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中国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居住空间设计继续沿着古代的传统向前发展,在经历了元代的变革后,于明清进入了它的发展成熟期。满族贵族建立清朝后,清初也采取了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措施,到乾隆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都达到清代的鼎盛时期。

中国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历程及成就

明清三朝7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由蒙古族汉族满族分别建立的统一国家。中国居住空间设计继续沿着古代的传统向前发展,在经历了元代的变革后,于明清进入了它的发展成熟期。

元朝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较迟缓的发展状态,建筑上承宋辽金,下启明清。宫殿建筑仍采用宋代建筑的廊庑作为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以工字形平面构成主体殿堂,不同的是,在工字殿的下方建有三重大台基,如元大都大内大明殿、延春阁,这种形制对后来明清宫殿布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藏传佛教得到提倡后,在都城及各地大量建造藏传佛教寺院,如北京妙应寺、西藏曰哮则萨迦南寺等。道教在元代也受到尊信,建有一些道观,如山西的永乐宫、大都的东岳庙。伊斯兰教建筑也在大都等地得到兴建,如杭州的凤凰寺。元代建筑保存至今的已不多见,可以山西芮城永乐宫为代表。永乐宫三清殿的做法较多保留了宋代建筑的传统,但又有所不同,在柱网布置上将前部和左右两侧各退入1间2椽,扩大了外槽空间,而缩小的内槽空间用于安置神龛。

明朝建立后,明初采取各种恢复生产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成为继汉唐以后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强盛的王朝。满族贵族建立清朝后,清初也采取了安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措施,到乾隆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都达到清代的鼎盛时期。中国建筑在明代和清中叶以前,形成中国建筑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峰。宫殿、坛庙、陵墓等大型建筑,如北京故宫、北京天坛、北京太庙、北京十三陵以及曲阜孔庙,在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宗教建筑特别是藏传佛教建筑的兴盛,产生了许多经典作品,如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承德“外八庙”等。住宅建筑更是类型丰富、实物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由于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居住建筑。中国园林的发展也达到了高峰,明代造园之风就很盛行,清代建有皇家园林的明清三海、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颐和园,私家园林的拙政园留园等。木构技术在经历了元代的简化变革后,明清建筑并没有继承下来,而是重新秩序化,使此期的建筑具有柱网规整、梁架清晰、结构严谨的特点,斗拱遂不再起结构作用,逐渐蜕变为显示等级的装饰性、垫托性构件。明清居住空间设计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单体建筑空间标准化。清朝官式建筑在经历了明朝的发展后,用官方规范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种做法使单体居住空间走向标准化,也使此期的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在了建筑组群和建筑装修两个方面。第二,建筑组群空间布局水平高超,沿着南北中轴线,强调多进院、突出院落中央主体建筑的合院式布局,广泛运用于宫殿、坛庙、陵墓、佛寺、道观、住宅建筑中。如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要经过五个院落方能达到主殿太和殿,曲阜孔庙要经过六个院落方能到达主殿大成殿,北京四合院也要经过若干院落才能到达正房,在这些院落中,特别是中心院落,都是以廊庑方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把单体建筑的室内空间连接起来,组成统一的整体。第三,室内装修高度成熟,《工程做法》将小木作称为“装修”,并把装修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室内装修在《工程做法》中列有“隔断”“壁板”“护墙板”“木顶隔”等几种做法,“大木大式”做法中列有“殿堂内隔井天花”“海墁天花”做法。除此之外,见于北京故宫后宫室内的各种隔扇、花罩等装修,由内务府样式房设计,制作工艺属于“内工”做法。明清室内装修与宋朝相比,又有许多新的发展,在原有装修类型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将它们归纳起来,主要有宝座围屏、隔断、天花、龛橱、仙楼、室内小戏台等几类。其中,隔断类就可以分为屏门、壁板、隔扇、太师壁、多宝阁、几腿罩、飞罩、落地罩、栏杆罩、圆光罩等多种。不但如此,它们在用材、工艺上极为讲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为创造中国居住空间艺术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www.xing528.com)

该时期留存下来的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养心殿、储秀宫、乐寿堂,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北京太庙的正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明十三陵的棱恩殿,北京四合院的正房,颐和园的排云殿、乐寿堂,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的倦勤斋等,充分显示了明清居住空间设计所取得的高度成就。清中期以后,因为政权日益腐化,社会矛盾聚集,经济衰退,清朝进入了衰落期,中国居住空间设计也由成熟的标准化转向定型化,进而转向程式化,甚至出现衰颓、停滞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