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新关系发展-秦汉史

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新关系发展-秦汉史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昭、宣时期,西域诸国同西汉王朝的关系有了划时代的进展。这样,车师就成了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联系中的主要障碍。然而,随着匈奴实力衰弱、内部分裂及汉王朝的打击。龟兹归属西汉王朝龟兹是西域大国。昭帝时,西汉政府派赖丹率军在轮台屯田,并负责控制西域诸国。直至成、哀帝时,龟兹与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关系。西汉王朝的政令,自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在这里得以推行。

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新关系发展-秦汉史

在昭、宣时期,西域诸国同西汉王朝的关系有了划时代的进展。

车师和乌孙 车师自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降汉后,昭帝时匈奴又派四千骑屯田车师。车师被迫顺从匈奴,宣帝时,五将军击匈奴(见本节一),屯田车师之匈奴败走。车师复归属汉。

如前所述:这次匈奴败走损失甚巨。然而车师为西域要冲,匈奴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车师属汉后,匈奴欲以其太子军宿为质,要挟车师。军宿亡走焉耆。车师更立乌贵为太子,及乌贵立为王,与匈奴联姻,经常劫夺汉通乌孙之使者和粮饷。这样,车师就成了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联系中的主要障碍。宣帝地节二年(前68年)侍郎郑吉奉命率免刑罪人屯田渠犁,做进攻车师的准备。秋后,郑吉率田卒一千五百人及西域兵三万余人击车师。车师王降汉。郑吉以三百人屯田车师故地。匈奴复立车师王弟兜莫为车师王,收其余民东徙。这是以屯田解决军粮后取得进攻车师的一次胜利。郑吉因此而升为卫司马,为护鄯善以西使者,护南道。

但是,此后匈奴一直未放弃夺回车师之企图,至元康四年(前62年)因兵少无援,汉不得不放弃车师。然而,随着匈奴实力衰弱、内部分裂及汉王朝的打击。终于在神爵二年(前60年)因日逐王投降汉朝(见本节一)而使车师复归于汉。

汉与乌孙的关系,也逐渐由联盟发展为“乌孙对汉朝的隶属关系”(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一册34页)。解忧公主在乌孙前后生活了50年,对巩固这种关系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汉与乌孙联合击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就是因乌孙昆莫翁归靡和解忧公主上书求援而开始行动的。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70岁的解忧公主回到内地,乌孙已成为西汉王朝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龟兹归属西汉王朝 龟兹是西域大国。武帝时,一些西域小国也送质于龟兹。扜弥王太子赖丹就是在龟兹作人质的一个。当李广利征大宛回师龟兹时,发现赖丹在此为质,就指责龟兹王说,西域皆臣属于汉,“龟兹何以得受禛弥质”(《汉书·西域传》)。于是就将赖丹带回长安。昭帝时,西汉政府派赖丹率军在轮台屯田,并负责控制西域诸国。龟兹贵人姑翼怂恿龟兹王杀掉赖丹。宣帝时,西汉政府派常惠使乌孙还,龟兹王后将姑翼执送与常惠谢罪,表示与汉友善。当时乌孙解忧公主遣女至长安学鼓琴,归国时汉派人送公主女过龟兹,龟兹王留住不放,并派使去乌孙求婚,解忧公主许之。后公主上书请以宗室身份让其女入朝。龟兹王亦上书愿与公主女入朝。得到宣帝准许,元康元年(前65年)龟兹王绛宾及解忧公主之女前来长安朝贺。居留一年,汉王朝赐之甚厚,绛宾从长安归国后,就将西汉王朝的礼仪制度及衣服、宫室之式样传回本国,并仿西汉制度“作缴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汉书·西域传》)。以后又数次来贺,及绛宾死,其子丞德自称汉外孙。直至成、哀帝时,龟兹与汉王朝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关系。龟兹归属于汉,对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有极显著作用。

楼兰更名鄯善 楼兰虽在武帝时即已降汉,但又常常为匈奴利用,劫杀汉朝使者。楼兰王弟尉屠耆降汉,将楼兰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向汉王朝报告。使西汉王朝统治者下决心彻底解决楼兰的问题。昭帝元凤四年(前77年)霍光平乐监傅介子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介子与楼兰王饮酒,趁其醉令壮士将其刺死。并宣布楼兰州“负汉”之罪,立其弟尉屠耆为王。

尉屠耆自长安来即王位,汉王朝为他刻印章,赐宫女为夫人。丞相百官为其送行。并更楼兰国名为鄯善。尉屠耆请求将国都移至伊循城,并要求汉王朝派兵在此“屯田积谷”(《汉书·西域传》)。汉王朝应其请派司马一人,吏士四十人,后又增都尉一人屯田伊循。“伊循官置始此矣”(同上)。

伊循城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境内,据黄文弼先生实地考察“定为即今之密远废墟,大致可以确定”(《西北史地论丛》第184页)。

伊循屯田是武帝末年在轮台、渠犁(今库尔勒境内)一带屯田的进一步扩大,对于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发展当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解放前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多次发现汉代屯田遗址和古代沟渠、田界的痕迹,在出土的罗布淖尔汉简中还可看到不少“仓”的名称,反映了粮食的积贮相当丰富(见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史论文集》,载王炳华《从出土文物看唐以前新疆的政治、经济》)。

