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达克晚期佛教建筑快速发展

拉达克晚期佛教建筑快速发展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早期拉达克佛教寺庙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随同古格王朝的帝王在该地域的政治力量扩张而发展起来的。早期,碉堡和佛教寺庙区别开来,发展到晚期,两者逐渐结合成为一体。晚期佛教寺庙建筑的职能还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方面。在贝土寺修建造之后的200多年里,佛教寺庙建筑接连变迁,造型布局建筑细部等也发生了改变,迄今为止,格鲁派寺庙已经遍布于日宗、利吉、帝孜、叶、让顿等地。

拉达克晚期佛教建筑快速发展

(1)建筑背景及寺庙整体概况

14世纪后,伊斯兰教已经成为克什米尔信奉的主要教派,与古格的宗教文化联系就此隔断,古格不得不将对佛教的探索方向投往卫藏,拉达克也相应地受到卫藏佛教寺庙建筑艺术风格的影响。

寺庙建筑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承担起作为君主实行统治的相关机构的政治职责。无论早期还是晚期寺庙,其前期修建和后期发展都与君主的领土扩张和政治扩张息息相关。早期拉达克佛教寺庙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随同古格王朝的帝王在该地域的政治力量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寺庙周围通常修建防御性能的碉堡,譬如说,在尼阿玛寺(现在已经废弃)上方亦有堡垒修建在山上,此寺庙与大译师仁钦桑布相关,由耶歇斡资助建造。类似的堡垒也出现在阿奇寺附近的高处,山脚下是奔腾的印度河。另外喇嘛玉如寺也是这种建造形式(图4-12)。古格王朝早期帝王和卫藏地区以佛教为信仰的君主相同,一面依靠武力武装自己,另一面,依靠印度及中国境内传播过来的宗教文化,吸收先进的思想和韬略,进而打败残存的少量部落崇拜,在军事和宗教上同步发展。

图4-12 喇嘛玉如寺

拉达克与西藏地区相同,君主都是依赖设立在堡垒和寺庙中的军事机构来对领土进行扩张。早期,碉堡和佛教寺庙区别开来,发展到晚期,两者逐渐结合成为一体。佛教寺庙里的管理职能还包括对附属土地展开行政领导,每一佃户都被政府租予土地,一半或者三分之二的粮食产量呈缴到寺庙。每座寺庙都拥有各自的土地及村寨。寺庙可行使的权利范围很广,除了税收租赁的业务外,贸易、典当抵押、借贷、租房等生意也在其收缴管辖范围内。晚期佛教寺庙建筑的职能还主要表现在文化教育方面。从文化上讲,寺庙渐渐演变成精神文化的中心,佛教成为地方信奉的教派,习俗遵循佛教轨道。从教育上讲,寺庙教学内容包含建筑艺术、宗教哲理文学医药等,一系列教材正规且实用。地方的信仰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关于佛教的知识,教徒储备了全新的佛教内容,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而佛教之所以能够大面积地迅速拓展传诵开来,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从最初部落信仰的口口传播的形式改变成为文字的形式进行书面传播。

噶班德王统治时期,一群格鲁教派使者由创始人宗喀巴派出对其展开帮助,在拉达克的山顶上修建多座寺庙。格鲁派使者在蒙古人的资助下兴建寺庙的举动,表现出黄教这一教派在卫藏地区的势力范围已经得到了迅速扩张。格鲁派新的基地改为贝土寺,贝土寺是其修建的第一座寺院,堪称后期寺庙建筑的典范。有了君王的协助,黄教很快统治了整个拉达克。其教派的扩张手段很独特,主要是依靠吞并早期噶丹派的寺庙来展开大面积扩张的,格鲁派以很快的速度把阿奇等寺庙并入自己的权力管辖地盘之内。在贝土寺修建造之后的200多年里,佛教寺庙建筑接连变迁,造型布局建筑细部等也发生了改变,迄今为止,格鲁派寺庙已经遍布于日宗、利吉、帝孜、叶、让顿等地。这一时期的寺庙,诸如贝土(Dpe Thub)寺、喇嘛玉如寺、赤泽寺、期旺(Phyi Dbang)寺、赫密斯寺、玛卓寺等,把要塞的功能和寺庙城堡的功用集中在一起

