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巨大高敞的居住空间
古罗马由于在建筑上采用拱券结构及天然混凝土材料,为获得更大空间提供了技术上的条件。除此之外,罗马人与希腊人相比,更加重视建筑的居住空间,把各种社会生活纳入室内。在赛维看来,将一个古希腊神庙的平面图叠放到一个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平面图中,就能看出,古罗马人所做的就是将包围希腊神庙的外部的柱廊移入室内。将古希腊回廊移入室内,就意味着人已经进入了一种围合的空间,其中一切造型的装饰都是为了增进这种空间效果。赛维以柱廊为例阐明了希腊建筑与罗马建筑的区别,前者看重的是建筑外观,而后者重视的是居住空间。巴西利卡作为古罗马的公共建筑,已经具有一种社会生活的主题,人们把它当作市场、交易所和法庭。而古罗马的浴场,更是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浴场中不仅包括一系列洗浴设施,还有图书馆、演讲厅、健身房、商店、运动场等,形成一个集多种活动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正是出于对室内空间的需要,自古罗马起,西方建筑便追求巨大高敞的居住空间。
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不同,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到类似于今天框架式结构的柱网。虽然希腊建筑采用梁柱结构,也有柱网,但柱子截面较大,柱间距较小,建筑平面很窄小。罗马建筑采用拱券结构,使建筑平面明显增大,如图拉真巴西里卡、君士坦丁巴西里卡等。但罗马建筑的穹顶技术,尚未摆脱承重墙,建筑平面只能是圆形的。拜占庭建筑发明了用四个巨大柱墩支承穹顶的结构方法,由此摆脱了承重墙,使建筑平面既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正多边形,建筑平面进一步增大。哥特式建筑经过罗马风建筑几个世纪的反复试验和发展后,终于创造出近似的框架式结构,完全摆脱了承重墙,使建筑平面再一次增大。在屋顶的处理上,西方建筑较少使用平屋顶,一般为坡屋顶、穹顶、拱顶等。屋身主要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檐部又由额枋、檐壁和檐口组成,所以,居住空间的整体高度,包括了柱子高、檐部高和屋顶内部空间高三个部分。相对于建筑平面而言,西方建筑充分表现出要在立面、剖面的垂直方向上求得发展的欲望。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仍以极大热忱追求巨大高敞的居住空间。如佛罗伦萨主教堂,正是因为要把它建成一个宏大、壮丽的大厦,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条件下,就先行动工,导致穹顶因技术问题被迫停工,最后由伯鲁乃列斯基解决并建造,建成后的穹顶内部直径42m,总高107m。从盛期开始建造直到晚期才建成的圣彼得大教堂,室内长187m,中厅和侧廊宽58m,两翼宽140m,中厅最高处达46m,穹顶直径41.9m,已接近罗马万神庙的尺寸,但其内部顶端高123.4m,几乎是罗马万神庙的3倍,自建成后,便成为天主教世界规模最大的教堂。从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贵族和法国国王在建筑他们的府邸、宫殿时,也不忘追求宏大的室内空间。与上述宗教建筑不同,这些宫殿、府邸建筑,一是房间数量多,二是主要房间空间巨大。西方建筑的这种追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增无减,到了19世纪,所建造的许多建筑物,常常是一个庞然大物。可以说,对巨大高敞的居住空间的追求,贯穿了西方居住空间设计的整个历史。(www.xing528.com)
(二)几何形的居住空间
西方建筑在古希腊时期就已呈现出多样化的平面形状,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神庙,也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会堂、圆形的露天剧场、八角形的雅典风塔等。这些平面形状不仅单纯、明确、肯定,而且具有和谐的比例。显然,这与当时哲学和美学中追求几何形的观念有关。罗马建筑继承了这一传统,并将这种几何形演绎得更加规整、多样。如巴西利卡是一个由长方形大厅与一个或两个半圆形壁龛组合而成的平面。中世纪教堂建筑的拉丁十字式,可看成由两个不等长的长方形互为垂直组合而成,并在较长长方形的一端建有半圆形圣坛的平面。文艺复兴崇尚古典文化,更加推崇单纯的几何形。维特鲁威曾经对人体与几何形中的正方形和圆形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由人体推导出来的关于正方形和圆形是最完美的几何形观念,对文艺复兴的设计师、艺术家影响很大,他们不仅接受了这种观念,还进一步去论证它,认为正方形和圆形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几何形,并把它们用于居住空间设计中。除以上几何形平面形状外,西方建筑中还出现过其他平面形状。如在古罗马的阿德良离宫中,园林建筑常使用各种曲线组成的平面形状,创造出出人意料的空间变化。巴洛克建筑为了突破几何形平面所带来的简洁空间形状,追求空间的动感,常使用曲线组成的平面形状,有椭圆形、圆瓣十字形、梅花形等。洛可可建筑为了追求安逸、亲切、温馨的空间氛围,常把长方形的房间改为带有圆角的房间,平面形状有圆形、椭圆形、长圆形、圆角多边形等。但是,这些自由、活泼、新奇的平面形状与几何形的平面形状相比,它们往往仅限于一个时期内的某一种建筑类型或某一种建筑风格,缺乏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从整个发展历史看,西方建筑的平面形状,是以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为代表的几何形为主。
考察西方建筑不难发现,以穹顶、拱顶作为屋顶的实例不在少数,尤其是穹顶,自古罗马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建筑实例存在。所以,屋顶既包括坡屋顶和平屋顶,也包括穹顶和拱顶。坡屋顶主要有两坡顶、四坡顶、圆锥形坡顶、四坡攒尖顶等。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较为特殊的坡屋顶:一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屋顶,它看似平屋顶,其实是一种缓坡屋顶,许多府邸的屋顶大多具有这种特征;另一种是法国文艺复兴的建筑屋顶,称为“孟萨式屋顶”,这种屋顶的四个侧面都带有双重斜坡,亦称“双重斜坡屋顶”,代表实例是孟萨设计的巴黎郊外的麦松府邸。相比较而言,坡屋顶的使用范围最为广泛,重要建筑和一般建筑都采用这种屋顶形式。穹顶和拱顶自古罗马以后,便一直成为建筑中的关键性要素,在一些重要建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坡屋顶、穹顶、拱顶以覆盖的方式,形成建筑居住空间的顶棚。面对这些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顶棚,西方人与中国人一样,出于对实用和美观的考虑,运用各种建筑、装修手段对其进行处理,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顶棚做法。一种是露明顶棚;另一种是吊顶棚。其中吊顶棚的做法又有平顶、穹顶、拱顶等。由此,室内顶棚因做法存在差异,又产生不尽相同的形状。露明做法因未改变屋顶内部空间的形状,保留了屋形,吊顶棚中的平顶做法形成了平顶形,穹顶做法形成了穹隆形,拱顶做法则形成了拱形。由此,西方建筑居住空间的形状,主要由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为代表的几何形体和以上几种顶棚形状组合而成。与中国建筑相比,西方建筑的居住空间,在其大小上,以追求巨大高敞为主;在其形状上,以完美的几何形为主要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