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职教精准扶贫路径-竞新集

宁夏职教精准扶贫路径-竞新集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人拾柴火焰高,宁夏职业教育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才能解开宁夏的贫困死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增强跨地区扶贫协作,与中东部地区学校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是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宁夏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关键在于机制科学。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宁夏职业教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问题,要面向贫困群体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助困的重点工作之一。

宁夏职教精准扶贫路径-竞新集

贫困是社会问题,扶贫是社会责任,脱贫是协作结果。不仅要精准扶贫,还要系统扶贫。众人拾柴火焰高,宁夏职业教育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才能解开宁夏的贫困死结,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优化顶层设计,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1)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加快修订与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既要确保各方利益,又要保证强制性、内容完善性和可执行性。加大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制定必要的单行法,补充和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围绕新修订的法规尽快调整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使职业教育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具有制度保障。

(2)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完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体系的目的在于解决职业院校精准扶贫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合作不够、监管缺失、扶贫内生动力不强等问题。跨地区扶贫协作有益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教学理念的更新,能够推动职业教育体系更完善、更系统。从贫困地区角度来看,跨地区扶贫协作能推动职业院校互相促进,拉动本地经济发展。因此,增强跨地区扶贫协作,与中东部地区学校合作发展职业教育,是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加强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扶贫协作,在增长教师才干、补充教育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加先进和全面的技能和知识学习机会。通过跨地区扶贫协作,“走出去”引进优质资源,大力推动宁夏职业教育发展。

2.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加大职业教育宣传力度

职业教育是助力精准脱贫工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保障。因此,除了职业教育执行主体制定有效对策外,各级政府也应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建立科学的职业教育扶贫机制。根据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通过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举措来协调解决各级政府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可以尝试建立负责清单制度,赋予地方权力,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引导职业教育发展,有效避免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宁夏教育扶贫成效显著,关键在于机制科学。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机制的实行,可以保障各类考核评估机制、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和教育脱贫机制的有效运用。

(2)加大地方政府的考核力度。发展乡村教育是对精准扶贫和教育扶贫的最佳诠释。把高职院校投入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升降挂钩。同时,设立农业类人才培养专项基金,优先支持发展涉农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以服务求发展,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加大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紧紧围绕“简政放权”,通过分权或授权激活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完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改革考核机制,避免出现“软弱涣散”的问题。

(3)增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广度。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是影响宁夏职业教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问题,要面向贫困群体积极宣传职业教育。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紧缺,教学条件差,这里的人们通常忽视教育。加深贫困群体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体的认可度,有益于提升贫困学生的入学信心。同时,要引导和鼓励适龄青年报考职业院校而不是继续在“贫困文化”中成长,增强他们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决心和信心。要面向贫困学生宣传职业院校扶贫助困相关政策,做到信息公开精准,打破以往贫困学生由于信息不畅而失去求学机会的局面。(www.xing528.com)

3.完善学生资助体系,鼓励贫困学生创新创业

(1)精准扶弱扶基。发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当前扶贫助困的重点工作之一。扶贫先扶智,扶智的背后是扶人,职业教育应更加突出人。职业教育在突出专业性的同时,要完善职业院校的学生资助体系,使之惠及所有贫困学生,实现对贫困学生物质、精神双扶,从制度上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辍学。面向贫困学生实行“奖”和“助”,除了学习成绩的奖励,还可以综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术能力进行创新设置,增加投入,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争取政府、社会组织和公益集团提供的教育贷款,根据学生家庭贫困程度发放不同等次的免息有期贷款。建立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资助贫困生需增强成本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机制,克服一次性投入的弊端,切实解决“真假贫困生”问题。

(2)精准培训培养。条件允许的职业院校可以单独成立职业规划服务机构,帮助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就业难题,能够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提供个性化就业帮扶。培养贫困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支持“心中有火,充满激情,眼睛有光,充满智慧,手中有料,充满技艺”的有梦青年创业。倡导工匠精神,提供多元的成长路径选择,是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开设创业教育课程,鼓励贫困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实践活动,依托本地创业产业孵化园,给学生搭建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基地和平台,增加创业的实践经验。

4.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职业是变化的,教育是永恒的,职业教育是变化与永恒的统一。职业具有工具性,教育具有文化性,职业教育是工具与文化的统一。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1)整合资源,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工作重点、产业结构特点和地区紧缺人才,规划、优化专业;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特点,整合资源,设置对精准扶贫有效的专业;结合地方性产业资源和优势,发挥职业教育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基地的功能。

(2)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赢。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从招生工作入手,争取直接与企业建立沟通渠道,依据企业要求在相应专业开设“订单班”,多措并举培养创业者,并且优先考虑让贫困学生入读“订单班”,协调配合企业在学校内设立创业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最终实现“贫困群体愿意学、学完之后用得上、企业招聘喜欢要”的良好效果。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具有共同的服务对象和追求目标,其中产业扶贫的技术项目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而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面向企业的熟练技术工人。要深化产教融合,推行现代学徒制,加强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可以结合产业扶贫建立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通过开展针对贫困群体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学标准版。依靠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源,企业是学校的,学校也是企业的,双方深度融合,各负其责,建立真正的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