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汉文学、艺术成就与现状

秦汉文学、艺术成就与现状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完全否定秦代的文学是不符合事实的。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无名的文学家和并非文学作品的文风。因此对秦代文学的传统看法应予改变。目前,所发现的秦文物尚有限,随着今后秦代文物和有文字的资料不断被发现,相信对秦代文学定会有一个新的评价。西汉时盛行的乐府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秦彩绘俑头雕塑艺术的惊人成就,首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大型陶俑群。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秦汉瓦当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株奇花。

秦汉文学、艺术成就与现状

秦代文学的特色 历来皆认为秦代是一个文学极不发达的时代:“秦代没有一个诗人,没有一个散文作家,所有的,只不过是一位善祷善颂的李斯”(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84页)。但这种传统看法似不恰当,应加以改变,特稍加辨正。

秦王朝建立后,实行愚民政策,统一思想,又下焚书令,坑杀儒生等,在严刑酷法之下,不少学者、文人受到摧残,战国以来文学兴旺的气氛被泼了冷水,这是事实。但还应看到:秦统一中国后只15年就被推翻,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还来不及出现这一客观原因。尽管如此,完全否定秦代的文学是不符合事实的。

秦代文人留下来的作品很少,但在这仅有的作品中却具有鲜明特点,李斯的著作,明洁而严于结构,为历代评论家公认,他的作品中属于秦统一后的有秦始皇巡行全国时在各处立的碑碣,从这些碑碣中可以看出李斯的散文具有短小精悍、气势伟大的特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将这些碑碣文记载了下来,从而使今天可睹其文章风格。

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无名的文学家和并非文学作品的文风。在《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语书》及《为吏之道》,前者是一篇政府文告,后者似供为吏用的“识字课本”(见《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280页)。从这两篇不同性质的散文中,可看出秦代的文学气氛并非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可怜,如《语书》中文词典雅、简明扼要,行文风格与这一文件的性质很符合。尤其是《为吏之道》具有很浓的文学特色,特别是最后一段散、韵结合,简直是六言诗的滥觞:

凡治事,敢为固,谒私图,画局陈以为耤。肖人聂心,不敢徒语恐见恶。

凡戾人,表以身,民将望表以戾真,表若不正,民心将移乃难亲。

操邦柄,慎度量,来者有稽莫敢忘。贤鄙溉薛,禄立(位)有续孰上?

听有方,辩短长,囷造之士久不阳。

(《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91页)

从上引的这段《为吏之道》文句中,可以看出秦代的文章并非全部都是冷峭、严刻而缺乏文采。也有辞藻华美,语句对仗,声调铿锵而富于文采的作品。因此对秦代文学的传统看法应予改变。由于秦代缺乏如汉赋那样的专门为欣赏而创作的文章,所以对秦代文学评价应多从其各种应用文中发掘资料,也就是说秦代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各种应用文上,如刻石、铭文以及各种文书等。这或可视为秦代文学的一个特点。目前,所发现的秦文物尚有限,随着今后秦代文物和有文字的资料不断被发现,相信对秦代文学定会有一个新的评价。(www.xing528.com)

两汉文学成就 汉代文学成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散文。以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为代表。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论著对它们进行评价,兹不赘述。

二赋。这是从楚辞发展来的文体西汉初年盛行骚体赋,形成于汉初的散体大赋,至武、昭、宣时代兴盛,成为汉赋的主流,汉初的骚体赋代表作品有贾谊的《吊屈原赋》《鵩鸟赋》,枚乘的《七发》等。散体大赋的作品很多,有名的赋家有司马相如扬雄东方朔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皆是汉赋中的名篇。汉赋的特点是以华丽的辞藻,铺张的手法描写宫廷或贵族生活社会的繁荣景象。在内容上虽不免空虚,形式也稍有呆板,但在遣词炼句及文学形式及技巧方面对后世还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

三诗。西汉时盛行的乐府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乐府”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始于秦。到汉武帝时曾大规模地采集民歌,集中于乐府。这些民歌虽经过文人加工,但基本保持民歌特色,因此是文学中的瑰宝。其中既有反映边疆生活的、也有控诉战争的内容,还有描写爱情和反抗强暴的诗歌如《战城南》《陌上桑》《羽林郎》等都是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思想性强的佳作。西汉民歌多种多样,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不等。其中以五言最多,东汉时的五言诗就成为文学中的主流。

秦汉时代的文学成就,很难用有限的篇幅概括地叙述出来。因为它们同当时的经济政治发展趋势一样,都是在统一的主流下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艳丽风貌,这里只能挂一漏万地略提几句,若做专门研究尚需翻阅专门的文学史典籍。

艺术 秦汉时代的艺术在本书十九章中也略有涉及,这里仅做补充:

秦汉时代的绘画、雕刻,都有很高的水平,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秦代的绘画以前没有发现,1982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咸阳市东窑店秦都第三号宫殿遗址内,发现大批壁画,壁画长32.4米、宽5米。目前能见到的虽仅是残存的很小一部分,但依然可见画面上的人物、车、马、台、榭、楼阁、树木等,画法着色富于变化,勾勒平涂点染兼用,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壁画,反映了秦代较高的绘画水平,也填补了艺术史上一页空白。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为帛画中最有代表性的杰作:这幅帛画长二百零五厘米,上部宽九十二厘米,下部宽四十七点七厘米,全体呈T字形,画面十分生动,内容丰富,有人物,有日月,有人身蛇尾之神像,有龙、蛇、龟、虎、马和各种奇禽异兽,线条流畅,刻画生动,色彩鲜艳,布局和谐,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珍品。1979年在江苏邗江县西湖公社汉墓中,出土了两幅木板彩画和一件彩绘漆器。有一幅木板彩画,人物形象逼真,仪态生动。整个壁画画面主题突出,疏密有致,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彩绘的漆器制作精巧,在器身和器盖上绘有各种动物31个,走兽飞禽跃然画面之上。东汉时代的绘画也多有发现,如在河南、四川、辽宁、河北等地的东汉墓中,常有壁画被发现,在陶器、漆器上面的图画也反映了当时绘画的高超技巧。

秦彩绘俑头

雕塑艺术的惊人成就,首推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大型陶俑群。1974年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其中整齐地排列的数以千计(据估计六至八千)的兵马俑,为震惊世界的大发现。这些排成严整密集队列的人俑身高均在1.75~1.80米左右,体形、服饰、眉眼、须发及神态都刻画得逼真生动,马俑也与真马一样大小,塑出了勇猛警觉的临阵状态,堪称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汉代雕刻艺术流传下来的珍品也很多,如陕西兴平霍去病墓前的石人、石马、石牛、石虎、“马踏匈奴”等造像,生动逼真,手法简炼,极富有浪漫色彩。东汉的石刻画,线条流畅,刀法娴熟,著名的有山东嘉祥县的武梁祠石刻、肥城县的孝堂山祠石刻、沂南县的东汉墓石刻等等。值得强调指出的是:秦汉瓦当是中国艺术史上一株奇花。瓦当是宫殿建筑(也有少数贵族住宅)上的覆盖物,在一片小小的圆形或半圆形的陶瓦当面上,塑出形象各异、千姿百态的花纹和文字,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独创。在以往的长时期内,很少有人注意这一类艺术品,近年来才开始有人研究它的艺术价值,这是值得庆幸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