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艺术史第一卷:帛书与简牍

中国艺术史第一卷:帛书与简牍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12居延汉简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汉代居延、肩水两都尉府所辖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统称居延汉简。书写在帛上的文书被称为“帛书”。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作为书写材料,常常“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也因其贵重,所以并没有像简牍那样普遍使用,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也只有长沙的战国楚帛书和马王堆汉帛书。

中国艺术史第一卷:帛书与简牍

图3.12 居延汉简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汉代居延、肩水两都尉府所辖烽燧遗址出土的简牍,统称居延汉简(图3.12)。这些汉简的时间跨度约自西汉武帝末年(公元前1世纪)至东汉中期(公元2世纪初)。其中以西汉中晚期及东汉早期简居多。居延汉简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总数大约三万枚,不仅是研究汉史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其中也有许多优美的汉隶书法佳作。

前文我们说到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它们都是为了特定目的书写在特殊材料上的文字,并且一脉相承,后来我们把那一时期的文字统称为“大篆”。其实跟我们中国一样,那个时期前后,世界上很多文明都产生过自己的文字,比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美洲的玛雅文字……但不同的是,他们这些文字最后都成了死的文字,今天再也没有人使用了;只有我们的大篆“活”了下来,得到了传承和发展。(www.xing528.com)

我们说过,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金文和石鼓文是用来记述重要人物或者重大事件的,龟甲兽骨不可多得,青铜器的铸造成本高昂,并且对其拥有者的身份也有严格要求。因此,目的的特殊性和书写材料的稀缺性都注定了它们不能被广泛推广使用,不会成为日常书写的载体。当国家和人民的书写需求越来越大时,一种更新的、更亲民的、更实用的书写材料就适时登场了,它就是简牍,我们通常称为竹简,其实简的材质有竹有木,通常竹子的叫“竹简”,木质的叫“木牍”,合称“简牍”。在接下来的1000多年时间里,从西周到东汉,简牍成了我们华夏文明最主要的文字载体,它上承甲骨、青铜器,下接纸张,继往开来,成为我们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相当重要的一环。

与简牍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种书写材料——帛。书写在帛上的文书被称为“帛书”。帛的本意为白色丝织物,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帛已经泛指所有的丝织物。当时,帛的用途相当广泛,作为书写材料,常常“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也因其贵重,所以并没有像简牍那样普遍使用,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也只有长沙的战国楚帛书和马王堆汉帛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