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网络德育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增强教育效果提供了明确要求和行动纲领,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国家提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对青年一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不应该仅仅发挥学校单方面的主导作用,应该结合教育实际和工作需要,主动拓展教育主体和教育载体,实现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系统化,协同多方力量,共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场域。近年来,多所高校先后开始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网站“开疆拓土”。他们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各种网络德育平台,如红色主题网站和客户端,学生组织、社团或高校辅导员个人的博客、微信号甚至抖音号,网上工作室等,以加强网络德育平台的学生用户黏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共青团中央在抖音开设官方账号,围绕学生学习工作、校园生活、体现正能量的社会事件等内容进行呈现,从2018 年3 月创立至2019 年7月,已收获417.1万粉丝及8 852.6万点赞量。
2.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纷乱嘈杂的舆论阵地,必须以主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牢牢掌握话语权。在信息碎片化、注意力稀缺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网络新时代为信息的丰富多样、快速传播和持续影响带来积极作用,但也使“粉丝文化”“流量经济”“泛娱乐化”等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使虚假信息、低俗文化甚至违背法律道德的内容有机可乘,严重污染网络空间。(www.xing528.com)
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家网信办明确要求,在网络短视频等新媒体行业发展过程中,主流媒体和主流舆论不能缺席。这就要求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创作导向,自觉加强正面引导,严把内容审核关,弘扬主旋律,播撒新希望。要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坚持网络优先策略,利用新媒体技术,制作出具有正确价值导向、充满社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牢牢占据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的制高点,同时全面探索人工智能的新应用,真正做到以优秀的理论武装人、以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鼓舞人,帮助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3.掌握网络思想动态
掌握网络技术,开发网络教育内容,其目的是基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网络行为特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服务学生、关爱学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善于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角色的隐蔽性特征,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心理动向。要运用各种网络手段,如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等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同时通过QQ 空间和微博、微信互动等表达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要善于观察学生“群言圈语”的反常表达,转发内容的价值取向、QQ 和微信昵称及个性签名的异常变化,从中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异动的蛛丝马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必要时深度了解情况或实施行为干预。在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还要保持思想的与时俱进,及时通过论坛、博客、朋友圈等掌握社会热点和学生焦点话题,并结合学生实际反映进行点对点、点对面或集体性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
如某学院依托QQ 群,建立了非实名的“学院吐槽群”,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和高校辅导员代表(包括学院学工办主任、分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高校辅导员等)以匿名或实名方式加入QQ 群,同时安排若干学生骨干作为“网络信息员”或“网络引导员”入群。在这个群里,学生可以就个人在学习、生活、求职等各方面遇到的困惑和困难进行倾诉,也可以对学院、学校在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吐槽”。针对前者,入群的学生工作者及时加以疏导;针对后者,学生工作负责人则积极向校院有关部门反馈,推动问题解决。通过这样的举措,教育工作者可以在与学生平等的交流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和学生工作队伍公信力,大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