总体看来,14世纪以后,拉达克所建造的寺庙多模仿贝土寺的形制建立。寺庙的布局规模有直线、平面以及建立在山巅的一排垂直的寺庙建筑群。不同的规模和地理位置使拉达克地区的寺庙给人以异样的视觉冲击和感观享受。那些山顶寺庙的建筑组群普遍包括固定、共同的建筑元素,诸如建筑上层布置的木质栏杆,黑色不等边边框内嵌入的较小窗扇,涂有白色涂料的倾斜墙面(图4-13),层层叠起的建筑形式,布置在屋顶处的发幢和经幡,修建在顶层的佛堂等,这些建筑元素综合在一起共同组建成拉达克所在的西喜马拉雅地区晚期佛教寺庙建筑自身的样式特征语言

图4-13 窗扇墙面外观,右图为日宗寺

上文提到过杜齐和富兰克的作品,对于拉达克的早期历史名作《拉达克的文化和传统》做了详解,但是书中对于14世纪后拉达克地区的历史发展趋势鲜有描述。和早期建筑不同的是,晚期寺庙建筑布局没有统一的主题,杂乱无序,建筑群分散排布。截止到现在,那些寺庙依然在不断的拆毁重建中循环往复,其真实确切的建造年代无法鉴定。

(2)寺庙选址特点

在格鲁派的影响下,一些寺庙以一列仿若里程碑一样的佛塔为标识(图4-14),穿过村寨里平缓的道路可抵达修建在平原上的寺庙。寺庙内建筑布局形态没有等级制度的痕迹出现,最初各殿堂建在一条中轴线上,呈一字排开,由于后期历年加建了内庭院、围墙、佛塔等,所以这种形制略有打乱,被一些附属建筑物遮掩隔断。以亚尔克寺庙为例,只有在很小的区域内,建筑细部、艺术装饰的细节、各个殿堂的不同高度等影响寺庙建筑风格特色的因素才在设计当中表现出各自的功用。

有些寺庙建筑是环绕内部空地而建造,譬如在群山当中若隐若现的赫密斯寺,只有当沿途布有佛塔的道路靠近时,这类地处于山区的寺庙才会显露出来。

图4-14 通往阿奇寺公路边的塔群

然而拉达克晚期大部分寺庙则是建立在开阔地域的制高点上,俯瞰周边的山脉草地、道路建筑。譬如贝土寺、赤泽寺、玛卓寺及期旺寺等。这种类型寺庙的特点是修建在山尖上,环顾四周,在方圆数公里内鹤立鸡群,作为标志性的路标脱颖而出。寺庙在建筑细部构造和建筑界面上已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建筑布局毫不唐突,给人一种巨大独立感觉,像是耸立的碉堡,但是也会由于功能不同而影响布局。

总之,晚期寺庙选址的一大特征就是多数寺庙选址由最初的山谷平地改建到山顶处(图4-15)。佛教体系相比于部落图腾宗教更加系统化,随着初期军队战事大获全胜,佛教机构在各地修建起来,晚期时其机构体系得以充分巩固。喜马拉雅学者考斯勒认为:各地村庄大批量地进贡珍奇异宝,使得寺庙财产日渐富足,财富猛增,余下的多数物品转化成艺术品和金银等。长此以往,强盗们开始把袭击的目标重点放在财富聚积的寺庙上[13]。譬如,在17世纪,西藏军队攻打巴郭寺,围攻三天时间,因寺庙堡垒可靠坚固、粮食储备丰厚而幸免于难。建造者后来发现碉堡如若从山顶搬往平地,其军事功用就会被大幅度削减,解决方法就是把寺庙从山谷平地移至山顶与碉堡合为一体。诸如巴顿、帝孜、利吉、巴郭、比阳、西土、让顿、卡夏、喇嘛玉如、当卡、丹珠等地的寺院都采用这种形制,晚期寺庙实例多数具备这种形式特征。这些寺庙皆以13世纪之前规模较大的印度寺庙作为蓝本,模仿卫藏区域中的扎什伦布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寺院风格形式修建而成的。

