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朝形成的原因 汉武帝时期官制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中外朝的形成。即在最高统治者皇帝之下的官僚机构,实际出现两个系统:一个是由大将军、尚书等官组成的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关;另一个是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则逐渐变成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这就是所谓“中外朝”。
中外朝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君权和相权矛盾的结果。原来,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至汉武帝之前,中央政权中,除皇帝之外,掌握实权的就是丞相。“相国、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序),辅佐皇帝,总管政务,在文武百官中权力最大,地位最尊。由于这一特殊地位,在秦和汉初的皇帝中,除秦始皇那样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以外,多数皇帝都对丞相优礼相加。据《汉旧仪》载:“皇帝在道,丞相迎谒,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下舆’,立乃开车。皇帝见丞相起,谒者赞称曰:‘皇帝为丞相起’,立乃坐。”如果丞相有疾,皇帝还必须亲往问候:“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这个时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其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是皇帝懦弱,而是在制度上保障决策、司法、行政各项大权集中于丞相一身,自然使相权可以侵夺皇权,甚至能将皇帝架空。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管子·君臣篇》),也就是说,君只是在大政方针上提出主张,而这些主张只能通过相才得以贯彻。可是,由于丞相拥有朝廷实权,有时皇帝的意见与其不合,往往也遭到拒绝,如景帝时皇帝与窦太后欲立后兄王信为侯,因丞相不许而只好作罢,据《汉书·张陈王周传》载:
窦太后曰:“皇后兄王信可侯也。”……上(景帝)曰:“请得与丞相计之。”亚夫(周勃)曰:“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上默然而沮。
从这“默然而沮”四个字可看出皇帝对丞相无可奈何的神情。这种形势在汉武帝即位之初仍没有什么改变,如田蚡为相时,任官除吏独揽大权,根本没把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致使汉武帝大发雷霆,据《汉书·窦田灌韩传》载:
上(武帝)初即位,富于春秋,(田)蚡以肺附为相,非痛折节以礼屈之,天下不肃,当是时,丞相入奏事,语移日,所言皆听。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上乃曰:“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尝请考工地益宅,上怒曰:“遂取武库!”是后乃退。
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为相的田蚡已把汉武帝气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要保障中央集权强有力,首先必须“尊君”。早在战国时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就指出:“夫国之所以强者政也,主之所以尊者权也。”(《韩非子·心度》)而“尊君”的第一步就是削弱相权,使朝政独断于皇帝,达到“权制独断于君则威”(《商君书·修权》)的目的。
为此,汉武帝就在以丞相为首的官僚系统外,另建一套可托为心腹的、恭谨从命的官僚系统,这就出现了“中朝”。
中外朝形成的过程“中朝”的出现是逐渐形成的,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首先,是皇帝有意扩大尚书的职权,更多地依靠其办事。尚书本是少府属下的小官,秦时已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以及左右曹诸吏(见《宋书·百官志》),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办事机构。尚书令也可由宦者担任,即称为中书。但尚书不过是六百石之小官,其地位只是皇帝与丞相间的一个传达吏。《唐六典》云:“秦置尚书禁中,有令丞,掌通章奏而已,事皆决于丞相。”可见其地位很不重要。西汉初,尚书的职掌、地位基本与秦代相同。汉武帝为削弱丞相权力而亲自处理政务,开始更多地利用尚书这个办事机构。以后,尚书的职权逐步扩大,尚书令秩禄也逐步增高,达千石。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虽是以后的事情,但汉武帝时期尚书的地位、作用已经开始起了性质的变化。
其次,汉武帝重用侍从之臣,让所谓“天子之宾客”参与谋议。这些“宾客”本来在政府组织中没有什么地位,但由于侍从于左右,成为皇帝的心腹,往往挂着侍中、散骑、常侍、给事中等头衔参与谋议。侍中,本是皇帝身边近臣,据《太平御览》卷219引《环济要略》曰:“侍中……古官也……汉因而不改,侍帷幄,受顾问,拾遗于左右,出则负玺以从。”又《通典》记其职掌为“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虎子”即溺器,可见其地位之卑。然而,由于其常在皇帝左右,所以说侍中“汉代为亲近之职”。汉武帝时即任一些士人为侍中跟随自己以备“顾问应对”。散骑、常侍、给事中也是随从皇帝左右的侍从,常常随从皇帝以备“左右顾问”。上述这些官职在汉代均为“加官”,即在本官之外,由皇帝另外授予的职称。《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诸曹受尚书事,诸吏得举法,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位从将大夫。皆秦制。
有了这些加官名位的人,就可出入禁中,在皇帝左右侍从。所以武帝常将这些官衔委任给一些天子的宾客,让他们参与谋议,于是逐渐形成了中朝。《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
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
颜师古注曰:
中,谓天子之宾客,若严助之辈也;外,谓公卿大夫也。
这里明确指出“中朝”的组成主要是“天子之宾客”,如严助等士人。
最后,有一些皇帝的心腹之臣,因得到宠信,也被加上侍中或给事中的头衔,成为中朝官。如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等等,有时也被加上侍中或给事中的头衔,参与中枢决策,成为中朝官。
