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征匈奴的胜利 当班超在西域接连取得胜利之际,北匈奴遭到很大困难。首先是不断有匈奴人南下归汉。建初八年(83年)夏,三木楼訾部落在大人稽留斯等率领下,有三万八千人至五原塞归降。元和二年(85年)有七十三批匈奴人先后入塞归附。章和元年(87年)北匈奴发生内乱:屈兰储等五十八部,二十八万人从中分裂出来主动到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向汉军投降。不久又发生饥荒,每年都有数千人投向汉。同时受北匈奴奴役的各族人民也纷纷起来反抗,“南部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西域侵其右”(《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南匈奴单于也于章和二年(88年)七月给章帝上书,请求派兵平定北匈奴。尽管朝廷上有的大臣反对用兵,最后章帝还是决定征伐。因犯罪而拘于宫内的外戚窦宪主动要求击匈奴以赎罪。于是,章和二年(88年)十月,朝廷命窦宪为车骑将军,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向北匈奴展开进攻。
和帝永元元年(89年)六月,窦宪、耿秉率兵出鸣鹿塞,南匈奴也派万余骑在单于率领下出满夷谷,在稽落山(今漠北西北部的额布根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逃遁。斩首各王以下一万三千余级,俘虏甚众,北匈奴前后八十一部二十余万人降汉。汉军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次年(永元二年,90年)窦宪又派副校尉阎詟率三千余骑击败伊吾之匈奴,这一仗不仅取得伊吾,而且使车师震慑。前、后王均遣子入侍,内附于汉。
永元三年(91年)二月,窦宪又遣左校尉耿夔、司马任尚出居延塞,围北匈奴于金微山(即阿尔泰山)俘获单于母阏氏以下五千余人。汉军出塞五千余里。自汉出师以来从未达到如此远的地方。从此以后,匈奴势力被彻底击溃,漠北出现大混乱的局面。匈奴主力离开了中国边境走上了遥远的西迁路程。[279]北匈奴的西迁,是世界史上的一件大事,由这一行动而引起古代世界出现的大变化,影响了欧洲和全世界历史的发展。还有一部分匈奴人留在漠北,有的不久就融入公元91年左右强大起来的鲜卑族。有的则至4至5世纪才被柔然族吞并。此后,虽仍有少数匈奴人在边境作乱,但对中原政权早已没有任何威胁了。
西域的统一 当窦宪率军征伐匈奴之时,班超在西域也正与大月氏展开激战;大月氏曾因求汉公主未得准许,遂与汉朝结怨。永元二年(90年)五月,趁汉、匈主力正在塞外角逐之际,月氏派七万军队由副王谢率领向班超进攻。面对着气势汹汹的、数量众多的敌军,班超坚定沉着,采取以逸待劳、坚壁清野的战术“收谷坚守”,使爬越帕米尔高原远道来攻的月氏军队攻城不下,“又钞掠无所得”,同时,班超又派一支军队埋伏于去龟兹的东界路上,月氏粮尽,谢果然派兵持金银珠玉去龟兹求救,结果被班超所埋伏的军队击杀,谢得知后大惊,连忙向班超请罪,求得生归,班超纵其回国。从此,大月氏岁岁向汉朝贡。再不敢向东,而转向南方印度发展。
库车汉代烽燧遗址(www.xing528.com)
北匈奴及大月氏的失败,使西域反汉势力失去靠山。永元三年(91年)长期同汉为敌的龟兹、姑墨、温宿都向班超投降,东汉朝廷委任班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它乾城,徐干为长史驻疏勒,拜白霸为龟兹王。又置戊校尉,居车师前部高昌壁,领兵五百,戊部侯居车师后部城。西域又重归于汉。
但焉耆、危须、尉犁因以前曾攻杀过都护,不敢降汉。永元六年(94年)班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共七万人,及汉人吏士商客等一千四百人讨焉耆。他采取军事镇压与诱降相结合的方式,坚决锄除了焉耆王广、尉犁王汛等,更立元孟为焉耆王,遂使这些地区皆臣服于汉,至此,西域五十余国都成为东汉版图的一部分,再次统一于中国。为表彰班超在西域的卓著功勋,永元七年(95年),东汉政府封其为定远侯,邑千户。
西域的统一,使东汉王朝的政治势力向西方迅速扩展,其中班超在西域展开积极外交活动起了重要作用,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属吏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到安息极西的条支时,因遇到大海,听说风波险恶,很难通过而返回。甘英这次出使虽未达到目的地大秦,却是第一个到达波斯湾头的中国人,开创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录。
西域的统一和中国影响的西传,班超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尤其是在章帝建初元年(76年)东汉主力撤出西域后,在四面受敌的环境下,班超坚持留在原地,艰苦奋斗达18年之久,和帝永元六年(94年)西域重归东汉以后,班超又继续经营西域,至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71岁的班超才回到汉朝,他在西域度过了30个惊心动魄的春秋,为东汉统一事业做出贡献,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历史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