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早期佛教建筑在拉达克的兴盛

早期佛教建筑在拉达克的兴盛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克什米尔风格对早期寺庙的影响克什米尔佛教寺庙建筑对拉达克地区建筑和艺术的母题影响深远,譬如采用木梁架、夯土墙、泥屋顶、石基础等印度和喜马拉雅西部地方建筑修建特点、装饰题材样式。拉达克早期佛教建筑别具一格,与晚期寺庙、山顶城堡大不相同。

早期佛教建筑在拉达克的兴盛

(1)克什米尔风格对早期寺庙的影响

克什米尔佛教寺庙建筑对拉达克地区建筑和艺术的母题影响深远,譬如采用木梁架、夯土墙、泥屋顶、石基础等印度和喜马拉雅西部地方建筑修建特点、装饰题材样式。不同于14世纪佛教寺庙建筑的艺术风格,早期装饰艺术如壁画等不曾彰显出卫藏特点的中国汉文化元素。各种实例可以充分证明克什米尔是早期寺庙印度风格的发源地。在仁钦桑布的自传中对此略有记载:他们雇了75名克什米尔地区的专业手工艺者和画匠来修建古格的佛教寺庙。但令人沮丧的是,早期佛教寺庙中心后来被无情地摧毁了,很多建筑不复存在,多数克什米尔风的壁画也消声匿迹,毁坏之彻底致使能保存下来的有建筑艺术特色的早期佛教寺庙很少。在拉达克,根据史料记载,我们能够明确的与克什米尔寺庙关联最多的早期寺庙是阿奇寺。诸如克什米尔的马塘、帕里哈斯朴拉、阿旺帝斯明、潘德里等地与拉达克早期寺庙都有联系。三叶拱形的装饰被大量用于阿奇寺中(图4-5),让人联想到克什米尔的帕里哈斯朴拉和马塘的山墙纹样。比如在三叶拱图样搭建的造型里立有帕里哈斯朴拉的佛像一尊,与此同时,阿奇村寨中的松孜寺在入口处的门桅雕饰上也存在三叶拱的样式。此外,在阿奇寺经堂中心上方华盖柱子部分以及阿奇松孜寺入口处还发现了已经有改变的列柱式样,相同的样式大量出现在克什米尔的阿旺帝斯明寺和马塘寺内墙部分的凹室中(呈拱形),另有塔波寺(Tabo)的佛像边缘上方的华盖被此类形式的柱子支撑。建筑木质细部如柱头处装饰精细,这一点在拉达克所处的西喜马拉雅山区和克什米尔地带的寺庙建筑中得到统一。皆系方形的柱头,柱头上置有上大下小的楔形线脚,有两三个。再者,拜占庭式碗的装饰部分会嵌有荷花根茎缠绕在一起的图腾,这一艺术样式以一种连续的方式环绕在拉达克佛教寺庙殿内的佛像上,克什米尔地区建筑也有这样的题材出现,并且可以考证的是,拉达克地区寺庙的此种样式图案实际来源于克什米尔。虽然克什米尔地区不是这些装饰元素及建筑特征的发源地,但是拉利塔迪雅·慕塔彼达王在执政时期保护发扬了此类艺术风格,诸如罗马、拜占庭、埃及哥普特、叙利亚以及伟大的犍陀罗等题材相互融合,组织起来形成了克什米尔地区特有的中世纪折中主义的艺术格调。

图4-5 阿奇寺苏木泽殿木雕的克什米尔风格

(2)建筑背景及寺庙整体概况

拉达克地区的佛教寺庙建筑总体上可分为两个时期:早期大约从10世纪到14世纪;晚期从14世纪至今。

拉达克早期的绝大多数事件的确切时间无法得到证实,历史文献中对一些与佛教盛事联系密切的政治事件探讨不够深入,只是在表象上稍作了阐述。我们现在的诸多论断都只是根据史料进行的猜想,唯有待到考古学家在当地发现足够线索和有效资料才可以判断设想的准确性。现存的研究拉达克地区早期佛教寺庙比较准确权威的参考资料是杜齐和富兰克[12]的作品。这一早期历史名作《拉达克的文化和传统》对于拉达克的历史也做了详细阐述。

早期佛教建筑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佛教寺庙大多数建于佛教后弘期的初期。这次后弘期佛教文化事件的开创人包含各西部藏民族的君王统治者,诸如古格君王强秋沃、奥德、拉德、益西沃等。他们对于僧侣前往印度游学大为支持,并崇尚熟通经文宝典、学识广博的大师高僧。

