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职名晁端禀
定羌之南二十里,有峻岭焉,盖所谓鹰窠岭也。岭下大涧,其源甚远。传曰,自宁化雪山神谷掌流入穹卢〔1〕之地,在朔州之西神武,会谷之东胡会川。绝流无水,澍成乾涧,遇雨即流。以至神武谷川、上、下胡会、接柳河川,余三百里。乃出东界而复还汉境,过下川郊、桔槔村,然后至于石桥之下,亦经百里,贯入大河。每骤雨,则暴水汛溢,惊浪沸腾。其吼如雷,其激如矢。往返之人,壅不克渡,隔岸阻艰,动经浃旬。或天雨霁明讫,无微云点缀,白日照耀,千里澄彻,俄而深溪涸涧,卒然溢涨,则驱石冲岸,人不及走,指顾〔2〕之间,接踵而溺。一岁之间,不可以数计。上党之大商王继宗者,自长沙涉大江,过汝入洛,贩易真茶。历千里而至河东。数十年间,拯人济众,曾莫之吝。乃发愿出财,思救苦难。遂相视古道之西,不逾数里,得石峡焉。目之曰“石门”。峭崖峻壁,巍如削出,两势相斗,呀然成谷,宛若故基天与助。其深广几千寻焉。叠石为岸,跨岸为桥,日镐月磨〔3〕,殚极智力。古人所谓未雨何龙,不霁何虹者也。起工于嘉祐六年之春,而讫工于七月之秋。其役功盈禹。其用镪余三十缗。其经画趋办,则继宗领护营葺。则讲僧诚圆,又以溺者之横夭为可伤悯,乃纳金于官,而度一僧,俾之持诵,以荐冥福〔4〕其殊方异域。源流之远,得以通于中国,水之幸也。往来之人,脱其艰险之忧,而就彝〔5〕易〔6〕之乐,人之幸也。当四会之冲,致四方之物,其来不绝,而其至无留,物之幸也。建一功而三利兴。是宜为文以信乎后世之传也,于是乎书。
译文
州城南面二十里,有一处高山,叫鹰窠岭。岭下有一条大河,源头很远。传说,源自宁化雪山神谷掌,流入蒙古境内,在朔州西面神武(今神池)会谷内的胡会川。这一段,平时没有水,水滋润了万物,形成干河,遇雨才能形成河流。经神武谷川、上、下胡会,接柳河川,共有三百多里。出东界又流入汉境,过下川郊、桔槔村,然后至于石桥下,也有一百多里,注入黄河。每逢大雨,则河水猛涨,惊浪沸腾,吼声如雷,流速如同射箭。行人堵塞,不能渡过,两岸阻隔艰难,动不动就是十来天。或者雨过天晴,天上没有一点云朵,白日照耀,千里晴空,一会儿干涸的河沟里,突然洪水猛涨,冲走了河里的石头,冲击着两岸,人来不及躲避,很短时间内相继落水而亡,一年之内,不可计算。
上党大商人王继宗,自长沙过长江,经过汝州进入洛阳,贩卖茶叶,又遍历千里到了河东。几十年来,拯济苦难大众,毫不吝惜,发愿出钱,相救苦难。于是看见古道的西侧,不超过几里远的地方,有一处石峡,人们见状称为“石门”,悬崖峭壁,高峻如同刀削而成,两山对峙,形成像张开口一样的山谷。好像桥基是天助的,深和宽各有几千寻。于是砌石为岸,桥跨两岸,经常耗费精神琢磨,用尽了智力。诚如古人所说,没有下雨,为什么出现了龙,雨还没有停,为什么出现了虹。
动工于嘉祐六年(1061)春季,竣工于七月。这项工程,功绩超过了大禹,用钱三十多緍,策划督促,都由继宗领料营造。有讲经僧诚圆,又因落水者横亡而悲伤怜悯,于是向官府交钱,度一僧。使他持斋诵经,为那些外地他乡的落水者追荐冥福。源流久远,能够通于中国,是水的幸运。往来之人,脱离艰险的忧虑,而享受经常的平坦之乐,是人的幸运,当这四方会集的交通要冲,使四方的货物源源而来,又没有滞留,是物的幸运。建立一件功绩而使三利兴盛,是应该写文章让当代人相信,并流传后世。于是写了这篇记。
注释(www.xing528.com)
〔1〕穹庐:用毡制成的帐篷。
〔2〕指顾:一指一视。时间短促。
〔3〕日镐月磨:经常耗费精神琢磨。
〔4〕荐冥福:为亡者祈福。
〔5〕彝:经常。
〔6〕易:平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