(3)寺庙形制布局

晚期的大部分寺庙建为多层的原因是使巨大的僧侣团体的社会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寺院拥有大量的农田,并租给农民耕种。受寺院雇佣耕种田地的农民多居住在山下分散开来的建筑群中。拉达克的佛教建筑拥有很多的土地以及和寺庙相关的附属产业,沿袭了早期西藏所有制的形式。僧人长年增多是社会上每家每户仅留下一个儿子来传承家族产业的风俗而导致的。家家户户分别在寺院建筑群中拥有一间属于个人私有的房屋,供在寺院里当佛教学徒的亲人使用。房屋属于私人所有,自己修建。不管在社会关系还是经济生活上,寺庙与每一个家庭都紧密相连,家中的亲戚诸如兄弟、侄子等都居住在一起。(www.xing528.com)

图4-15 山顶寺庙

寺庙气势磅礴的雄壮外形由一座座形式、功能不尽相同的佛堂大殿组成。早期寺庙如阿奇寺由简单的围墙围合而成,建筑中心修建有小的庙宇,而晚期的寺庙完全不是这种形制。尽管经堂依旧在寺庙建筑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核心建筑,但是早期的曼陀罗形制和依照法典制备的佛像风格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随意把佛像神龛布置在神坛上或者墙壁上。早期阿奇寺庙中的佛像形态布局形式的完成依靠统一的思维模式,然而晚期寺庙中,这种统一感消失,佛像的表现手法亦完全不同于初期寺庙三维立体的外观形式。中国式的建筑艺术表现样式进而取代了印度风格的大一统模式。表现在壁画上就是人物模型衍变成带有蒙古种族的特征,风景如花草风云等图腾也在壁画当中有所展现。

此外,另一明显特征是:作为环绕寺庙的约定俗成的线路——外转经道因为围墙下的地面坡度异常陡峭而消失不见。在寺庙内部的空间范围中,转经仪式可以沿着佛塔和佛殿进行,除此以外,转经仪式也可以围绕相邻寺庙区域的小路开展。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寺庙都会采取聚合结构(图4-16),建筑墙壁带有倾角,没有建筑对称原则的干扰,没有建筑平面和建筑体积的象征使用的原则要求,一个个白色的建筑物随意地组合。建筑形态依山造势,跟随着山脉的线条轮廓起伏伸展,仿佛就是山脉的自然顺延。总结概括为:这一时期的佛教寺庙建筑并不是刻板规则、中规中矩地以线条来营造和刻画,建筑主题的营造更加贴近于自然,延续了一种真实本土的格调[14]

(4)寺庙功能

山顶寺庙多以堡寨式寺庙修建在贸易路线上,是权力和信仰的中心。寺庙的主要建筑通常有好几层,矗立在山巅,面朝山下。建筑群的修建按主次分依次从山顶开始渐渐沿着山坡向下。

图4-16 聚合结构寺庙

晚期山顶寺庙的建立除了考虑到宗教意义外,防御性也是考虑的重点。不管是寺庙还是宫殿,拉达克佛教建筑形式大致上与山顶堡寨相似。部分喜马拉雅学者认为:军事堡垒与寺庙结合在一起保障了寺庙的安全。本书前文提到,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随着周围村庄对寺庙供奉大量财产使得其财富过快积累,金、银及珍贵的艺术品大量囤积,吸引了大批强盗和反对佛教势力人群前去掠夺;此外,通常藏传佛教的僧人们会涉足商业领域,他们在交通要塞处开展贸易活动以谋得暴利,所以将两者合二为一很有必要。

