段时间,提拔任命他为“郎官”。这样他就有了觐见秦王的机会,从此开启了他一路升迁的通道,直至人生巅峰。
利用见秦王的机会,他不停地给秦王提各种建议,尤其是让秦王着手离间其他六国,并且各个击破,最终一统天下。他说:“平庸的人往往失去时机,而成大功业的人就在于他能利用机会,并能下狠心。从前秦穆公虽然称霸天下,但最终没有东进吞并六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那时候诸侯的数量还多,周朝的德望也没有衰落。但是自从秦孝公以来,周朝卑弱衰微,诸侯之间互相兼并,函谷关以东地区化为六国,现如今以秦国的强大、大王您的贤明,只要您听我的计策,扫平六国就像扫除灶上的灰尘一样容易。”
这话非常合秦王嬴政的胃口,嬴政就任命李斯为长史,听从了他的计谋,暗中派遣谋士带着金玉珍宝去各国游说。对各国著名人物能收买的,就多送礼物加以收买;不能收买的,也经常暗杀。一边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一边派良将随后攻打。随着一系列计策逐步取得成效,李斯也开始升官,秦王任命李斯为客卿。
至此,嬴政对李斯的使用还限定在一个参谋人员的范畴。就是:知道他是个人才,书法不错,主意提得也很好,但是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政治家来使用。
但是转机很快到来了。当时的韩国派一个叫郑国的人来到秦国做间谍,企图以修筑渠道为名,消耗秦国的国力,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族和大臣们都对秦王说:“从各诸侯国来侍奉秦王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游说,以离间秦国而已,请求大王把这些外人一概驱逐。”秦王嬴政就心动了,李斯也在计划被驱逐的人员之列。但是他没有坐以待毙,这个时候李斯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这么做,这就是著名的《谏逐客书》。嬴政是多聪明的人啊,明辨是非。看完这封信,他马上意识到李斯是对的,于是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从此李斯就进入了秦国政治的核心决策层。李斯在秦国灭掉六国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秦统一天下后,李斯被拜为丞相,可以说到达了人生巅峰。
延伸阅读(www.xing528.com)
那么这封给李斯的职场生涯带来巨大转折的《谏逐客书》到底说了些什么才能打动如此强大的秦王嬴政呢?他是这样说的——
从前秦穆公招揽贤才,从西方找到由余,从东边楚国得到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jiǎn)叔,从晋国招来了丕豹和公孙支。(他们都是先秦时期著名的贤人)这五个人哪个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在他们的帮助下,秦国一口气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那个变法的商鞅不是卫国人嘛?瓦解六国的合纵联盟的张仪不是魏国人嘛?假使这些人都没有来到秦国,秦国会有今天的局面吗?
再说,现在大王您罗致昆山的美玉,得到随侯之珠、和氏之璧、明月珠、太阿剑、千里马,以上这些宝物,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对吧?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难得的宝物,若是一定要秦国所产然后才使用的话,那么夜光之璧就不能用来装饰朝廷,犀角象牙制品就不能为您所赏玩,那漂亮又文静的赵国女子也不能侍立在您的身边。您如果想听《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这些高雅音乐,不好意恩,这是其他国家的音乐。而那些敲打瓦坛瓦罐、弹着秦筝、拍着大腿、呜嗷叫喊的那些粗野的音乐,才是正宗的秦国音乐。您看这些您都没反对,单单驱逐人才,说明陛下所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轻视的是人才了。这并不是一个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贤王应该有的做法呀。
最后,李斯还说了那句著名的话:“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