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成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成果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有学者认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计算机手段的运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显著的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出由硬性传播向软性传播转变、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虚拟化向虚实结合转变的趋势。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深化成果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学界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并结合时代发展进程对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有不同的定位和理解。

不可否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教育新模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初期,网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工具,学术研究的重点在于网络工具使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工具丰富传播内容,扩大传播影响力,服务于思想教育的工作实践。简单来说,网络的价值更多体现为工具价值。有学者认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有学者进一步提出,计算机手段的运用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显著的特点。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他们探讨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时,把网络视为内容传播的教育新途径,并把网络看做一种处于从属地位的传播媒介或载体,网络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工具的存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网络视作教育工具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解释很多现实问题。例如网络已经潜移默化地对网民产生深刻影响,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既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形态当中,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地渗入大众生活。因此,仅仅把网络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的研究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对网络的内涵概念及重要作用进行全面而合理的分析。在学术研究中,一些学者尝试结合技术发展对网络内涵进行全方位的延伸和扩充,但都是以“从属论”或“工具论”为研究主线,较为狭窄和局限。

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引发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社会的生产活动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随即发生重大转变,学者们意识到网络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也必须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功能。有学者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凭借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介,以政治观点、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为主要传播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众产生影响,促使他们形成与之相契合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为。也有学者主要从人类生存、行为和交往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强调从价值性与工具性统一结合的视角来认识网络,认为网络除工具属性外,还具有文化性质和精神价值。从网络舆情监控、虚拟群体教育、传统手段与网络手段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问题。还有学者提出了通过虚拟情景式、平等交互式、现代开放式等基本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确,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教育形式,不仅促进着教育理念、模式、形态的发展和变革,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新方式。(www.xing528.com)

从2010年前后开始,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划分标准及类型、工作特征、创新方法和体系构建等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呈现出由硬性传播向软性传播转变、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虚拟化向虚实结合转变的趋势。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结合时代新变化,群策群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网络队伍,通过虚实共生、显隐结合、情理交融等方式,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在新时代,网络可以根据网民偏好,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用户体验。鉴于此,国内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交叉研究。有学者提倡以“价值分析”的方式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能否可以通过道德追问解释内部利益冲突,并关注其背后制度和技术层面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利益诉求。

综上所述,结合新媒体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网络新生代的成长和发展规律,网络的出现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机制、教育模式及方法、教育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实现了其从单一的传播工具转换为多元化的价值教育理念,从现象转变到本质创新,从被认识接受到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更好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发展。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处于思想活跃期的大学生,抓住网络育人主战场,科学深入地进行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以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