后弘初期建筑风格艺术样式以及宗教形象带有强烈的印度色彩,由藏族发起的这次弘传偏爱印度建筑的类型。经历了多个世纪的打磨,佛教建筑、雕塑及壁画从印度传到阿里地区时已比较系统规整。寺院、窣堵坡、僧舍建筑历经10—14世纪的洗礼依然保持完好,多样化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印度样式(主要表现在灰泥工程、木刻、雕塑、绘画)及藏族样式(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规模),把拉达克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作为中介,将周边的建筑特色巧妙地融入本土建筑之中,自此一个崭新的艺术派别应运而生。在印度北部,很多建筑由于遭到以毁坏佛像圣僧为目的的穆斯林军队的入侵,已经不复存在,因此,幸免于难保存下来的遗址变得极为重要。这些稀有罕见的艺术历史材料证明,在仁钦桑布时期的拉达克山区,寺庙保持了一种分布广泛的态势。可以说,在早期拉达克藏族君主权势日渐扩大的情况下,王族宗室借鉴了一些印度的传统习俗、思想观念体系,从而首度提倡重新建立在君主制时期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样式。

早期佛教建筑进入第二个阶段后,正处于佛教开始衰退的时期,印度佛教物品大多遭到毁禁,于是拉达克的佛教转向西藏东北部地区发展,宗教文化的对接从此建立起来,建筑形态、装饰风格得到了统一和延续。

在考察拉达克地区佛教建筑时,我们有必要将早期古格国王捐赠修建并且在后期维护起来的佛教寺庙同14世纪后晚期格鲁派修建的寺庙划分开。与早期拉达克佛教建筑直接受到印度风格影响不同的是,其晚期佛教建筑的风格来源于西藏,是标准化装饰建造的催生物。在拉达克大兴土木修建大规模佛寺时,其邻邦西藏已在忙于建造大量有复杂功能的寺庙建筑群。寺庙与城堡结合起来进行防御,寺庙群体普遍以易于防守且紧凑的城堡形制坐落于山巅(图4-6),来与敌人开展武力对决。当然,这些大规模的佛教寺庙随着当地政治势力的扩张而数量日益增多起来,呈相辅相成的相对趋势。

拉达克早期佛教建筑别具一格,与晚期寺庙、山顶城堡大不相同。这种区别在早期的阿奇寺和晚期的寺庙中可清晰地辨别出来。早期的这些寺庙现在已遭到程度不同的毁坏,僧舍(即僧人的居住房间)完全消失不复存在,围墙作为寺庙边界尚有保存。阿奇寺是拉达克早期佛寺中保存较为完好的重要寺庙,通过其建筑及装饰特点,我们可以窥视拉达克早期建筑的艺术风采。杜齐在《印藏丛书》这一经典著作中对该地区早期建筑有所描述。

图4-6 寺庙位于山巅

建筑学的角度审视拉达克的早期佛教寺庙建筑,实际上它源起印度建筑样式,是某种形式化的高度体现,意味深远。早期寺庙中壁画的内容具有统一主题,即神圣无所不能的毗卢遮那如来,墙面壁画对其生平展开绘制描述。而在晚期的格鲁派寺庙中,早期寺庙的特点——严格规范的形式化布局以及主题极度统一的壁画已不复存在。1337年克什米尔被穆斯林侵占,之前在拉达克的阿奇寺(图4-7)、斯必提的塔波寺等发现的壁画雕塑等也只剩下一些残存,大部分已被毁坏。古格王朝工匠们精通克什米尔风格技术的人很少,可谓凤毛麟角,后来散布在西藏各个地方继而踪迹难寻。印度佛教中心遭到破坏。相同的境遇也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佛教中心,因而与拉达克山区的建筑文化艺术交流中断了。拉达克的佛教寺庙建筑于是开辟了新的方向——在卫藏探寻佛教精髓。自此,拉达克被格鲁派势力占据,与西藏开始了日益密切广泛的建筑社会文化对接。

图4-7 阿奇寺中的壁画

(3)寺庙选址特点(www.xing528.com)

喜马拉雅著名学者考斯勒认为:“拉达克早期佛教寺庙选址通常在较为平坦的地面,有高墙围绕。”周边环绕着围墙,建筑修建在平缓的地面上,是早期寺庙的选址特殊之处。可以说,平地寺庙是拉达克的佛教建筑主要类型之一,但是为数不多,多建于早期(年代约为10—13世纪),属于拉达克早期佛教建筑,闻名遐迩的阿奇寺就是该类的典型(图4-8、图4-9)。

