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8中的红色区域水体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这些地区建筑物密度大,能突出水域景观对建筑物热场作用。这些水体绝大部分由河道组成,其中比较宽的西南——东北走向的河道是东江南支流,它的宽度在100m到500m之间。在东江南支流的右方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河道,它是东莞城内运河,宽度绝大部分在100m范围之内。
图5.8 2005年东莞市区影像(TM543)以及研究区域(红色部分)(www.xing528.com)
统计得出此区域的最高温度为30.7℃,最低温为20.2℃,平均温度为23.9℃。而东莞运河的表面最高温度为30.7℃,最低温度为21.1℃,平均温度为26.0℃。东江南支流的最高温度为30.3℃,最低温度为20.6℃,平均温度为22.2℃。从这些数据里比较得知,较宽的东江南支流的平均温度比整个水域的温度低1.7℃,比狭窄的运河水面温度低3.8℃。由此说明,狭窄的运河受到两岸高温的影响非常大,使得水面温度上升。而宽阔的东江南支流水面温度却保持较低,虽然会受到两岸高温的影响,但是河道中央以及中央附近的水域受到的影响急速减弱,反而阻碍了两岸热量的传输,缓解了更大热岛的形成。
研究得出,不同河流的水面温度是不同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受到两岸的热量影响,我们知道,当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较高的地方传输到较低的地方。因此,两岸的热量必定将受到不同河流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研究整个水域以及东江南支流、东莞城内运河两岸的城市用地热场,讨论水域对城市用地地表温度的影响。首先,对水域的矢量数据进行缓冲分析,以水域的边界为中心,向水域的外部分别每隔50m取缓冲半径,一直取到250m,即取5个相同的缓冲距离,其距离都是50m;然后以这些缓冲距离为掩膜,统计出它们对应的城市用地的地表温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