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芬 马 芳 孙素琴 冷晓红 李 静
摘要:本试验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一维光谱非常相似,相关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黄酮类成分1614 cm-1 附近特征吸收峰及糖类成分1055 cm-1 附近特征吸收峰的相对峰强度差别显著。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在糖环振动区域800~1000cm-1,黄芩采用80℃、100℃和120℃干燥均出现了2 个强自动吸收峰,在糖骨架振动区域1000~1200 cm-1,黄芩采用自然干燥和60℃干燥,出现了3 个强自动吸收峰,最强吸收峰在1094cm-1;采用80℃、100℃和120℃干燥,三个样品自动吸收峰强度发生变化,最强吸收峰在1005 cm-1。综上,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为同一批次药材采用不同干燥温度所存在的细微差别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一种快速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黄芩;干燥温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作者简介:王秀芬(1972—),女,生物与制药技术系专业教师,本科,副主任药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药材质量评价及中药制剂。(www.xing528.com)
*本文为宁夏科技支撑项目(2015KJHM25)成果,发表于《西北学院学报》2017 年第4 期。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黄芩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1-2]。黄芩中活性成分多样,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萜类化合物,挥发油、微量元素、甾醇类、有机酸及其他成分[3]。目前黄芩药材不同产地加工方式各不相同,而加工方式直接影响黄芩药材的质量。多数黄芩药材种植基地将药材采挖后,晾至半干直接切片、烘干。不同的干燥温度会影响黄芩药材的质量,加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监控,以确保药材质量稳定。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具有灵敏度高、特征性强,可实现快速无损检测等特点[4-6],在农业、石化、制药、烟草等领域应用相当普及[7-9]。近年来,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红外光谱的分辨率以及谱图的识别能力有了新的突破,它正成为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一种有效手段[10-16]。本研究对宁夏产黄芩在秋季采收后,晾至半干直接切片,饮片分别采用自然干燥及60℃、80℃、100℃、120℃干燥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进行研究,探索一种快速评价药材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为中药材产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