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骨文:静穆温和的气质及神秘的审美

甲骨文:静穆温和的气质及神秘的审美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骨文字体在这个时期表现出静穆温和、清新秀丽的气质。延伸阅读到今天为止,我们发现的甲骨文大概有十多万片,共5000多个不同的字,其中已经被识别的有2800个字左右,确定无疑的大概有1500个字左右。对有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甲骨文在书法上的审美价值,那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神秘与沧桑之美。

甲骨文:静穆温和的气质及神秘的审美

我们先说一个技术问题,为什么甲骨文字体绝大多数看起来都是瘦长型的,比同时代的那些商朝青铜器上的金文显得更加的修长呢?那是因为这些甲骨文都是手工刻上去的,有的提前用毛笔书写一遍再用刀刻,有的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不论是牛的肩胛骨,还是龟的腹甲,刻的时候都要一手持甲骨,一手持刀。这样所有的竖笔都是顺刀刻下的,走刀相对顺畅,笔画容易刻长;横笔走刀就相对迟涩,笔画就相对较短。这样刻出来的字整体就变得相对瘦长,特别符合现代审美(图3.4)。

那为什么后来的隶书就变得矮胖了呢?这里我们先卖个关子,大家可以先想一想,后面章节中我们再公布答案。

甲骨文按风格大概可以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雄伟期,这个时期盘庚把国都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军事强盛,四处用兵,今天攻打土方,明天攻打鬼方……尤其是武丁时期,商朝达到全盛。当时甲骨文的文风是这样的:字体“剑拔弩张”,古拙劲俏,军事的强盛直接反映到了甲骨文上。

第二个时期是谨慎期,这个时期社会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祖庚、祖甲都是守成之君,很少攻伐。甲骨文字体在这个时期表现出静穆温和、清新秀丽的气质。

图3.4 甲骨文的瘦与美

第三个时期就是低迷期,商王朝这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反映在甲骨文上是内容平庸、形式潦草

到第四个时期,甲骨文迎来了一个中兴时期,这个时期有点回光返照,君主稍微有点作为,这个时期甲骨文的特征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什么风格都有。你前面见到的风格在这里都能找到,有的疏朗奔放,有的玲珑乖巧。(www.xing528.com)

最后一个时期就是严整期,这个时候最主要的王就是帝乙和帝辛。这个时候甲骨文最重要的特点是笔法森严,章法布局都非常讲究,在后来的周代金文中也能看出明显的继承关系。

总之,甲骨文的风格大体上经历了从粗到细、从乱到齐、从大到小的过程。商王朝灭后,历史进入周朝,此时虽然还有甲骨文的存在,但是已经逐渐进入尾声。我们知道商人的特点是尊神侍鬼,到周代就发生了变化,周人的主要观点是敬鬼神而远之。因为周人惊奇地发现如此敬神侍鬼的商人并没有得到鬼神的保护,武王伐纣比我们在《封神演义》里面看到的容易得多。在当时交通如此不便的情况下,武王召集八百诸侯会师孟津,之后一个月就灭亡了商。这使得周人马上就明白了——治国在人而不在天。所以他们对祭祀活动的重视程度比商人要低得多,占卜活动也越来越少。因此,作为以占卜记事为主要用途的甲骨文也就慢慢没落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甲骨文曾经闪亮登场,光芒万丈,大放异彩!但是随着历史长河的澎湃前进,终于在某一天他完成使命、黯然离场,直到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开始了在地下长达3000多年的沉睡。

延伸阅读

到今天为止,我们发现的甲骨文大概有十多万片,共5000多个不同的字,其中已经被识别的有2800个字左右,确定无疑的大概有1500个字左右。也就说还有大量的甲骨文字等待破译。

据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了一个公告,征集破译末释读甲骨文的研究成果,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单字奖励10万元。对有争议甲骨文做出新的释读并经过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当然,剩下的都是很难破译的,因为最初发现的、攻克的那些甲骨文都是相对来说常用的、简单的,而且当时攻克这一部分的学者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儒,他们把一些最简单的、最容易的都给翻译出来了,现在留下来的都是硬骨头,很难攻克,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希望,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相信总会有非常热爱甲骨文的饱学之士最终能够破译出这些远古密码。

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已被写进了历史教科书。它首先作为第一手的历史文献资料,为我们讲述了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它镌刻的大量卜辞在当时是用来与神沟通预测吉凶的,而今天却成为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甲骨文在书法上的审美价值,那是一种来自远古的神秘与沧桑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