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卡西尼之后,又有法国天文学家马拉尔迪(Giacomo Filippo Maraldi,1665~1729年)于1704年由观测火星求得太阳的视差为10″左右,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1693~1762年)于1719年求得的结果为10.5″,拉卡伊于1751年求得10.2″。这些数值反倒不及卡西尼测得的9.5″精确。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Edmund Halley,1656~1742年)早就提出,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也可以测定太阳的视差。所谓“金星凌日”,就是从地球上看去,金星恰好投影在日面上,或者说,正好从太阳前面经过。在图17中,V代表金星,E代表地球,P1和P2是地球上的两个地方,S代表太阳。金星凌日时,从地球上的P1和P2同时进行观测,可以看见金星投影在日轮上不同的两个位置V1和V2,在金星移动的过程中,这两个点沿着两条平行的弦经过日轮。根据观测可以求得∠P1VP2的大小,据此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再运用一些简单的三角学知识,又可以推算出∠P1SP2的数值,倘若P1P2的直线长度(不是弧长而是弦长)正好就等于地球的半径,那么,∠P1SP2就正好是太阳的地心视差。
图17 利用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
图中V代表金星,E代表地球,S代表太阳。金星凌日时,从地球上的P1和P2两处同时进行观测,可以看见金星投影在日轮上不同的两个位置V1和V2(www.xing528.com)
不过,哈雷本人却未能将这种方法付诸实践,因为金星凌日是不常发生的。那时,最近的两次金星凌日也须等待到1761年和1769年才会来到。哈雷虽然是一位长寿的天文学家,他活了86岁,但于1742年去世了。天文学家们为了观测1761年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事先作了充分准备。他们组织了不少远征队到世界各地去,希望在最好的条件下观测。可惜,许多复杂的因素都损害了观测的精密程度。1761年金星凌日时,各观测队求得的太阳视差数值差异很大:有的小到7.5″,有的大到10.5″。但是,天文学家们不屈不挠,重新努力,这使1769年的观测大有进步。这次观测之后一共发表了200多篇科学论文,其中大多数结果都在8.5″~8.8″之间。法国天文学家潘格雷(Alexandre-Gui Pingré,1711~1796年)综合分析了全部资料,于1775年公布了最后结果:太阳的视差为8.8″。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可惜当时人们并不重视它。
再往后的两次金星凌日,发生在1874年与1882年。在等待它们到来之前,天文学家们有足够的时间重新研究过去的观测资料。最后,德国天文学家恩克(Johann Franz Encke,1791~1865年)于1824年发表了完整的讨论结果:太阳的视差为8.57″,由此算出地球至太阳的距离是153 000 000千米,这比实际情况多了3 500 000千米。直到19世纪中叶,恩克的结果一直为天文学界所公认。
最后,等待已久的1874年和1882年金星凌日终于来到了。天文学家们根据1874年的观测,求得太阳的视差在8.76″~8.91″之间。根据1882年金星凌日的观测,则求得它在8.80″~8.85″之间。美国天文学家纽康(Simon Newcomb,1835~1909年),又重新综合讨论了前两个世纪的4次金星凌日所取得的观测资料,于1895年最终得出:太阳的视差是8.797″。从1896年起直至1967年,国际天文学界都采用太阳视差值为8.80″。这些数字与此后公认准确的8.794″很接近。
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就。然而,从那以后人们却完全放弃了用金星凌日来测定太阳视差的方法。因为一种更新颖的方法已经步入天文台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