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回族穆斯林扩大了与各地以及海外穆斯林群体的交往。广东回族穆斯林族群与外地穆斯林群体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与云南、西北和港澳等地穆斯林群体的持续交往上。广东回族穆斯林族群与云南回族穆斯林的交往主要是在伊斯兰教经学和教务方面。早在清代,就有众多自云南来到广东的伊斯兰教学者。在云南阿訇中,马玉龙阿訇是对广东伊斯兰教经学影响最大者之一。除了吸收云南学派的经学思想外,广东回族穆斯林还吸收了云南学派在宗教仪式上使用的文本及念诵方式。云南阿訇来粤传教的同时,一些本地回族穆斯林前往云南求学。在支持广东回族保卫穆斯林公共墓地等事件上,云南回族同胞亦出力甚多。
2.广东回族穆斯林与西北地区教胞的互动
民国期间,广东伊斯兰教事业和回族穆斯林的发展也受到了西北地区的影响。自清代开始,不少来自甘肃、陕西和青海等地的伊斯兰教学者在广东各清真寺中担任开学阿訇。清代至民国年间,广东境内来自西北地区的阿訇约有13位。这些来自西北地区的开学阿訇在广东积极传播教义教法,为广东伊斯兰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在民国时期,广东回族穆斯林也有学者前往西北等地区求学,比较著名的有刘传根、马达五和熊振宗等人。
3.广东回族穆斯林与香港穆斯林的关系
香港的穆斯林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主要由华裔穆斯林、外籍穆斯林以及“本地仔”穆斯林等群体组成。华人穆斯林进入香港的时间比外籍穆斯林稍晚。19世纪80年代后,不少来自广东、广西的内地回族穆斯林陆续来到香港。由于香港穆斯林中有很大部分是从广东迁入的回族穆斯林,而香港又紧邻广东,因此香港和广东穆斯林群体的交往非常密切。民国期间,广东回族穆斯林在宗教事务上与香港穆斯林群体多有交流。在经济方面,粤港两方同舟共济,共度时艰,如为重修怀圣寺,广东回族穆斯林代表于民国21年(1932年)前往香港博爱社募捐;民国38年(1949年)2月,香港博爱社筹划建立大礼拜堂,以方便香港众教胞礼拜和开办中小学等事宜。香港博爱社成立了筹建礼拜堂委员会,并派遣数位代表组成代表团访穗募捐。民国期间,广东回族穆斯林学者多有前往香港穆斯林社团担任职务者,如张广义阿訇、金逸卿阿訇、刘传根阿訇和马达五阿訇等。
怀圣寺刊刻的《西来宗谱》
除了与西南、西北和香港等地穆斯林群体的交往之外,广州回族穆斯林也积极同全国其他地方的穆斯林群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交流活动。如民国37年(1948年)9月,北京的张鸿韬阿訇便受濠畔寺邀请来粤讲学。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广东回族穆斯林开始不断走出国门,与国外的伊斯兰教界和穆斯林群体接触,以求获得新的信息与知识。如广东回族穆斯林杨国霖、马瑞庭、熊振宗、马惠泉等人先后前往圣地麦加朝觐;民国21年(1932年)12月,广州《穆民》月报社社员纳子嘉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民国26年(1937年)5月,新加坡回教会长易布喇谦考察中国各地伊斯兰教发展状况。中国回教协会广州支会为联络海外教胞情谊,专门举办了欢迎座谈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