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武帝新设三选官制度,察举制成为主要途径

汉武帝新设三选官制度,察举制成为主要途径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武帝统治时期为网罗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广开仕途,除继续沿用以往的办法选官外,在仕进制度方面又开辟了以下三条途径:察举制“察举”的意思就是由地方官吏考察后予以荐举。察举制遂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征召的办法,早在秦代就已实行,但在武帝时乃成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可能在武帝时考试制度尚未如此完善,但大体规模业已具备。这是把教育制度和仕进制度直接联系起来的重要途径。

汉武帝新设三选官制度,察举制成为主要途径

为了维持西汉王朝庞大的官僚体系,必须有一大批官吏不断充实各个机构,这就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选择官吏的办法。武帝以前选拔官吏的办法基本上与秦相仿(见本书第二章)。汉武帝统治时期为网罗为地主统治阶级服务的人才,广开仕途,除继续沿用以往的办法选官外,在仕进制度方面又开辟了以下三条途径:

察举制“察举”的意思就是由地方官吏考察后予以荐举。早在汉初,公元前196年刘邦就下过“求贤诏”,要求各地推选“贤士大夫”(《汉书·高帝纪》),这只可视为“察举”制的先声。不过此时仕进尚无察举之制。至文帝时开始实行举“贤良”,“孝廉”之制,可算是察举制的产生,但也未形成固定制度。只在武帝时,察举作为仕进的一种重要途径而被确立下来,成为定制。元光元年(前134年)冬,汉武帝第一次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不久,董仲舒又建议“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汉书·董仲舒传》)。武帝即下诏令郡国举孝廉、茂材。《汉书·董仲舒传》记载:“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举孝廉的规定基本有三个内容:一是郡守、二千石每年向朝廷推荐一次。二是所举者必须有“孝”或“廉”的事迹闻于乡里;三是人数有限定(东汉和帝以前规定每郡二人)。但最初各郡国对举孝廉皆不甚重视,有的州郡一年也不能举出一人,以至在元朔元年(前128年)武帝又下诏重申举孝廉的要求,并提出:“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书·武帝纪》)。这样,才使各地认真起来,从而保障察举制贯彻、执行。察举制遂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

汉代察举,第一步要由皇帝诏定科目,即规定个名目。其最主要的科目乃是“孝廉”,如上述元光元年即下诏“举孝廉”。所谓“孝廉”者,历来有“孝”“廉”各为一科,或“孝廉”本为一科,或二者先分后合,或先合后分之各种争论。但就历史事实考察,确无探究之必要。因为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这二者是很难分开的。据应劭《汉官仪》记载:“世祖诏:方今选举,贤佞朱紫错用。丞相故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正之行。”(见《续汉书·百官志》引)可见:孝悌、廉正,在统治者看来是统一的。所以举“孝”亦是举“廉”。举“孝廉”与举“孝”和举“廉”实无本质区别。除孝廉外,察举的科目还有“茂才”“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等,此外尚有“明经”“明法”“至孝”“有道”“敦厚”“尤异”“治剧”等科目。有些科目并非每年皆举,称为特科。“孝廉”则每年皆举。

征召 汉武帝还常采用征召的办法,对有治国之术的人授予官职。征召的办法,早在秦代就已实行,但在武帝时乃成为选拔官吏的制度。如汉武帝一即位建元元年,“遣使者安车蒲轮,束帛加璧,征鲁申公”(《汉书·武帝纪》)。元光五年(前130年)“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汉书·武帝纪》)至京师,由皇帝亲自召见。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被征召者不仅有后来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还有文学家,如著名的文学家枚乘就是被武帝征召而来的,“武帝自为太子闻(枚)乘名,及即位,乘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征乘”(《汉书·贾邹枚路传》)。有时武帝也征召方士。对各州郡举出的孝廉、茂才,武帝也亲自召见。召见时由皇帝提出各种治国为政之问题,如回答得使皇帝满意,即可授以官职,这是把察举制和征召制结合起来。虽然武帝时实行的征召,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进行的,不像察举涉及面之广,也无定期规定,但其重视程度远在察举之上。如元光五年(前130年)之征召令规定“县次续食,令与计偕”(《汉书·武帝纪》),令县次传舍供给饮食,官吏陪同入京。有时还明令沿途地方官必须迎送。与此相配合,还有“公车上书”之制,即有上书言事者,沿途官府必须负责接待。上书内容符合皇帝心意者,也能得到官职。(www.xing528.com)

博士弟子 自元朔五年(前124年)汉置博士弟子员后,每年进行考试,称为“射策”。据《汉书·萧望之传》颜师古注云:“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又《后汉书·顺帝纪》注引《前书音义》释射策曰:“作简策难问,列置案上,任试者意投射,取而答之,谓之射策。上者为甲,次者为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抽签考试。可能在武帝时考试制度尚未如此完善,但大体规模业已具备。所考内容,当然是经学。凡能通一经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缺。优异者可为郎中。据《汉书·儒林传》记载:“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称能者。”这是把教育制度和仕进制度直接联系起来的重要途径。上述两途(察举、征召)所举出之人,一般也均先授以郎,特别优异(主要是投合皇帝心意)者可立即授给高官。

通过以上一些措施,使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许多有才能、有名望之人,均被网罗到武帝身边,为巩固封建政权服务,《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道:“上(指武帝)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轮迎枚生,见主父而叹息,群士慕响,异人并出。卜式拔于刍枚,弘羊擢于贾竖,卫青奋于奴仆,日䃅出于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汉之得人,于兹为盛。”从这一段“赞”中,可以看出武帝之用人不拘门第、等级。正因如此,汉代的不少著名人物皆出在武帝时期,正如班固所写的那样:“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笃行则石建、石庆,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应对则严助、朱买臣,历数则唐都、落下闳,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则霍光、金日䃅,其余不可胜纪(记),是以兴造功业,制度遗文,后世莫及。”(《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班固的这一段评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绝非偶然,首先是西汉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已发展至鼎盛阶段,所谓“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为培养、造就各方面人才提供客观条件。更重要的是武帝注意广泛收罗人才。其中,固然有一些人是服侍他个人的,而更多的人才则是为巩固地主政权发挥着作用。汉武帝把他们吸收到西汉封建官僚机构中,从而有力地加强了统一国家的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强盛的汉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