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和全国“两会”期间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对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赋予了时代使命、寄予着殷切厚望,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起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时代潮头、发思想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这为全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明确了职责要求。大家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发展学术、立德树人的历史重任,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引领并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一要做先进思想的倡导者。纵观世界历史,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新思想引领的时代。任何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传承历史的优良基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成为不辜负时代的“先进思想的倡导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深入社会,深入基层,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聚焦人民创造,坚持为人民述学立论,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
二要做学术研究的开拓者。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人文社会科学提出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提升学术原创能力。要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提升国际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发挥理论优势、突出战略思维,组织深入开展研究,及时推出研究成果,并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要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也正是这种情怀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和民众的尊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程度存在的学术浮夸、急功近利、闭门造车等不良学风,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声誉形象和自身的繁荣发展。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珍视社会的尊重和信赖,继承先人“以人弘道”的精神传统,大力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毅力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筋骨,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以严谨踏实的作风,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www.xing528.com)
四要做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进,积极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展示好当代社会的主流,反映好人民群众的心声,共同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自觉担负起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的历史重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做好“四个服务”。
老师们,同志们!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征程,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个伟大的时代,是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必须、一定能够大有作为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伟大时代赋予人文社会科学的重大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战略部署,积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加快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体系,以新作为、新气象、新成效共同谱写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篇章,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强力振兴,全面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育人水平,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