山顶寺庙的另一功能是防御宗教与种族冲突,换句话说,种族冲突与宗教冲突关系着山顶寺庙的格局形成。拉达克含有多个宗教、多个种族,伊斯兰教派在后期渐渐占领了印度的土壤并且深深地影响了拉达克,当然,藏传佛教也在此处广泛传播。因此,山顶寺庙的修建起到了良好的防范作用。

据山顶宗堡类寺庙建筑的出现时期判断,拉达克地区这些堡寨寺庙建造年代大抵为14世纪以后。人们在交通军事要地建宗(县),“宗”是行政中心,林卡和碉堡等元素组成宗堡,监狱、仓储、佛事等功能聚集起来构成办公机构,山顶寺庙同宗堡融合为一,既不妨碍寺庙的日常生活方式,又具有了防御功能。目前,城堡寺院(Fort Monastery)这个名词仍然被外国的研究者用于锡金和不丹等地的山顶寺庙。

从建筑技术上来看,拉达克地区的这类藏式建筑在当前“生态学建筑”的倡导中美誉连连。建筑正面颇有韵味,典雅古老的藏式建筑外观在此处得到充分体现。楼层低段部分出口小,沿着台阶往上,高处展开成凉廊、阳台等空间形式。建筑造型多为梯形,楼层底部外墙面比较厚实,通风采光要求不高的储藏室通常占用内部空间。一般来说,冬季寒冷天气里中等大小的窗扇足以满足采光通风的需求,而夏季的艳阳烈日则以开敞宽阔的游廊来衔接。建筑的轮廓很明显,主要是靠由绛红色和黑色在窗缘上粉饰以不等边四边形架构(图4-17),进而使建筑造型在总体上得以统一。窗台有很大的进深,狭窄通长的窗子上偶尔装饰以略微垂下的较短的外窗帏,木刻以及彩绘的凉廊采用克什米尔风格样式。纵观佛教寺庙建筑,凉廊多布置在窗子的侧面,也被广泛用于主要殿堂的正面(图4-18),例如赤泽寺、期旺寺、赫密斯寺、贝土寺等。凉廊的材料为木质格栅,格栅内部嵌有镂空的玻璃质板或者中空,和楼座起到一样的作用,在感受室外空间环境的同时也留有私隐空间,这在当时的建筑布局上来讲非常周全合理。

在干燥的气候里,阳台及屋顶平台就凸显出了自身的实用价值,佛教寺庙这种本土建筑被赋予一个开敞的露天的空间,使得谷物果实能够及时风干,人们也可以在这里体会夏季夜晚的清爽、冬季午后的暖阳。各家各户会把自家的佛龛供奉在此,逐渐形成了一种诸神交流的空间区所。女儿墙上装饰有黑红色横条纹样,华盖、金顶、镀金法轮、飘浮的经幡等各种佛教象征吉祥的物品摆放在露天平台上,和拉达克山区的蓝天交相呼应。

图4-17 赫密斯寺大殿正面

图4-18 赫密斯寺的凉廊

总之,建筑坚持使用泥土、木料、石头、黏土等未经加工的纯天然的建筑材料,大致上已经可以满足佛教寺庙建筑建造的需要。坚固耐用的建筑构件完全可以应付各种恶劣的天气气候;建筑的墙壁填充较结实,用土坯材质密砌,厚度和高度都有很大尺寸;各个零碎的木构件相互搭接;窗扇很小,即便破损也不会影响到墙壁的坚固程度;住宅房屋的天花板很低,利于保温隔热功效;建筑涂料颜色自然朴素,以暖色调为主,如栗色、褐色、米黄、白、黑、绛红色等,外加梯形形状的外轮廓,与周边环境非常和谐。从美学角度以及建筑技术角度上看,这种藏式生态学寺庙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是建筑与环境完美结合的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