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仓利谷问题解决,保德州志译注简介

社仓利谷问题解决,保德州志译注简介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若已完谷本,又并其利谷取盈焉。译文万历三十七年四月,请示山西巡抚批准,将原来贮存的社仓谷本1722石,借给五都贫民作种子,已全部领走。缘是与百姓名曰:“社仓谷姑许先完本谷,其利谷俟本谷完日,请命于上,再为定夺。”因此,与老百姓约定:“社仓谷,暂且先还本谷,利息谷待本谷还完后,请示上级,再做决定。”为此,将本谷想办法收完,利谷冒罪请求宽免。

社仓利谷问题解决,保德州志译注简介

胡 楠

万历三十七年四月内,申蒙本院详允,将原贮社仓谷本一千七百二十二石零,借给五都〔1〕贫民籽种,领讫。原议本年加二还仓。因连岁凶荒,本利颗粒未追。至三十九年冬,追完本谷还仓讫。其利谷三百四十四石四斗有零,何敢市恩〔2〕不追,但本州地皆沙梁,人未足五里,三四年来,旱疫频仍,逃亡过半,自本年麦谷颇收,人渐复业。然追征甚多,民力不啻竭矣。三十九年,均徭〔3〕麦、米、草、豆并起存折色,犹云当年钱粮也。至三十七年,秋粮本折〔4〕亦完于今年,三十八年,均徭夏秋本折亦完于今年,先年易换麦千余石亦完于今年,三年缺官柴马银三百余两,并两年盐税银九十余两,亦完于今年。盖一树而剥数皮,一瓜而三四摘矣。若已完谷本,又并其利谷取盈焉。则一年所出,尽归于官,终岁勤动,所余能几。窃恐民生之不聊也。盖在者为逃者代完,存者为亡者代完。少苏之民,不宜复困,方归之众,不使复逃。而来岁钱粮,亦易于催征,则所全者大矣。

译文

万历三十七年四月,请示山西巡抚批准,将原来贮存的社仓谷本1722石,借给五都贫民作种子,已全部领走。原来议定,当年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本利一起还仓。因连年严重灾荒,本和利一点也没有收回来。到了三十九年冬季,谷本已全部追要还仓。利谷344.4石多,哪敢施恩不追要,但是,本州的耕地都是沙梁薄地,编户不足五个都里,近三四年来,旱灾瘟疫频繁出现,人民逃亡的超过一半。自今年小麦和谷子获得丰收,人民逐渐恢复家业,然而追征旧的欠债太多,民众财力只有枯竭了。三十九年的均徭所征的麦、米、草、豆和起解、留存的折色银两都要交纳,这还是当年应交的钱粮。至于三十七年欠的秋粮本色与折色也要今年完成;三十八年所欠的均徭和夏秋两季的田赋本色与折色也要今年完成;前几年用其他粮调换的小麦一千多石也要在今年完成;三年内拖欠的官署柴马银300余两和两年欠的盐税银90多两,也要今年完成。这真是一株树剥几层皮,一株瓜摘三四次。如果已还完谷本,又要利谷,那就收过头了。农民一年的出产,都归了官府,终年勤劳,剩余粮食没有多少。我暗想恐怕民众的生活生存就没有依赖了。在的人替外流的人代完租税,生的人为死的人代完租税。负担太沉重了。多少有点复苏的民众,不可再困苦了。刚回归的民众,不应该再让他们逃亡了。来年的钱粮,也容易催征了。这才是顾全大局。

