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遥远的天体,量度它们的距离,这犹如一种规模宏大、历程漫长的接力跑。它的起点是人类的老家地球。起跑后的第一棒叫做“三角视差法”,它一直跑到100秒差距开外才把接力棒递给了下一位选手“分光视差法”。“分光视差法”在银河系内可算是进退自如,但是拍摄一颗恒星的光谱毕竟比拍摄一颗恒星本身困难得多,因此即使用目前世界上第一流的大望远镜,即使对于光度大到绝对星等为0等的恒星,当它远到100 000秒差距时,我们也就很难获得它的光谱了。这样,自然再也谈不上什么分光视差。
这时,短周期造父变星和长周期造父变星分头接过了接力棒。由于所有天琴RR型变星的绝对星等均为0等左右,因此当它们远达500 000秒差距时,视星等便降到了约24等,更远的天琴RR型变星就更暗了,这已接近目前最大天文望远镜的观测极限。另一方面,由仙王δ型变星的周光关系可知,此类变星中光变周期最长者可亮到绝对星等-6.5等左右,当它们的距离在1300万秒差距以外时,视星等也降到了约24等;而室女W型变星还不如它亮。因此,“造父视差法”力所能及的范围,大致也就是1300万秒差距左右。
很自然地人们会想到,如果能找到发光能力比造父变星更强的某种恒星作为我们的“标准烛光”或“标准灯泡”,那么,即使这些天灯悬浮在太空中更加遥远的地方,也还是能为我们照亮那儿的里程碑。
于是,新星和超新星从造父变星手里接过了接力棒(图55)。天文学家发现,当银河系里的新星爆发达到最亮的时候,它们的绝对星等彼此相差并不很多,大致都在-5.5~-9.5等的范围内,平均说来约为-7.3等。因此,如果把所有新星的绝对星等都当作-7.3等的话,那么这与实际情况相比,至多也不过相差2个星等而已,这相当于亮度有6.3倍的误差,而由此推算出来的距离之不确定性则在2.5倍以内。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测量一个目标的距离如果与实际情况差到2.5倍,那恐怕是很不能令人满意的。但是在天文工作中,在没有更好的办法的情况下,这也就算可以了。因为,这样的结果至少能给人一种相当具体的印象:我们关心的目标究竟是在10 000秒差距、100 000秒差距、1 000 000秒差距,还是远在10 000 000秒差距以外呢?
图55 测量天体距离的接力棒传给新星和超新星寓意图(www.xing528.com)
确定新星距离的实际方法是:当一颗新星出现时,观测其亮度增到极大时的视星等,并假定它的绝对星等就是上面所说的-7.3等,将两者作一比较,立即便可得出距离。当距离达到1800万秒差距时,绝对星等-7.3等的恒星便减暗到视星等约24等。超出这个范围,新星也就很难使上劲儿了。
然而,超新星却比新星强得多。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超新星的研究有相当大的进展。超新星可以分成两种类型,Ⅰ型超新星(严格说来是其中的一个子型,即Ⅰa型超新星,详见后文“膨胀的宇宙”一节)的平均绝对星等约为-19等,比太阳亮40亿倍光景;Ⅱ型超新星的平均绝对星等约为-17等,约比太阳亮6亿倍。确定超新星距离的方法与新星相同,例如,当一颗Ⅰa型超新星出现时,观测其亮度增到极大时的视星等,并假定它的绝对星等就是上面所说的-19等,将两者作一比较,便可得出距离。容易算出,对于Ⅰa型超新星,测量的距离可远达40亿秒差距左右;对Ⅱ型超新星,也可达到大约15亿秒差距。
测定新星和超新星距离的意义不仅在于知道它们本身有多远,而且可以利用它们确定球状星团和河外星系的距离。在任何一个球状星团或河外星系中,只要发现了新星或超新星,那么这些星的距离也就是该星团或星系的距离,这和造父视差法测定星系距离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过,倘若我们急于测出某个星团或星系的距离,而偏偏并没有新星或超新星出现于其中,那又如何是好呢?
当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人决不能守株待兔。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可以让亮星来为我们效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