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家塾,助成材,奖励有好规矩,持久决策

培养家塾,助成材,奖励有好规矩,持久决策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我族人,各捐囊资,择其善地,创家塾以为蒙养之基,置学田以为成材之助。其奖劝则自县府试[11]入泮[12]、乡会试[13]出仕者,酌量奖赏,勒为成规,垂诸永久。[6]重熙累洽:指国家接连太平安乐。[12]入泮(pàn):古代学宫前有泮水,故称学校为泮宫。科举时代学童入学为生员称为“入泮”。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一般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

培养家塾,助成材,奖励有好规矩,持久决策

古之教者,上自王公、下及士庶,人之子弟,自八岁而入小学[1],及其十有五年而入大学[2]。故自成均辟雍[3]以达乎乡党州里,在在[4]设为弦诵[5]之地。国朝重熙累洽[6],作育人材,通都大邑学宫焕然,而世家大族亦莫不创立学舍,造就子弟。我族承先代之书香,守前人之懿范[7]。凡我族人,各捐囊资,择其善地,创家塾以为蒙养之基,置学田以为成材之助。贤能老成经管,每岁收租储积以为师之束脩[8]、子弟膏火之资[9]。俾秀者之中、或窘迫不给皆得送入肄业[10]。其奖劝则自县府试[11]入泮[12]、乡会试[13]出仕者,酌量奖赏,勒为成规,垂诸永久。岂徒以小惠开后人计利之渐[14],正欲以仰答圣天子崇儒重道之至意,以光祖宗忠厚相传之遗教也云尔。

【注释】

[1]小学:此处指谓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

[2]大学:即太学,指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西汉置太学之始,东汉太学大为发展,顺帝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质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人。魏晋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3]成均辟雍:学校。成均,相传为远古尧舜时的学校。辟雍,周天子所设大学。

[4]在在:处处。

[5]弦诵:指弦歌和诵读,泛指授业、诵读之事。《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

[6]重熙累洽:指国家接连太平安乐

[7]懿范:美好的道德风范。(www.xing528.com)

[8]束脩:送给教师的报酬。脩,干肉。

[9]膏火之资:求学的费用。

[10]肄业:指在校学习

[11]县府试:县试是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童试是预备考试,通过了才能取得秀才资格。府试是童试中的一关,通过县试后的考生有资格参加府试,府试在管辖本县的府进行,由知府主持。

[12]入泮(pàn):古代学宫前有泮水,故称学校为泮宫。科举时代学童入学为生员称为“入泮”。

[13]乡会试: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一般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

[14]渐:苗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