注释

〔1〕五都:保德州编户分为五都(坊),即宣化坊、义合都、静乐都、长乐都、义门都。

〔2〕市恩:施恩惠换取别人的好感。

〔3〕均徭:按人口多少,财产厚薄摊派的劳役,出人力也可以,出钱雇人也可以。

〔4〕本折:即本色和折色。本色指粮草食物。折色指按价折成的银两。

窃照本州征谷之间,有其人虽存而回面鹘形〔1〕,难以追比者;有其人已故,而追及其妻子、弟、侄者;有一家或亡、或逃,而追及其户人者;有一户尽亡、尽逃,而追及其姻邻暨排年〔2〕者。有其名在领状,而谷未见升合者;有领谷寄人,而被其花费无存者;有领谷转放,而或存或故,莫可对质者。盖烦然淆乱,甚难措手也。且万不可己之边储积之三四年未完;万不可已之盐税缺官及易换仓麦亦积之二三年未完。一时并追,诸艰辐凑,官纵秦〔3〕越其民,动辄绳以三尺。然膏血已尽,皮骨仅存,民有死与逃已耳。朝廷牧民之意,谓何而坐视其困,不为计乎?且转眼新春,凡义兵银、修边银,又急于星火,难借口于青黄之不接矣。缘是与百姓名曰:“社仓谷姑许先完本谷,其利谷俟本谷完日,请命于上,再为定夺。”以是,民皆翕然应命,即有不足者,亦皆借贷办纳,幸已称完矣。此时虽欲复征利谷,而言犹在耳,遽难自食。为此,将本谷设处征完,利谷冒罪请贷。诚以社仓之设,原以为民,追谷于一年之中则易,追谷于三年之后则难;加利于无事之日则易,加利于多事之日则难。以民之谷,积之于官,固足待民不时之需,以民之利,蠲之于民,亦足救民一时之急,未尝非设官本意也。况本谷不亏,利可再图,病加小愈,势将益危。则官虽有粟,其谁与食。且每年利谷不过二升,在贫民得谷二升,即感恩无已,阴骘无穷矣。又况以前前件尽皆勾销,则以后钱粮不患难办。又官民两便之道也。

译文

我私下调查,本州征收仓谷时,有一些人,虽然还活着,但已经饿得深眼高鼻,难以追要回来;有的本人已死,而向他的妻子、兄弟、侄子追要;有的一家人或死亡,或外流,而向他的家族追要;有的一个大家族全部死绝或外流,而问他的亲戚、邻居,向里甲长追索;有的人名字虽在领粮的账册内,而实际上没有见一升一合谷物;有的人领了谷物寄存别处,而被别人全部使用;有的人领了谷又转贷出去,这些借贷人有的活着,有的死亡,已无法对质。事情繁杂混乱,很难着手处理。又且,千万不能使边储积到三四年未完。千万不能使盐税拖欠官署以及调换的仓麦也拖欠了二三年未完。一时全部追要,各种艰难,都聚积到一起,官府纵然是不了解民情,也不能对他们动不动使用法律。农民的油水血汗已流完了,仅剩下皮包骨头,就只剩等死或逃亡活命了。朝廷管理民众,怎么能看着民众的困苦,而不想办法帮助解决呢?又且,转眼间新春将至,大概义兵银、修边银等又很紧急,很难借口青黄不接。因此,与老百姓约定:“社仓谷,暂且先还本谷,利息谷待本谷还完后,请示上级,再做决定。”这样,民众都一致遵照执行。即使一些有缺口的户,都借贷交纳。可喜的是本谷可以说已经交完了,此时虽然想再征利谷,但自己说的话还在耳边,突然间,难以自食其言。为此,将本谷想办法收完,利谷冒罪请求宽免。老实讲,设置社仓的目的,原来就是为民着想。追要借贷出去的仓谷,一年之内好要,三年之后就不好要了。在没事的时候附加利息好要,在多事之秋加利就难了。以民众的谷物,积储在官仓,足以解决民众的不时之需,拿上民众的利益,捐助给民众,也足以救助民众一时之急,未尝不是设官的本意。况且本谷没有亏损,利息还可以再谋取。将病痛加在病症稍有好转的人身上,那就更加危险了。这样,官仓里虽有粮。将要给谁吃呢?又且一斗本谷的利谷,每年只有二升,在贫民来说,能得到二升谷物,已感恩不尽,阴德无量了。况且以前的欠账都购销了,以后的钱粮也不怕难办了。这又是官民双方都便利的事。

注释

〔1〕回面鹘形:形象像个回鹘人。回鹘,即回纥,中国古代民族。面部特点深眼高鼻。

〔2〕排年:轮流值年的里长、甲长,负责本里甲当年的正赋、差役。(www.xing528.com)

〔3〕秦越:春秋时秦越两国,一个再西北,一个在东南,相去甚远。比喻疏远,不熟悉情况。

本州于三十八年十一月到任,见自三十七年以后各项钱粮俱未完纳,其中不容拖欠者,俱多方催征。惟是三十七年借与贫民社仓本利谷,因年荒瘟甚,死亡过半,又中间错杂万端,茫无措手处,不得已与民约:“完本谷,许将利谷为请命于上”。至三十九年,将各项钱粮,俱幸苟完,即社仓本谷,亦勉强追足,是民已不失信于官矣。不意请命于上,未见俞从,官遂失信于民,已难施颜于其上。然犹曰,倘遇有年,完此亦易易耳。又不意四十年,夏独遭旱,几无孑遗,至秋复间有遭雨雹,寸草不留者。本州曲为存恤,幸免逃移。即正项边粮〔1〕至今尚难告竣,又敢谭及社仓利谷,以速之死亡乎。今蒙守催此谷,作何计应。前追本谷时,已有追之亲邻,追之族属,追之排年户头者,今有何面目再作此不才事也。不得已焚香吁天,再为请命于上,或仍准蠲免,或待下年追征。庶灾民不致重困,官亦少得安其位矣。