这样,以尚书令为主,有侍中、给事中、常侍等,加上被武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头衔的一些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议军国大事,掌握实权,成为决策集团,这就是“中朝”。而以丞相为首的朝臣只负责处理和执行一般政务,这就是“外朝”。
中、外朝的形成,使统治权进一步集中。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是逐渐地、自然地形成的,并不是通过某一道诏令建立起来的。所以,不能也不必确指其“建立”的时间。不过,一般的看法,是以元朔五年(前124年)为中外朝形成的时间。这一年,汉武帝任命侍中起家的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通典·职官十一》)。从此,大将军成为居于丞相以上的显赫的职位。与此同时,又以公孙弘为丞相,但这位丞相与以前的丞相有所不同。汉制“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这意味着丞相的地位和职权显著削弱。从此以后,将军的作用在政治生活中日益重要,而丞相的作用显著下降,“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同上)。所以,一般史书均以卫青为大将军的元朔五年为中、外朝开始形成的标志,也是有道理的。(www.xing528.com)
中外朝机构的组织 中外朝既是逐步形成的,其机构组织当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各个时期不可能完全相同。不过在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后,其机构组织的雏形大体已稳定下来。
外朝官僚以丞相为首,其组织机构与秦和西汉前期无根本变化。只是丞相的作用远不及文、景帝及其以前重要,其职权与地位也远逊于从前。仅从丞相的下场就可以看出这些变化。汉初至武帝前的七十年中,任丞相者有: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审食其、周勃、灌婴、张苍、申屠嘉、陶青、周亚夫、刘舍、卫绾等十三人。[132]除萧何、曹参、陈平、灌婴、申屠嘉五人死于任内外,其他八人被免职后,即使未被尊为太傅,也都得以安度余生,无一人被处死。而在武帝统治的五十余年中,任丞相者有: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田千秋等十二人。[133]其中因有罪自杀或下狱死、腰斩者就有李蔡、严青翟、赵周、公孙贺、刘屈等五人,被免职及平安地死于任内者仅七人。由此可见丞相地位之岌岌可危。其所以如此,乃是丞相的权力已逐渐转归中朝尚书。所以,尽管有的丞相也终老相位,但皆空有其名,如石庆任丞相时“九卿更进用事,事不关决于庆,庆醇谨而已,在位九岁,无能有所匡言”(《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由于丞相无权,又处于危机四伏之位,有的人甚至视任相职为畏途。如公孙贺被任为相时竟“不受印绶,顿首涕泣”(《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很明显,武帝时的相位同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语。
御史大夫亦为外朝官,其最初设置之趣旨本在监督百官,其中也包括丞相在内(参见拙著《秦汉时代的丞相和御史——居延汉简解读笔记》,载《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所以在武帝时其职权、地位无明显变化。
在外朝官中,太尉也应属高位。不过,当时只在武帝初年有武安侯田蚡任此职,且为权宜之计,很快便被罢去。总的来说,秦汉时代之太尉,并非常设,所以在朝廷上影响甚小。
除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以外,朝廷诸卿之设与前朝大同小异,不须赘述。
中朝官地位最尊者为大将军。据《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其地位应在丞相之上。不过汉武帝时称大将军者只有卫青一人,后来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其地位与“大将军等”,属同一等级。如前所述,这二人在世时因很少干预政事,所以实际上大将军仍只是武官之首。但大将军还是应列入中朝官之范围。因为卫青、霍去病以后的大将军开始干预政事。武帝末年,“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汉书·昭帝纪》),从此后大将军“内秉国政,外则仗钺专征,其权任出宰相之右”(《文献通考》)卷59)。霍光曾对丞相田千秋说“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这里所谓“治内”,就是在宫中决事,“治外”就是朝臣。可见,大将军为中朝官。
武帝时期及其以后,中朝官中最重要的,也是权力扩大最迅速的是尚书。如前所述,武帝时尚书(或中书)就以皇帝近侍之地位,代替了部分相权。尽管此时由于汉武帝不轻易以权柄授人,因而尚书的权力也极为有限,但毕竟为其日后权力的膨胀奠定了基础。自武帝以后至西汉末年,尚书的权力迅速扩大,其名额也不断增多。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四曹,正式组成宫廷内的政治机构。据《汉旧仪》记载:
尚书四人为四曹:常侍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庶人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事。成帝时置五人,有三公曹,主断狱事。(见《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
在杜佑的《通典》中,对上述五名尚书的职称及职掌记载略有不同:
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四曹,(尚书曹名自此而有):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以人字改焉,自后历代曹部皆同),客曹(主外国夷狄)。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见《通典》卷22)上述两种记载之所以有所不同,可能因不同时期各曹名称职掌
而有所变化,综合上述两处记载,可知汉武帝以后西汉尚书已先后出现过如下职称:
尚书仆射(即尚书之首领),
常侍尚书(即常侍曹),
二千石尚书(即二千石曹),
户曹尚书(或称民曹),
客曹。
虽然《通典》说:此时尚书的职权仅限于“通掌图书,秘记,章奏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通典》卷22),实际从其各曹所司之政务来看,已经具备控制整个朝廷的全部职能。所以,尽管尚书台正式成为总理国家政务的中枢是在东汉时代,但武帝时即已形成中朝的完整机构。
在武帝时期及其以后参与中朝的侍中、给事中、常侍等似不像尚书人数那样固定。其有实体的组织机构乃是尚书。以后,即使大将军秉政也无不兼领尚书之职。所以,尚书乃中朝之核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