早期拉达克寺庙建筑的平面形态布局受到中世纪克什米尔的影响。建筑群整体面朝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核心大殿被四边建筑群包围,入口位于东面墙的正中间,设计精致,凹室排在一起组成围墙。需要指出的是,阿奇寺的布局形态不尽相同,首先其布局自由随意,没有严格的形制;其次入口部位的佛塔与主要殿堂的关系未形成直角。但是,并没有确切的资料证实早期拉达克地区寺庙的平面形态模仿了中世纪的克什米尔建筑,类比于我们也无法明确桑耶寺的建筑艺术风格是否来源于印度的佛教寺庙。然而,倘若与那些晚期所修建的格鲁派山顶寺院对比,情况就很明朗了,即早期拉达克地区的阿奇寺与印度喜马偕尔邦斯必提地区(与拉达克相邻)的塔波寺有着与晚期寺庙相异的共同之处。这些寺庙的选址特点都是周边环绕着高墙,内部有中心殿堂,殿堂处于围墙的核心处,建筑修建在平缓的地面上。围墙高绕的形制在塔波寺依旧维持,但是在阿奇寺只留有少许遗迹。高墙既保护了寺庙核心殿堂,又将寺庙圣地与世俗环境分隔开来。在所有的曼陀罗图案中,象征性的也就是没有实际具体隔断物的边界阻隔经常被使用。曼陀罗图案中心区域是莲瓣、宝石环和火焰纹的纹样,它们从周圈背景纹样中凸显出来(图4-10)。所以,在信奉佛教的观念中,高墙已不仅仅只是受到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而是具有象征意义。

图4-8 坐落在山脚平地上的阿奇寺,过街塔

图4-9 坐落在山脚平地上的阿奇寺,Vairochana庙宇

图4-10 阿奇寺壁画的曼陀罗

除阿奇寺外,另一典型早期寺庙实例就是阿旺帝斯明寺,庭院周圈围绕着僧房,其建筑群皆朝向东方建造,入口大门设置在东侧墙面的正中央。四周为僧房,围合起来形成庭院格局,中央殿堂的四角上建有小的殿堂,围墙承担着寺庙的保护职责,整体建筑平面的象征意义和曼陀罗图案相同。

有学者研究认为,拉达克的这种平面格局形式受中亚地区尤其是犍陀罗佛教寺庙的影响。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拉达克所在的喜马拉雅西部早期佛教建筑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建有仅存的具有印度样式的建筑。此外,印度和西藏地区也存在这种实例。例如,上文提到的塔波寺有相似的平面布局形式,而位于西藏的古老寺庙——拉萨大昭寺也是此类平地寺庙的典型例证。

(4)寺庙布局特点

典型印度式布局是拉达克早期佛教寺庙的特点。在水平的基址上矗立着寺庙、殿堂建筑群,周围被铁山围墙环绕,其作用并不是为了防御外来者的侵入,而是象征性地从凡俗的万物中把这块佛教净土圣地分隔出来。转经道是早期佛教建筑中比较有特色的区域之一,呈环墙小径的表现形式。事实上,转经这道程序已经成为佛教信徒们对心中神圣殿堂膜拜的重要心愿表达之一,香客们转经直到许愿要转的圈数完满为止。

拉达克早期佛教建筑受到印度风格影响之强烈深远的表现在于殿堂的方位。古老的殿堂一般面朝东方,清晨第一道光芒映射到正对入口的后墙面上,于是佛像上自然辉映出光和影的交相变换,使人感召出对神力无限的遐想;寺庙的东方正因为这个特别的方位来表示日神在空中的行驶之初,智慧的阳光点亮皈依者虔诚的心灵,从东方之门发起进入到曼陀罗立体的构想中。

(5)寺庙核心佛像

寺庙的核心佛像——毗卢遮那佛像无所不能。在如来五佛中,毗卢遮那佛像是最中间的白色佛像。拉达克的寺庙如阿奇寺中供奉的神像就是毗卢遮那佛,而西藏地区极少推崇对他的躬拜和敬仰。在印度佛教盛行的晚期,毗卢遮那佛像被幻化成拥有无限能量的神,这种风俗在当初盛行一时,追溯到11世纪,古格王朝的各个君主授予他至高的地位。譬如在阿奇寺中,毗卢遮那佛像的姿态大致上表现为头部正戴着呈五叶状的宝冠,左手的食指被右手托举着,双腿交叉盘坐在莲花宝座上,宝座下方是狮兽,但是其颜色式样各不相同(图4-11)。然而各处的毗卢遮那佛不尽相同,例如在拉伦寺和塔普寺,他是由面向四个方位的四个泥雕塑构成,是一种背对背的造型。

图4-11 玛卓寺的毗卢遮那佛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