译文

我于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到任,发现自三十七年以后的各项钱粮都没有交纳,其中不允许拖欠的,都多方催征。只有三十七年借给贫民的社仓本谷和附加利谷,因遭受严重灾年和瘟疫,人民有半数以上死亡,又且中间错综复杂,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处理。不得已与民约定:“先还本谷,利谷请示上级。”到三十九年,各项钱粮侥幸总算征完,就是社仓本谷也勉强追够,这是民已不失信于官了。不想请示上司,没有明确回复,这是官已失信于民,已无颜在上面发号施令了。然而还要说,如果遇上丰年,完成这项任务,也很容易。不想到了四十年,夏季偏遭旱灾,几乎没有残存的人了。到了秋季,又不时遭受冰雹,寸草不留,我多方想办法帮助救济,才有幸免于老百姓逃离。就是正项边粮,现在还没有结束,哪敢再谈及社仓利谷的事呢,这不是加速民众的死亡吗?现在接受知府的任务催收利谷,我该怎么办呢,以前追讨本谷时,已经有的追到亲戚邻居,追到远近家族,追到里长、甲长,如今还有什么脸面再作这种没本事的事呢?不得已焚香祷告老天,再请命于上司,或仍然批准蠲免,或者等待下年追讨,希望灾民不会更加困难,官也多少能够安守其位。

注释

〔1〕边粮:即地粮。实物地税米、麦、豆,供边防军食用。

窃照本州为此一利谷议,不啻悉矣,今复何言哉?如准下年追征,则有本道之成命在,民蒙缓征而谷亦不失子母之息,吏感宽限,而官亦不涉姑息之嫌,无烦更议也。第小民难完之苦终在,有司难完之苦终在也。如准悉为蠲除,则有本州之三次申文在,不能别为更端也。盖冯煖〔1〕为其主市义,殆本利尽绌矣,而此特其利耳。汲黯〔2〕冒罪发仓,乃以与为与也,而此特以不取为与耳。况钱粮之欠,处处有之,而以一年完三四年钱粮,则本州所独也。蠲免之请,人人言之,而各项钱粮毫无拖欠,即社仓本谷亦皆足数,则本州所独也。追征之难,在在〔3〕苦之。而八年无一正官,今岁旱、雹相仍,则本州所独也。他处乌得而效尤也。遇灾则免利谷,如无灾亦乌得而起市心也。又况社仓之设,原为赈计,当此重灾之后,即以所借之利为赈,正所为不费之惠,宜若可为也。

译文

我私下认为,像本州为这一件利谷的陈述,该讲的都讲了,那么,现在又说什么呢?如果批准下一年追要,已经有本道的意见下达,民众接受缓征而谷也能生利息,办事人员感觉宽限,而主官也不涉及姑息的嫌疑,就不用烦劳再提这事了。但是老百姓难以完成征谷的困苦终究存在,有关官员难于完成任务的苦衷也依然存在。如果批准全部减免,则有我的三次请示报告在案,不能有别的变更理由了。冯煖为他的主人买义气,将欠债的本金和利息全部废除,而本州这事涉及的单单是利息。汲黯冒着犯罪的危险,开放粮仓济民,是将应该给的给了民众。而本州这件事是以不要的形式给与民众实惠。况且拖欠钱粮的事,到处都有,而一年完成三四年的钱粮任务,唯独只有本州。减免的请示,人人都讲,而各项钱粮毫无拖欠,即便是社仓本谷也都足数,这是本州独有的。追要的艰难,处处辛苦。本州八年没有一个正官,今年又接连发生旱灾、雹灾,这又是本州独有,其他处是不能效仿的。遇灾则免除利谷,如果没有灾情又哪里能起买好民众之心呢?又且设置社仓,原来就是用来赈灾的,在此重灾之后,即将所借仓谷的利谷作为救灾粮,正是一种不用花费的恩惠,应该这样做才对。

注释

〔1〕冯煖:一作冯驩。战国齐国孟尝名门下食客。曾替孟尝君到封邑薛(今山东藤县东南)收取债息,得钱十万,把不能还息的债券烧毁,替孟尝君沽名钓誉。

〔2〕汲黯:西汉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字长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常直言切谏。后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死。

〔3〕在在:处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