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皇权和皇位的确立-秦汉史

皇权和皇位的确立-秦汉史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皇帝”称号的出现乃是神化君权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在统治阶级看来,最重要的乃是加强皇权。为加强皇权、巩固皇位,秦王朝除建立起一套专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以外,还极力鼓吹“五德终始说”,为地主阶级统治制造理论根据。这种产生于战国的“五德终始说”,对于取得统一政权、急需加强皇权和巩固皇位的秦始皇来说,是十分有用的。

皇权和皇位的确立-秦汉史

公元前221年,当秦国的“虎挚之士”“左挈人头、右挟生虏”(《战国策·韩策一》)占领了齐国领土以后,辽阔的中国大地,就成为秦的一家天下。这时的秦,已不同于春秋战国时代地处西方一隅的诸侯国,割据形势的结束和疆域范围的扩大,要求统治阶级采取新的统治方法,以适应统一的形势,许多制度必须重新建立。这样,就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皇帝”称号的确定 秦国的最高统治者——嬴政,当他登上秦国王位的第二十六个年头,即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了中国。“初并天下”之后,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秦王政,想到的头一件大事,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称号。原来,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7]秦的最高统治者也只称“王”。但统一以后,秦王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而羞与之侔”,觉得“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史记·秦始皇本纪》),“王”的称号似乎与他的地位不符,所以急于要取一个更显得神圣的名号,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于是,他就令群臣“议帝号”,选择一个合适的称号。

秦朝的诸大臣、博士经过一番商议,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史记·秦始皇本纪》),认为“泰皇”这个称号合适。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了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自称“皇帝”。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统治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8]所以,传说中远古时代的统治者有“天皇”“地皇”“人皇”,而所谓“泰皇”就是“人皇”。[9]“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10],如古籍所载:“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帝命不违,至于汤齐”(《诗经·商颂·长发》),这里的“帝”就是“神”的意思。秦始皇否定了“泰皇”的称谓,而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说明他觉得仅仅做人间最高统治者还不够,还要当神。或者说他认为仅仅用人间最高统治者的权威还不足以震慑臣民,必须借助神的力量为他的权威再涂上一层神秘的光圈,即将“君权神授”的观念同人身隶属关系结合起来[11],“用对压迫者的神圣信仰来束缚被压迫阶级”(列宁《给阿·马·高尔基》,见《列宁全集》第35卷第111页)。“皇帝”称号的出现乃是神化君权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在统治阶级看来,最重要的乃是加强皇权。[12]因此,确定帝号以后,秦王朝紧接着就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

秦始皇画像

“尊君”的措施“皇帝”称号确定以后,秦王政从此称“始皇帝”,并正式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地传下去,妄想皇位永远在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

为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王朝又规定:取消谥法,不准下一代皇帝给前一代皇帝谥名号;与“我”这个字意义相同的“朕”字,以前是一般人均可使用的,现在也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为“制”或“诏”;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均需抬头、顶格书写等。此外,还有许多限制,如以前一般人所用之印章皆可称为“玺”,至秦始皇时则只有皇帝所用的、以玉质雕刻之大印才能称“玺”。(www.xing528.com)

上述这些繁琐的规定,其目的无非是强调皇帝与众不同,加强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作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秦始皇在创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各项制度时,首先设计了皇位在家族内部世袭和建立皇帝个人绝对权威的各种办法,这就决定了秦王朝的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两个特征:即国家最高权力的不可分割性(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和不可转移性(皇位在本家族内世袭)。这两个特征乃是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条件。自秦王朝建立伊始,伴随着统一的封建国家的诞生,专制主义就成为与其不可分离的特点。此后,专制主义和封建制度在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难解难分,构成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重要特色。

为加强皇权、巩固皇位,秦王朝除建立起一套专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以外,还极力鼓吹“五德终始说”,为地主阶级统治制造理论根据。关于秦王朝各项制度将在下一章集中阐述。这里先介绍作为秦王朝统治阶级思想武器的“五德终始说”。

“五德终始说”在秦代的影响 本来,在中国古代有一种“五行”学说。如《尚书·洪范》中就有“五行”思想,这种思想把宇宙间各种事物归纳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形态。其产生之初,无疑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但到战国时,这种五行思想,就被赋以神秘主义的内容而附会到人事上,成为“五德终始说”。最早鼓吹“五德”说的,有齐人邹衍,他宣扬“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他认为:金、木、水、火、土,“五德”相生相克,循环不已。某一个朝代属于某一“德”,一朝一代按照“五德”相生相克的次序替代。就这样,“五德终始说”就为历史上不断的改朝换代找到“根据”,为取得政权的统治阶级制造了一个方便的工具:只要宣布自己属于应代替前一个统治者的那一个“德”,统治便“合理”了。

这种产生于战国的“五德终始说”,对于取得统一政权、急需加强皇权和巩固皇位的秦始皇来说,是十分有用的。所以,秦统一中国后,就依“五德终始说”,宣扬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秦王朝建立的一切制度均染上“水德”的色彩。因为照“五行”学说,“水德”同黑色,同“六”这个数目是联系着的,所以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确定了皇帝的称号以后,秦始皇就下令:“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为名,音上大吕,事统上法。”(《史记·封禅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对秦的统治产生一种神秘感。因而,秦代统治者极力渲染它,尤其是代表水德的黑色和“六”这个数目,在秦代几乎是无孔不入的。“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史记·秦始皇本纪》),黑色成为当时的流行色。就连图画的色彩也以黑色为主,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都咸阳发掘出的三号遗址壁画,“建筑和人物图案一般为黑色”(《秦都咸阳第三号宫殿建筑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充分证明“色上黑”在秦代不是一句空话。

“度以六为名”也变成制度:“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史记·秦始皇本纪》)符,即兵符;法冠,即御史所戴的“惠文冠”(见陈直《史记新证》),以及宫廷所用的车(舆)、乘马和计算步距时都要凑上“六”之数。[13]

秦统一后倡导的这种“五德终始说”,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地主阶级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加强皇权、巩固皇位的重要方法,也是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存在和各种制度建立的根本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