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神龛连接起来并且能够向远处延伸的叫做玛尼堆。13世纪后,摩崖石刻的习俗日益衰退,玛尼石刻却在不断发展延续,日渐成为高原土地上往来最广、手法材质内容等较多元化的民间艺术雕刻。
作为“路标”“地标”等指示性标志,玛尼堆通常修建于转经道附近、山口和路口处、道路的拐角处。在拉达克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它被用于指引道路方向,引导人们前行。拉达克地域宽广,修建的道路系统不是很完善,步行是主要的旅行方式。因此,随着一堆堆石块出现在路网模糊之地,逐渐就形成了石堆或者石墙。这便是玛尼堆的前身,石块长年聚集,指引四面八方的前行者。
玛尼堆的名字来源于六字真言“嗡嘛尼叭咪哄”,其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六字真言。除此之外,石头上还刻有藏文和“卐”符号,另刻有诸如金刚、护法等的佛像和狮、蛙、龙、鱼、象、花草、鸟、佛塔图纹。细心的工匠在雕刻中注入了大量的百姓生活素材,装饰分外精致。因为石头上刻有玛尼而著称,玛尼石聚集在一起形成玛尼堆,玛尼堆除了实用目的之外也成为拉达克佛教的象征。玛尼堆上面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善男信女因感恩而提供的,人们用石墙上亘古不变、永存于世的图案来形容坚定不移的心。玛尼堆从一个小正方形建筑或者圆形的大型建筑开始,最终成为一个约4米宽的墙。信徒们辛勤劳动,在石头上刻下各类佛像图腾,色彩将普通的石头幻化成为玛尼石,拉达克人相信持续地将六字真言刻满石墙,好运就会降临,他们赋予石墙无限能量,超越自然。红教认为玛尼墙应该竖立在左侧,而黄教则坚持在右侧。结果就是:墙往往竖立在路的中间。在尼莫(Nimmo)、斯托克、赫密斯和列城,这些地方的寺院向游客提供参观一些古老的玛尼堆的机会。对于佛教徒来说,玛尼堆更像是一串项链,上面的每一块石头就像一颗珍珠,表达了感恩的愉悦。
拉达克地区的玛尼堆有浓重的西亚和南亚风格,附近的阿里、普让、扎达区的玛尼堆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此处的很多石刻菩萨形象皆遗存着印度玛拉王朝的艺术样式,蜂腰长身,婀娜多姿,极具韵律美感。在拉达克这片偏远的土地上留存下来的玛尼堆石刻历经风雨,保存至今实属不易,非常珍贵。
在拉达克的江畔湖边、路口山间会发现一座座玛尼堆(垒起的石头),有“神堆”之意。玛尼堆上放着上文提到过的刻着玛尼经文譬如苯教的“六字密咒”和“六字真言”的石块以及一些牦牛、羚羊和羽箭的带角头颅骨。由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石块堆叠起来的圆锥形或者方形的玛尼堆上立着木头或者树枝,绳子连接着树枝和附近的山崖或树木,绳子及树杈上满坠色彩缤纷的彩线、哈达和风马经幡等预示好运的祈祥物品。节日期间,人们向玛尼堆添加碎石,并用额头触碰祈祷默念。长此以往,玛尼堆便越垒越高。每一块碎石都代表着信徒心里的祈福,玛尼石不仅是出于崇拜和信仰,同时也是人们热爱生活的表现。(www.xing528.com)
从雕刻艺术上来说,早期玛尼石的刻画线条粗犷简洁,注重整体;晚期雕饰流畅,线条细腻,注重细部。民间艺匠把玛尼石刻艺术多变灵活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随意的线条,自然的外形,不被条条框框拘束。但是雕刻的神像的外观特征诸如其站姿、坐姿、头饰、手中的道具等要遵循一定原则。从玛尼堆中,可以体会到寺庙殿堂艺术中缺少的具有个性、质朴纯净的风俗民情。
【注释】
[1]Ronald M Bernier.Himalayan Architecture[M].Teaneck:Fairleigh Dickson University Press,2002.
[2]霍巍,李永宪.西藏西部佛教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