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模式|竞新集

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模式|竞新集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校企共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学校学习的技术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使校企联合培养出的学生能紧跟行业的最新变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校企双方在“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共建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模式|竞新集

1.共建“工学交替、岗位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中,校企双方共建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企业共同培养符合企业新技术需要人才的基础。校企共建“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学校学习的技术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的问题,使校企联合培养出的学生能紧跟行业的最新变化,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学习是企业实训与课堂学习的有机结合。按照数控技术专业试点班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对应的主要工作任务,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据岗位技能要求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将职业资格认证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1+0.5+0.5+1”四段式课程体系。即第一学年主要由学院教师开展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该学年的教学任务全部在学校完成。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两个月由企业提供学习、实习、实训、生活等场所及设施,将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进行教学项目转化,建设成以企业典型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学生可以直接看到工作人员的活动并参与不同水平的专业性技能作业;后三个月返回学校进行企业开展不了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数控车中级工技能考试。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前三个月在学院完成相关岗位技能课程的学习,后两个月到企业进行学徒实践学习。第三学年由企业提供师资和场地,与学校老师一起完成学生学徒、准员工的实践学习,完成岗位技能综合实习并撰写实习报告,从而实现学生学员、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个身份转换的培养。

图1 “ 工学交替、岗位成才”培养模式

2.共建“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计划

现代学徒制项目在立足“1+0.5+0.5+1”四段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与企业协商共建,采用更加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即学校选派学校指导教师、课程专业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岗位师傅进行技术传授,使学生的学习既有理论保障,又有技术支持。

图2 “ 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教学实施计划

3.共建“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教学标准体系

校企双方共建“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教学标准体系主要立足于校企共同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共同开发的基于企业岗位任务的教学内容和教材、相关的实训项目及实训任务书,共同制定的学徒制岗位实习计划及大纲、学徒轮训岗位标准等。校企双方在“双主体”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必须共建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www.xing528.com)

4.共建“校企交替、技能递进”的育人课程体系

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和编写教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学徒、准员工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毕业生跟踪反馈等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围绕学习领域开发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每门课程不是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数控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课程体系由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岗位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图3 “ 校企交替、技能递进”的育人课程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