西域都护的设立 西汉政府的政令在西域推行的主要障碍是匈奴,自匈奴失去对楼兰控制,特别是自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以后,匈奴的势力在西域大部分地区基本上被扫除。西汉政府废除了匈奴奴隶主设立的“僮仆都尉”,命令郑吉除以“护鄯善以西使者”身份,管理鄯善以西的“南道诸地”外,还负责“护”北道诸地。所以称为“都护”。此后,“都护”就成为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长官的正式官名。(www.xing528.com)

“西域都护”设置年代,史书记载不一。据最新研究成果《新疆简史》作者研究确定,当在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这一说法较为可取(见该书第一册第37页)。都护府设于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其下所辖之“国”,最初为三十六,后又有分裂者,哀平之际增至五十余国。[184]这些“国”虽保留着原来的名称,但实际上与内地的郡县无异。西汉王朝的政令,自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在这里得以推行。《汉书·郑吉传》记载“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正是以西域都护正式设置为标志的。这就是说:汉王朝的西北边境的西界,自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就达到“包括了位于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乌孙、大宛和葱岭等广大地区”(见《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3页)。

西域都护官秩二千石,相当于内地郡守。其下置副校尉、丞、司马、侯、千人等属吏。各国所置之官吏有侯、相、将、当户、都尉、大禄、监、吏、泽长等名称。都护和副校尉均由西汉政府直接委任。各国重要官吏也由西汉中央政府发给印绶。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一件木牍封泥上,还保留有“鄯善都尉”的印记。

西域都护府建立以后,不断地扩大屯田范围,宣帝以后又先后在车师前部(今吐鲁番)、伊吾(今哈密)、蒲类(今巴里坤)、赤谷城(今伊克塞湖东岸)实行屯田[考古工作者先后在轮台、沙雅、若羌、罗布淖尔都发现过古代屯田遗址(见《从出土文物看唐以前新疆的政治、经济》)],促进了西域农业生产的发展。

汉王朝对西域的统一,保障了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畅通。据考古资料表明:近年来在阿拉沟(托克逊西)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丝织品,反映了公元前4世纪中原与西域即有商品交换关系,而印度和希腊古文献记载的公元前4世纪和前3世纪的中国丝绸,恐怕也多半是通过这条“丝绸”之路输送出去的(见《新疆简史》第14页)。然而尽管这条“丝绸之路”由来久远,但由于为众多小“国”割据,尤其是被匈奴控制以后,始终无法畅通。由于西域都护的设置,由中原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得到西汉政府的保卫,在西汉时代,这里有两条通道,南道:出阳关,经鄯善,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喀剌昆仑山北麓到莎车,然后越过帕米尔高原,至大月氏、波斯。北道:出玉门关,经车师前部,沿天山南麓,到疏勒,越帕米尔高原,到大宛,康居等地。在这两条通道上,商人使者往来频繁,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

因此,西域都护的设置受到西域各民族的“积极支持和热烈拥护”(《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第13页),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西域都护对所辖各国的管理 西域都护府建立后,加强了西汉王朝中央政府对这里的统治。都护不仅有权维护西域的统一和安定,也负责处理各国统治阶级内部纠纷和政务,并保障各国统治者对汉王朝的服属。

如乌孙昆莫泥靡(又号狂王)与汉解忧公主成婚后,虽生一男曰鸱靡,但与公主不和,又暴恶失众。解忧公主曾趁汉使来乌孙时使人刺杀狂王,但未成。狂王乘马驰去。狂王前妻所生之子细沈瘦率兵将解忧公主及汉使围困于赤谷城。西域都护郑吉闻讯,即派兵前往解救,使公主及汉使者平安出围。使乌孙的一场危机得以平息。

但问题仍未解决,前昆莫的匈奴妻所生之子乌就屠,依仗匈奴势力胁迫部众,杀掉狂王自称昆莫。于是,出现了一个倾向匈奴的乌孙政权的可能。汉王朝派辛武贤率兵一万五千至敦煌,准备以武力镇压。西域都护郑吉则派解忧公主的原女侍冯嫽去处理此事。原来,冯嫽随解忧公主出使乌孙,因其能史书,习吏事,曾代表汉王朝行赏赐于城郭诸国,得到诸国的敬信,被称为“冯夫人”,后嫁与乌就屠之右大将,而乌就屠与右大将相爱。因此郑吉就派冯嫽说乌就屠以利害,如不降则汉军即至。结果,乌就屠惧,自愿为小昆莫,而汉承认解忧公主所生之元贵靡为大昆莫,又派长罗侯常惠屯赤谷,为他们划分人民、地界。后来,段会宗任西域都护时,大昆莫所部形势不振,都护还为他们“招还亡畔,安定之”(《汉书·西域传》)。冯嫽和段会宗都多次前往乌孙处理他们的内乱,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很大贡献。

西域都护府成立后,各国向汉朝送质子、供应往来使节及军队的廪食皆成定制。这些措施在当时对巩固国家的统一,消除叛乱势力,无疑都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汉王朝统一西域是值得肯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